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耍歌堂 瑤家大節

2014-07-15
来源:香港商报

   

        排瑤一年中節日不少,最具規模的傳統節日是「耍歌堂」。耍歌堂并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活動3至9天,每10年-15年舉辦一次。小歌堂活動1天,3年-5年舉行一次,由各瑤排民主協商決定,一般都選在農历十月十六日前后舉行。傳說此日是盤古皇母的誕辰之日,又是盤王去逝之日,加上十月五穀歸倉,因此慶祝豐收,預兆來年風調雨順。春天就由長輩研究決定,全排人都籌備錢糧酒肉。

  歌堂前夕,瑤家即購備酒、肉、鸡、鴨、豆腐、餅果、并攤派若干到戶集捐為歌堂公用。各家各戶邀請漢人朋友和外排親朋前來觀光。

  耍歌堂實質是排瑤的宗教信仰大演習,民族服飾大展覽,民間文藝大演展,民俗習慣的總體現,堪稱民族文化綜合體。

  耍歌堂以宗教「游神」揭開序幕,抬看盤王、盤母塑像、擎著竹蟠、吹著牛角、敲著銅鑼、跳著長鼓、舞著花鼓以及青年男女等歌舞隊,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遍游山寨大街小巷,鼓樂喧天,歌聲起伏,把古老的瑤排鬧得滿天星斗,繁花似錦,蔚為壯觀。

  游神之后,人們集中在歌堂坪,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宗教活動。其中有「耍」歌,即唱歌、對歌、斗歌,男女老少齊上陣,聲嘶力竭不收兵。有跳舞、長鼓舞、花鼓舞、師爺舞,采茶舞等等。

  過州過府是耍歌堂一個中心環節,他們在歌堂坪插上一溜幾一溜兒的金竹幡。幡上寫著京州、梁州、道州或廣州府、連州府等,稱為州府點。然后由先生公牽頭,舞看刀劍,搖看銅鈴,唱著瑤經,率領著游神大隊,圍繞著這些州府轉來轉去,活像盤龍游蕩,變化萬千。意思是紀念祖先遷徙瑤山漂州過府的艱苦歷程,重溫歷史。

  過州過府之后,還有歌頌民族英雄的歌舞,驅惡趕邪的追打黑面人等,形式獨特,表演精湛,民族風韻濃郁,藝術水平頗高。

  全民歌舞是歌堂的結局,此時瑤家將邀請排外人,來賓一起共舞,龍騰虎躍,滿堂吉慶。

  在整個歌堂過程中,瑤家備有水酒和大白旙,吃喝自便。因此,個個喝得臉紅耳赤,酩酊大醉,到了傍晚結束,各自回家招待客人。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