首页 > > 63

“超级大课堂”解说核心价值观

2014-06-12
来源:人民日报 姜泓冰

  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里,在年轻人追求自我、凸显个性的潮流中,在大学生学业与就业“压力山大”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致形成学习和实践“两张皮”?在上海,一节全新探索实验的思政课“超级大课堂”,让人开了眼界。

  年轻学子热辣追问:核心价值观和我们大学生有啥关系

  5月15日晚,同济大学中法中心的阶梯教室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超级大课堂”第三次开课,聚焦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们大学生有啥关系?

  这一主题并非凭空而定。此前,上海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协作组的老师们已经通过课堂途径和网络平台,广泛征集了全市大学生和思政课专任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全市共有5万多名大学生参与了问题征集,收集各类提问8976个,经过分析整理后,最终聚焦讨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话题。

  海量的征集范围、现实的讨论话题、开放的对话思辨平台,激发了全市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使问题征集过程变成大学生思考、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征集问题的目的就是推动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大学生主动发问和师生主动发现、思考,改变‘一言堂’式教学方式。”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李兴华这样告诉记者。

  在“超级大课堂”上,来自各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现场提问足够尖锐、热辣,很能显现出年轻学子们面对个人处境与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困惑:

  “讲核心价值观是不是会磨平个体差异性?”“归纳出24字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因为太缺少这些东西?”“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和核心价值观是怎么勾连的?”……

  担任主持人的两位青年教师,有很高人气的复旦大学上海思政课“阳光学者”陈果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哲学、法学双博士包立峰,还在现场不断鼓励大学生们“别留情面,提问越犀利越好”——“好问题,才能调动起所有老师的激情和智慧。”

  “打擂台”教学相长,传统课堂变身思想辩场,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此前,由上海市教委组织的“超级大课堂”已成功举办了两次。作为一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实验课,“超级大课堂”强调“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要求教师组队正面回答学生提问,突出师生互动、思想碰撞、教学相长,搭建思政教师培养的实战平台。不过,前两次都是以同一门课程的内容为核心,由各家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分别组队“打擂台”,聚集的问题,分别是“为什么大学生要有理想信念,做一个平凡人就是胸无大志吗?”和“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这一节“超级大课堂”,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的4门主干课程为类别,不同学校的老师共同组建参赛方阵,实现“原理讲理论、概论谈当下、纲要论历史、基础说情理”,让大学生体味不同课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答。

  每一组教师都经过事先的协同备课,用一段不超过6分钟的视频来展现团队的解疑释惑能力和教学设计创造力,阐述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点理解,展示“课堂好声音”。更多的时间,用来回答现场听课师生的发问、质疑,随机应变,既要正面回应、令人信服,又要言简意赅,保证答问数量和质量,以便在由现场观摩师生、专家们一人一票的评选中胜出,成为得票最多的“超级团队”。

  争鸣、交锋、竞争,随着一组组教师团队登场,教室内的热度逐渐升高,智慧火花时时迸射,课堂俨然变身成了思想的辩场——

  “社会现实不尽人意,你采取什么态度?不少学生抱怨多但思考少、行动少。一个社会想要变得更进步、更美好,不是说它不会出现问题,而是取决于每个人的态度。”上海杉达学院教师游昀之这样回答一位学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组织一批专家,试图概括一套举世通行的‘普世价值’,该项目最终流产。要从特殊中总结出普遍,会遭遇跨文化的困难,比如该用什么语言表达、由谁来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中国人近代以来不断反思总结的结果。比如‘富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不追求‘富强’?但中国人用了100多年时间,从被欺凌、差点被分裂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奋斗、争取的‘富强’,感受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核心价值观不是上面提倡的概念,是历史走出来、积淀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东西,具体到每个人,是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怎么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能做简单的概念类比……”面对敏感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赵修义饱含感情又显示深厚理论功底的大段阐述,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两个多小时的平等对话交流与碰撞,老中青三代、4组教师团队在解答大学生现实疑惑过程中协同亮剑,让在场师生逐渐达成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群体,应该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目标与要求。

  “‘超级大课堂’让大家享受了一堂思想的大餐。”专程到沪观摩的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在课后的总结中这样评价。华东政法大学教师何益忠把“超级大课堂”比喻为教师的“磨刀石”和学生的“心灵鸡汤”。

  “‘生问师答’课,让我们变得积极主动、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这堂课加深了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懂得了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海大学学生吕承这样说。

  “小、细、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活

  比起现场的生动热闹,“超级大课堂”更重要的成果,是留下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库一集一盘”:教学问题库、精选问题解析集和现场录像盘,成为上海所有高校思政课可持续通用的“教学参考”。

  同时,上海市各高校还有很多创新尝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有效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以“小、细、实”的形态,真正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

  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大力构建贯穿学生大学生涯全程的以“责任”为核心的使命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该校党委书记已连续8年为新生上入学第一课——“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以“祖国强盛,我的责任”为主题开设“励志讲坛”,已邀请百余位嘉宾现身说法和现场交流;寒暑假,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每年有近百位专业老师参与指导,让学生知国情、明社情,并将调查研究的问题与学校科研对接。2013年,上海交大到国家重点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已升至55%。

  华东师范大学将爱国、敬业、诚信、创新等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学生就业工作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大学生社区服务计划等相关项目,设立“服务西部奖”和“服务基层奖”。

  上海大学成立“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举行了91场报告、讲座;探索了“基于问题逻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思政课’微课程教学方式”,微视频、微内容、微课程、微学习、微互动一体化,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

  在高校云集的松江大学园区,一个由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主办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为主题的学生党员发展论坛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论坛面向学生党员征文,请他们结合当下热点事件以及主流媒体中的各种评论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还发起线上讨论。

  “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日常话语体系,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注重内化熏陶,在学生身上留下长远影响,成为青年学生的‘精气神’。”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说。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