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索達吉堪布
批評是讓人成長的一種因緣
8月1日至5日,索達吉堪布離開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來到香港參加和主持「第四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這只是他近年外出講學的其中一站--2010年以來,索達吉堪布曾先后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哥廷根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講學弘法。頻繁的「入世」被一些人稱為「上師下山」,與城市里的紅男綠女們上山找上師結緣一樣,成為帶有爭議性的現象。對此,堪布本人是怎麼看待的?「出世」與「入世」的更替,在他心里留下過怎樣的痕跡?來聽聽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的回答。 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 杜潔菡
「只顧自己」非君子所為
傳統印象中,出家人大多是一種隱居清修、超離世間的狀態,因此,當索達吉堪布頻繁外出講學、弘法,甚至主動與人交流環保、公益等熱點話題時,不了解他的人難免要犯起嘀咕。
對此,索達吉堪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作出的回應是:「有這種想法,可能是不了解佛教的表現。」他解釋說,佛教分小乘和大乘。按小乘的觀點,出家人追求的是自我解脫,他們應該在深山里修行,在行為上有各種約束,甚至連錢都不能摸。大乘的觀點則與之不同,作為大乘行者,不光要考慮自我解脫,還要考慮將眾生從痛苦中救度出來,只要對眾生有利,有些事不但可以做,而且必須去做。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因此,身為一個藏地的大乘佛教徒,我不能只顧自己念佛,我也有責任考慮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那種認為佛教徒應該永遠在山里,是沒有全面認識佛教。對我個人而言,最舒適的狀態就是在自己的小木屋里讀書、修行。但是,如果我只顧自己唸經,就會失去幫助很多人的機會;如果我只想著自己的成就,而不關心其他人的利益,那是『小人』之心而非『君子』所為。我希望大家明白,在佛教的教義中,修行與利他并不相違背。」
「入世」不會改變我
從喇榮的清净之地走入繁華都市,講學的對象從遠離社會的修行之人變成夢想正熾烈的年輕學子,這一切是否會在堪布的內心世界激起某種程度的變化?
他說:「佛教徒的層次有很多,初學者為了環境的影響,比如剛開始有一些异教的書不要看,看了連自己的正見都不能確定。到一定的時候,便不太容易受世間的影響,可以看不同的書,可以從其他宗教那里學習有益的知識,也可以到世間去度化眾生。具體到我自己,我一直都把自己定位為一名教師,我待在佛學院的時候,每天都是在講課;我外出的時候,每一天的課程也都是安排得滿滿的,除了講課,我不會去嘈雜的處所,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所以,外面的紅塵,并不會使我自己的見解、信仰、價值觀發生變化。甚至在外面看到一些『可憐』的場景,會覺得自己的修行條件是幸福的,會覺得自己責任重大。」
要理性對待信仰
當上師下山去向世人弘法、與他們交流各自對社會的見解時,另一群人卻在忙著「上山尋找上師」,其中不乏追隨者眾多的影視明星,一時之間,「仁波切」炙手可熱。這種現象不乏爭議,有人批之為「真時尚假佛法」。索達吉堪布則說:「這個現象,要分兩方面看。」
對於「假佛法」,他指出:「現在,確實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打著佛教的旗號以達到謀取私利的目的。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上師,不是他自己說了算,也不是社會來定位,而應該是被佛教界認可了才算。就像如果有某人說自己是物理學家,那也不是他自己說了算,你得問問其他物理學家是否認可他的水平。所以,我建議想要修習佛法的人在尋找上師時,多一些觀察,多一些提問,至少可以問一問其他僧人對他的看法、了解一下他的背景,然后再做決定。」
對於「尋找上師熱」,他認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去追求信仰,有的人是在趕時髦,有的人是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去學佛,但也有的人是因為自身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而開始認真學佛,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因為對方是明星就認定他不是真心想學佛。
他建議紅塵中的修行者,剛開始修行時,若有條件的話,最好先去一個比較清净的地方,花一定的時間學習佛教的理論,了解一些基礎知識、基礎概念,這一點很重要。但如果條件不具足的話,也應該讓自己靜心學習,不必非得等到「時機成熟」才開始。不是一定要放下一切去學佛才叫修行,要理性地對待信仰,因為,修行是一輩子的事,不是一陣子的事。
用佛法的力量回向批評者
只要離開喇榮五明佛學院,索達吉堪布就隨時處於被旁觀和拉著簽名合影求加持的狀態中,人們望向他的眼神,總是充滿崇敬與友善。那麼,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人不喜歡堪布?他又是怎樣看待批評聲音的呢?
堪布說:「出家以前,不喜歡我的人很多,因為我那時的脾氣很暴躁,特別愛打架,后來在甘孜師範學校讀書,還有同學惱得幾年不跟我說話的。出家以后,我沒有害過任何人,還是會有很多人不喜歡我,或者是一開始很歡喜,后來就不高興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有時你沒有做壞事,也不一定能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不僅僅是我,世界上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是嫉妒心,有的是其他原因,或者聽到別人說了什麼受到影響,我認為這很正常。」「遇到這種情况時,我的內心也不會太舒服,有時挺鬱悶的,但都尽量用大乘佛法的力量來給他們回向,平復自己的情緒。事實上,反面的眼光、批評的看法不一定有害,它會促使你去反省自己的言行,發現自己的一些錯誤。
一個人若總是處在赞叹、赞美的聲音當中,便會看不見自己的影子。我認為,批評也是讓人成長的一種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