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僳族「俄勒」 愛的頭飾

2014-07-15
来源:香港商报

   聚居在福貢、貢山一帶的白、黑壻僳族,年輕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繫辮,已婚婦女則多喜歡頭戴珠帽「俄勒」。「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貝、小銅珠編織而成的。

  「俄勒」具體的制作方法是:先選十幾個直徑約兩厘米的白色海貝片,把它們鑽出小孔,用線平穿成一個能套住后腦的圓套。海貝圈上半部分的貝片下面繫上一個小銅珠,然后再將小銅珠橫穿成串。這樣便構成了一個以腦后海貝串、額前銅珠串為上下兩邊,以紅白兩色珊瑚、料珠串為中心的簾式、半月形珠帽,戴在頭上正好能將頭顱和兩側耳鬢罩住。

  壻僳族女人們戴上「俄勒」,頭頂上的片片海貝如同銀月高懸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眾星捧月。最下端的銅珠,嵌在前額,金光閃閃,給人一種華美、尊貴的感覺。

  關於「俄勒」,壻僳族民間還流傳著傳說:遠古時代,有一年天氣大旱,莊稼枯焦,飢餓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一對壻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點,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兩人的生活十分艱苦,男青年所穿簡陋的獸皮衣服,已無法蔽體。姑娘於是決心給小夥子織做一套舒適合體的衣服。她找到蕁麻,之后織成一件橫紋麻布長衫。看到心愛的姑娘為了自己不辭辛勞,小夥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頂帽子,攏住姑娘的烏发呢?他踏遍千山萬水,終於在唐古拉山腳下找到海貝,用姑娘搓出的麻線,把磨好的海貝片和白色、紅色的樹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頂美觀大方的「俄勒」。一個豐收的中秋之夜,小夥子捧出「俄勒」,戴在姑娘的頭上,姑娘取出長衫,披在小夥子的身上。

  從此,談情說愛的壻僳族小夥子就必定要做一頂「俄勒」,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作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親自織做一件長衫,回贈自己的意中人。這種習俗世代相襲,一直流傳至今。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