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萬月薪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56萬年薪,誰更有吸引力?愛出風頭的年輕人可能會選擇央視,但作為職業指導師可能會給出與之相反的意見。
記者工資將近十年沒有大漲,已造成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視新聞為崇拜的職業選擇,「新聞民工」是時下新聞人的自嘲,但更是現實。想想付出同樣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誰還會對當記者有太多的留戀。
但反駁的聲音馬上就發出了,并配以大頭像--剛剛被委任為阿里集團總裁的金建杭,你看別人不就是記者出身嗎?如果這樣來說,靈童不但不會反對,還會舉出一堆比金建杭更有來頭的人出來。比金建杭更有權勢的「大官人」,如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就是記者出身,河南省長謝伏瞻也在《人民日報》待過。比金建杭更有錢的也大有人在,本港惠理集團有限公司現任掌門人謝清海,在組建惠理之前也不過是個財經記者。如果再繼續羅列下去,一個版也發不完,但是請注意,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是在新聞單位出名的。
轉型成功者少之又少
作為公眾人物的記者,真正能在新聞單位一直干并出名,實在太難。知名經濟學家胡鞍鋼之妻,在《成為頂尖記者的必經之路》一文中,就表示要完成三次重大轉型,即從「新手」到「老手」的轉型,再從「老手」到「專家型記者」的轉型,最后才能成為真正的「輿論領袖」。而在她的眼里,目前中國還沒有一位堪稱「輿論領袖」的記者。不久前被抓進去的芮成綱,雖然在中外小有名氣,但在靈童看來,頂多也只能算個嘩眾取寵。
其實,三次轉型只提到記者要達到頂點的個人條件,但時運同樣重要,也就是說,僅靠個人努力并不能達到頂峰。因此你所看到的新聞人大都是芸芸眾生。既然干新聞這麼累--如新聞民工,成名這麼難,還經歷著傳統與新媒體撞擊的大時代,你說干記者能有出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