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中国在去前苏联化之后的迷失

2014-08-05
来源:和讯网

   自推翻清王朝之后,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就一直错综复杂。我们很难准确厘清其中的内在联系,但确实魅影幢幢。从孙中山到蒋介石、毛泽东,直到1949年之后中国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与前苏联类宗主关系,恩怨纠结。这一关系,在1991年末前苏联解体,中国才彻底解除这一说不清道不明的“负担”。

  中国在去前苏联化之后的迷失

  前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即是结束了美苏双雄博弈争霸的局面。一九四九年之后的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成为国际博弈的一极。特别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共与苏共一山不容二虎,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大国勾心斗角;小国投机左右逢源。事实上的共产主义阵营,已经成为赤裸裸的为了自身利益相互投其所好。这一过程之中,伴随着前苏联与中国的友好、交恶、解冻、反复的历史。

  1991年之后的中国,在国内虽然没有彻底放弃宗主“正统”,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于局部地抛弃了原有的宗主路线。中国在之后的对外关系上,一度迷失方向,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演化成为直接的面对面。这是一段媚美即唯美独尊的历史,中国市场基本围着美国的战略指挥棒转,美国加速对中国市场的奴役,无论是产业及实体经济领域,还是国际贸易规则等等,美国对中国天罗地网、交相渗透,特别是中国能源策略,美国与跨国公司通过密切配合以及极限利用中国的唯美为尊心理,价格翻云覆雨,把中国绑在美国及全球经济的战场上。而中国则毫无还手之力。

  这一过程,中国成为一个虚肿到巨无霸的怪物,从各方面冲刺世界排位第几名的虚名,而美国则充分满足了中国这一虚荣心。中国经济,由此一步一步地走进了死胡同。

  跷跷板投机策略的历史

  孙中山之后,蒋介石国民党逐步选择了亲美、安抚和梳理苏联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实施,即是中国或中华民国基本复制了美国的政体及其运行程序。但由于历史背景及地缘政治如日本战火延伸中国、国内不同政治势力的权利博弈,最终使这一美式中国政体,在外忧内患中挤压粉碎。

  在1940年代中后期,在野的共产党欲夺取政权,就必须选择外部的支持,这样才可以使得自己得到“正统”的承认。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共选择的是延续或继承苏维埃及共产主义,但在建国之后,是否选择延续、放大苏维埃体制,作为中国的政体模板,曾经面临着空前的抉择。

  尽管当时延安的共产党人,通过一切方式欲取得美国的支持。但由于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与前苏联短时期的“密切”等等因素,中共在延安通过诸多美国亲共友好关系向美国政府的渗入,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特别是美国杜鲁门总统之后,彻底关闭了与中共沟通的大门。中共失去了新政权体制选择的机会,不管情愿不情愿,选择了苏维埃政权体制,特别是当时共产党内部庞大的苏联及共产国际势力,左右甚至主宰了1949年之后的中国政权设计路线。

  在中国、前苏联、美国之间,中国的跷跷板选择了亲苏的一头沉,这不能不说是一场灾难。尽管其间、其后也曾经有过所谓的蜜月,但中国与“宗主”的互信关系,从来没有建立起来过。

  因此,在1949年之后,中国在国际上一再、反复地反对美国,但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与美国的交好机会。中国在与美国、与前苏联的关系上,跷跷板策略反复使用,与苏联的过度亲密,可以说是希图引起美国的反应。当美国麻木无反应时,中国就异常与美国的对手亲密,以此刺激美国的紧张神经。美国为什么反应麻木?一是理解不了中国三番两次激发自己“善妒”之心,因为在深谙中国三国历史的毛泽东看来,妒忌是人性及权术精髓,但美国很显然不具备这一东方式的“人性”;二是美国从来轻视当时的红色中国,美国真正的对手是苏联,只要苏联没有威胁,美国就不会做出多余的反应。

  在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在生之年,没有什么比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破冰,更能激发无穷的想象了。毛泽东亲自导演的这场乒乓球外交,应是毛等离开这个世界最大的安慰或交代。

  中国到了放弃跷跷板策略的历史时期

  中国在1991年之后对外关系的选择上,随着继承前苏联的俄罗斯逐渐步入强国之旅,中国又开始了以往的跷跷板策略。这与领导人的思维有直接的关系,即留苏背景、五十年代成长的苏联与中国蜜月过程熏染,决定了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比1949年前后中共与苏共的关系更加单纯或者幼稚。中国选择了两边讨好、实则利己的策略,而这种利己,并非国家式的,而更多的私人性的。一方面,中国承认并服膺美国的制度,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与俄罗斯牵连历史血脉以确定自身的制度正统性保证。尽管俄罗斯已经完全不是前苏联。

  1991年之后成长起来的虚肿中国,既是美国有意无意的怂恿,也是美国国家战略之假想敌的需要。美国需要假想敌,否则美国对外战略就会失去弹性。但美国并不希望假想敌成为真正的敌人,无论对方多么强大,必须要在美国的控制和把握之内。这也是美国对外关系的底线。美国通过对中国近二十余年的抽筋拔髓,以及使得中国很难独立自强。直到2013年之后的中国新领导人上台,美国并没有意识到其中有什么变化,仍然认为一切皆在自己掌控之中。这一点,从美国对中日钓鱼岛态度、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等等涉及到美国的立场,均显示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轻视。

  美国会不会如在1949年前后那时,失去在中国的机会?应该是通过1991年之后美国对中国的从产业到规则的全盘控制而言,可能是一场注定的“失去”。尽管此时结论还为时尚早。但从2013、14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特别是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亲密,对于中国而言,多少有做给美国看的成分在里面。与1949年前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看,美国可说没有一点点“进步”。

  当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一再没有引起美国的反应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选择了继续“骚扰”即到美国的后花园去!但从目前的效果看,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预期。美国注定要为轻视或孤立中国,尝到意想不到的苦头。但对于中国而言,国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则被迫选择不东不西的建构倾向,既不亲美,也不亲俄,继续“中特色”并深化之,则成了现实的选择。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具有了现实的意味。

  (崔新生 作者为国际非理性经济制度理论学会(IIESTI)会长、CCVI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