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燕舞接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6年來調查了湖北、山東、江蘇等11個省份的40多個村莊。
他發現,從1990年開始,中國農村老年人自殺率大幅上升,「已經嚴重到觸目驚心的地步」。在中國的自殺率總體上呈下降態勢的背景下,農村老人卻越來越難以擺脫自殺之路,這或許是他們稀釋和消化現代老齡化社會痛苦的特有方式。
空泛地作一番道德譴責,并不足以讓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值得思考的是:是什麼樣的社會變遷造成了傳統倫理的崩塌?用什麼來扭轉這一農村現狀?事實上,在正步入從農耕時代往工業化時代轉型中的中國社會,「養兒防老」作為農耕文明的產物必然難以維繫。當以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和商品化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對農村和農民傳統生活模式產生巨大擠壓時,如何在市場社會中輕裝上陣、參與激烈的社會競爭并勝出,便成了中年人的集體焦慮,作為比他們更加弱勢的老人,無疑就成了他們要甩掉的包袱。
養老悲劇背后的社保真空
因此,從功利的角度看,在農村老人到一定年紀就不再有利用「價值」,因此叫「沒用的老東西」。大部分農村「孝順」的標準僅僅是「給你吃給你喝」,滿足最低生活需求。當老人不能自食其力后,生活來源就完全依賴兒女們的「施舍」。當生存變為一種無尊嚴的漫長折磨后,自殺就是為了解脫自己,就是認為自己活著沒有意思:老了,病了,沒用了,該死了。老年人往往是悄悄、平靜地自殺,沒有任何反抗的自殺最可怕,令人不寒而慄。
在一個GDP全球第二的國家,農村老人頻頻自殺是整個社會的恥辱。老人都能「活得舒服些,從容幸福地面對死亡」說來簡單,當面對難以改變的「沒依靠沒錢看病」限制時,自殺和艱難活下去之間可能還真是前者較有尊嚴。農耕時代往工業化時代的轉型已不可逆轉,「養兒防老」已難以維繫。緩解目前農村的養老和醫療矛盾,必須引入政府和市場的力量;農民老無所依的困局,只能從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層面尋求破解之道。在面對不得不自殺的老人時,身處社會共同體中的每一個主體都應該反思,無論是政府,個人還是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