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陈兆麟细说港农乐与路

2014-07-03
来源:

   若有足够支援 耕种大有可为

 
  陈兆麟细说港农乐与路
 
  在媒体里,隔不多久时间,就看到渔农自然护理署农业主任陈兆麟,向农民推介蔬果新品种,推介最多的是各种瓜类,而港农能成功自种西瓜及士多啤梨其功不可没。这名农民之友2月中退休了,但半月後,转到蔬菜统营处当生产顾问,又与「农业」不分离。他说,港农有经验、技术和用心,只差在现代化设施不够及政府支援不足,目前本土农产品占整体供应量不足2%,他认为若条件足够,供应量或可重回数十年前的三成。香港商报记者 郑玉君
 
  曾推介农民种植新品种
 
  陈兆麟30多年前,从台湾国立中兴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毕业後,就加入渔农处(渔护署前身)任二级农林督察,退休前职位是农业主任。过去10多年,因是部门园艺组主管关系,他向农民引介很多新品种,总计有40至50种之多,类别有叶菜、果菜、根菜、花菜及茎菜,「我见到市场有不少入口蔬果,它们来源地的地理及环境跟香港差不多,就想到为何香港种不得?」他在上水大龙实验农场试种成功後,最欣喜是有进取农夫愿意种,因千里马都要有伯乐欣赏。
 
  引入陆草莓日网纹蜜瓜
 
  或许市民对他多次推介瓜类留下深刻印象,说什麽「网纹蜜瓜果肉橙红色,甘甜多汁」、「香兰小西瓜果肉金黄、有籽多汁」、「翠玉瓜果色翠绿,果肉鲜嫩」, 单是听闻,已跃跃欲试。陈兆麟坦言他确实最锺意种瓜,因爱看到它们开花结果,「圆碌碌挂鹩度,感到很开心!」但要数最有满足感,是2004年引入内地种的士多啤梨,因其产值高,肯种植的有机农场已由最初的5个增至现在的35个,香港亦因此可自产新鲜士多啤梨。而近期得意之作是2009年引入日本的网纹蜜瓜,其产值仅次於士多啤梨,可卖30至40元1磅。
 
  珍姨得助转型有机耕种
 
  懂得欣赏这些「千里马」品种的其中一位伯乐,是粉岭坪輋珍记农场的洪爱珍。人称珍姨的洪爱珍,耕龄近40年,她与丈夫合力经营的农场,原本是传统耕作,但12年前,大陆毒菜横行,她於是转型有机耕作,走去认证和上堂,其中一名老师就是陈兆麟。珍姨说:「陈生好帮我哋农友,叫我哋种新品种,如西瓜、冬瓜、网纹蜜瓜、粟米咁,话好卖,同入口果啲可以竞争下,咪去上堂。」她的农场就种有渔护署推介的华珍有机粟米及网纹蜜瓜,见到陈兆麟带同记者来看望,她如老友重逢般开心!
 
  慨叹耕地日稀无人承继
 
  陈兆麟形容珍姨是他的好拍档,「佢好进取,什麽品种也愿意试,即使收成不好,也不埋怨,香港有多些呢鹫农夫,农业有希望呀!」不过,珍姨面对的前景并不乐观,她说,耕地全是租的,30多年前有20亩,但因为东北发展,几个地主数年前陆陆续续收回耕地,现时只剩下10亩,未来情况不可料,加上无人接手农场,丈夫年纪大及仔女各有工作和家庭,请人又困难,她一个人「耕得一日得一日」!
 
  陈:务农不一定辛苦
 
  像珍姨这样有经验、有技术及用心耕种的农民,香港有不少,但他们终会退下来,而新血补充则有不足,陈兆麟认为香港农业要作出改变,才有希望,「务农是体力劳动,但不一定辛苦,可以在生产模式、技术及设施上改善;耕种是可以好现代化的,用多些机械如移植机及播种机,种植也不一定平面,可以是垂直、立体,在工厂里用水种也能进行。」他指这样农业才可走向持续发展,吸引仰慕绿色生产的年轻人入行,令他们「搵到食」。
 
  政府应从长计议多加支援
 
  政府方面也应多加支援,尤其在土地愈显珍贵的年代。陈说,城市发展无可避免,例如他从前上班的路线屯门至上水一带,有好多农地,也变身为货柜场及停车场,农地减少也影响本土生产量。但对於受发展影响的人,要给他们援助,「不要令他们觉得好似受到迫害,大家可以坐低谈判,有一个合理的代价,如可给回他们土地,这些地是经过规划的,水利好,可用上机械,政府又可以借给你用。」他相信若政府支援够,种植技术够多元,有新血入行,本土农产品占整体供应量或可有望重回他入行时的三成。
 
  绝不赞同香港没有农业
 
  一生与农为伍的陈兆麟,绝不赞同香港没有农业,因为明白到本地有一群人,世代以耕种作为生活倚靠,亦有人总对耕种有兴趣。同时完全倚赖入口不符港人利益,「要硬啃人娴价格,一党独大呀,入口话24蚊,凭什麽,若我娴有,只系14蚊,一定要有buffer(缓冲),可以平衡价格波动。」
 
  珍姨也说很喜爱耕种,当那些蔬菜是儿女,希望儿女有扶持,可健康成长,「政府要大力支持农业呀,起码支持技术,依家支援不够,资金贷款好少!」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