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這家被郭美美「綁架」了三年之久的「百年老店」呼吁「忘掉郭美美」,可這顯然是一廂情願。尽管郭美美已被央視通過十三分鐘視頻定性為炫富賣淫女,但她和紅十字會之間三年狗血劇對廣大民眾來說依然沒有謝幕。至於紅十字會的信譽和前途,根本上并不取決於這個20出頭的女孩--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倒下一個郭美美分量還是太輕,撬不起龐大的紅會。 事實上,紅會的聲譽危機與郭美美事件是兩回事,沒有邏輯證明審訊了郭美美,就能還紅會以清白。若紅會覺得被栽贓陷害,這三年來社會已經給了紅會足夠多的時間和機會自證清白、撣灰掃塵;紅會不是沒有立即啟動危機公關,郭美美的說辭也并非無人質疑,但三年來紅會對於中紅博愛、對於郭美美的調查為何沒有一點進展?除了澄清與郭美美沒有聯繫外,紅會公布的有價值的信息少之又少,最終依然落得個一敗涂地、百口莫辯的境地。這恰是因為紅會自有其問題,其高額的管理費、不透明的帳目、天價發票事件藉由此次危機事件全面暴露,指定受益人捐款而受益人未能收到的事件也屢有曝光。紅會的體制問題由來已久,郭美美只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問題的關鍵:公開透明
事實上,不獨紅會,中國慈善事業近年來都經歷著嚴峻的公信力危機,但危機的另一方面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當公眾已打破了慈善的神秘化時,慈善事業的未來只能通過改革解決。紅十字會要重塑聲譽,關鍵在其自身體制機制和觀念作風上真正回歸慈善機構本位,通過行動證明自己依然值得公眾信賴,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把公開透明運作作為體制改革的核心。
在美國,按法律規定,慈善組織有責任接受第三方的監督。為防止基金會以欺詐行為騙取免稅資格或公眾捐贈,各慈善基金會每年都要詳細上報經費來源和支出情况等內容,其中甚至包括基金會最高席位的5名領導人的全年收入。年度財務報表除每年要接受獨立會計師的審計,還會上網供公眾查詢。正是由於這種由政府機構、社會輿論和大眾傳媒所形成的監督機制,促使了基金會的所有活動趨於規範。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新聞發言人姚立新4日說:「我們希望,公安機關的偵查結果不僅還紅會一個清白,同時也給全社會一個重塑誠信體系的機會。」問題在於,公信力來源於獨立、監管、透明,若紅會的危機公關仍然停留在急於撇清責任、用基層職員犧牲奉獻為自己貼金的層面,只能暴露其管理層根本無反思和改革之心。對紅會這類具有濃厚官方色彩并享有公募權的慈善組織來說,前途不在發聲明或藉助其它公權力為自己洗刷,而在於全面「去官僚化」,回歸民間組織的定位,從制度上完善政府問責和監管機制。同時,全面公布財務收支信息,接受公眾的實質性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