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梁又铭绘吉羊

2014-06-16
来源:香港商报

   梁又铭(1906-1984)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於中国画坛的着名美术家。他是广东顺德人,出生於上海,从小习画,国画、油画各擅胜场。1924年,他与兄梁鼎铭、姐梁中铭在上海成立天化艺术会,欲以画笔来改造社会、交流艺术心得。后来,梁氏三兄弟因为赴广州黄埔军校任职,画会便自行解散。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梁又铭供职於国民党军中,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宣传。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梁又铭以编绘大量史实绘画、宣扬抗战而闻名,成为现代美术史上以画笔作武器的现实主义画家。梁又铭一生的主要艺术成就,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所绘抗战史实画以鲜明的政治立场、生动的艺术造型描绘了抗战期间的历史画面,成为「以画证史」的重要素材;二是将传统中国画中较少人涉足的吉羊画发扬光大,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梁又铭在传统画羊的基础上,将「羊」作为描绘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冷门的画科展开诠释。无论是在绘画语言的变革还是题材的扩展上,都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梁又铭所绘吉羊,多以水墨辅之以轻淡的赭色。他将传统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画理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浓重的墨块构成羊的主体,再以淡墨和单色渲染羊角及四肢,而一些山羊则纯以淡墨画出轮廓,并无浓墨衬托,其代表作《百羊图》(1966年)便是其画羊的巅峰之作。该画将羊的行走、角斗、栖息、坐卧、依偎、跪乳、奔跑、嘶鸣、凝视等等各种形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可谓集画羊之大成。其他画羊者如《吉羊》(1981年)、《羊开百世》(1984年)、《点景三羊》的画法与画境与此相类似,而《在汉苏武节》(1939年)、《劲节高风》(1977年)、《农家女》(1969年)、《风雨归牧》(广东省博物馆藏)、《龙女牧羊》(1972年)、《苏武忠节图》(1969年)等则是以画羊作为衬景,与人物画相得益彰。梁又铭的画羊,将中国传统绘画中这一鲜有人涉足的领域发扬光大,在题材、技法、意境甚至构图、用色等方面都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将长期以来作为背景内容的吉羊变身为绘画的主体部分,并能将羊的各种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形神皆备,是在绘画题材上的一大突破。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明清美术研究专业博士,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与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同时兼擅绘画。出版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等论着20余种。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