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一個閱讀氣氛濃厚的城市;25年前舉辦的首屆香港書展,也只是貿發局為了填補盛夏展季空白的應時之舉。誰也不曾想到,當年的「無心插柳」竟發展成為「國際商都」香港的另一張名片,吸引近百萬人在炎熱的酷暑天中拎著或大或小的行李箱瘋狂掃書。鼎沸人氣的背后,是什麼原因鋪就了香港書展的成長之路?在人們離閱讀書本越來越遠的時代,書展的旺場是否還會繼續?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走進第25屆香港書展,發掘它的獨特,探尋它的生命力和方向。香港商報記者杜潔菡
100萬人的「紙上嘉年華」
1990年,位於灣仔的香港會展中心落成,恰逢7、8月間海外展商們忙著度假而無暇理會貿易展覽,為了避免場館镕置,香港貿發局將原本由香港出版商會主辦、只有幾家出版機構參與的「香港國際書刊印刷展」,搬到了剛剛投入使用的會展中心里。兩年后,這個展銷書刊、文具、印刷業服務和印刷設備的展會才正式更名為「香港書展」,參展商以書刊零售商及出版商為主。從首屆到今年的第25屆,香港書展創造了如下「業績」:1990年,入場人數為20萬人次,參展書商149家;2000年,入場人數33.7萬人次,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家書商參展;2010年,入場人數達到92萬人次,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510餘家書商參展;今年,參展書商達到570家,貿發局預計入場人數會首度超過100萬人次。人氣持續火爆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展會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價值鏈上各方的利益和需求,使之願意反覆地匯聚一堂。台灣人人出版社的業務部經理嚴正告訴本報記者:「台北書展是專業賣場和零售賣場兼顧,開幕頭天只對前來洽談版權交易的專業人士開放,不允許散客進場。而香港書展最大的特點就是零售性特別強,進場的基本是個人消費者,比較好賣的是旅游、烹飪、心靈慰藉等『輕閱讀』類書籍。在這個領域,台灣書商有優勢,怎麼說香港也是台灣之外最大的繁體字書籍銷售市場,而且兩地民眾的閱讀趣味蠻接近的。所以,我們每年都來,以后也都會來。」在展會現場,一個打著「中國出版」大招牌的展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這家書商來自毗鄰的深圳,現場負責人袁志高告訴記者:「帶到書展的書都是出版社根據平時香港書籍采購人的『喜好』挑選出來的,以休镕旅游、生活類為主。多年的參展經驗顯示,嚴肅的學術書籍、經典古籍在香港不太好賣,而經濟類、外文類書籍則不是內地書商的強項。」相比之下,香港本地的書商要「講究」得多。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幾家本地大出版商的展位不僅設在展廳的最顯眼處,其裝潢也是最考究的,現場售賣的書籍除了生活類、勵志類書籍之外,還有內地和台灣同行口中「乏人問津」的古籍、學術著作和人文書籍。另一些小型書商的展位上銷售的,則主要是教科書、教輔讀物和「輕松讀本」。對入場購書的港人而言,書展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價格實惠,賣場里到處是「全場八折」、「100元7本」之類的促銷價碼。而對於遠道而來的內地客而言,書展最大的魅力是「豐盛」,品類多、來源多,在內地書店或書展都看不到的所謂揭秘類政治讀物和觀點另類的學術讀物,以及精緻的海外兒童繪本讀物,是他們主要的采購目標。商務印書館董事總經理葉佩珠早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由於入場人流量巨大,一些中小書商在書展的收益可能達到它全年收益的六七成,因此,書展甚至改變了香港書商的出版周期,它們將大部分圖書放在書展期間面市。
游走在生意與文化之間
單就今年可能超過百萬人次入場的數字而言,700萬人口的香港可以自誇是個閱讀城市了,但這卻無法令本城的文化評論人士感到高興。倘若將時間軸往回拉,便會發現,早些年,連媒體對書展的態度也不甚友好。特別是2005年之前,可查閱到的公開報道中,書展時被評為出版社的散貨場,又或是諷刺港人只愛通俗讀物,明星出書大賣而經典名著遇冷,以及性感靚模爭奪眼球等。但在2005年之后,香港傳媒卻一改以往的嚴苛態度,開始大篇幅地為書展作出正面報道,每日不間斷地追踪展覽的情况,從人流數量、讀者反應、參展商業績、文化活動情報等,讓公眾對書展的各方面有完整了解。香港貿發局展覽市場拓展總監尹淑貞上月在珠三角進行路演時曾謙虛地表示「這些改變和進步,都有賴一眾出版商、文化界及廣大讀者的支持」,但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輿論轉變的深層原因還在於香港書展自身的文化轉向。一位資深出版人告訴記者,1990年首屆書展開幕時,就有參展商提議邀請李嘉欣或葉子楣來招徠人氣,可見當時已認識到光靠書很難旺場,后來,書商們也都心照不宣地游走在文化與生意的曖昧地帶,具體而言,就是什麼旺場就賣什麼。為改變這一形象,貿發局開始努力把人們的注意力拉回到「書」本身,漫畫書籍另辟專展,靚模被清出了展會,連簽名售書台也被設在相對偏遠的區域;同時,從2005年開始與文化機構合作,邀請龍應台、南方朔、蘇童、陳冠中等文化名人到書展開講座,結果市民反應踴躍,這一年的香港書展創下了開辦以來升幅的最高紀錄,從此,名家講座成為每年書展的重頭戲,兩岸三地的知名作者和文化名人代替以往的娛樂明星,成為書展最耀眼的「文星」。2007年,書展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主題「閱讀香港」,第一次將視野伸至展廳外,舉辦了《閱讀香港:地標之旅》和《閱讀香港:書店之旅》兩個外展活動。這個做法一直延續至今,2008年的主題是「閱讀世界·走向世界」,2009年的主題是「多元與創意」,2010年的主題是「從香港閱讀世界關注社會·關愛地球」……「從近年的主題來看,香港書展越來越像是凝聚人心、打造本土認同的一項政治工程,同時也是香港昭示民主多元、文明包容特質的一個舞台,它聯繫著港人對於文化本土性、對於香港自身的迫切關注,也聯繫著回歸后的香港重新調整自己在國家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定位。」上述資深出版人表示。文化評論人士對書展的評價也在漸漸分化,一些人仍視書展為「斯文掃地」、「文化大批發」而堅定地繞道而行,他們曾嘗試著舉辦過一兩場以嚴肅書籍為主的書展,希望能提升港人的閱讀趣味,但反響寥寥;另一些人則認為文化不屬於一小撮人,也不贊成一些文化人停留在小圈子里,把自己包裝得至高無上,還不如利用好書展這個空間,力所能及地推動本地閱讀品味的提升。不論如何,現今香港輿論對於書展的走向,已較從前包容了許多。曾擔任香港書展文化大使的馬家輝說:「香港書展已成兩岸三地的焦點書展,只因,其一,它充分利用了這個城市的自由空間(各路作家皆曾來此也繼續來此);其二,它坦誠面對這個城市的雅俗要求(有七十歲的作家前輩亦有十七歲的肉感嫩模);其三,它徹底發揮這個城市的行政效率。結果便是,它是兩岸三地眾多類似活動里最精彩的一環,或用我的慣常描述便是:香港書展是華文書展圈里最誠實的書展。不避俗卻不止有俗,不缺雅卻不限於雅,從賣書到展覽,從講座到演出,從室內到戶外,該有的都在,怪不得能夠吸納過百萬人次的出席踩場。」商務印書館董事總經理葉佩珠向本報表示:「書展承載了太多期望,能夠汲取經驗,一年比一年進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