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召開會議專門商議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共出台十條舉措,確實抓住了不少關鍵點,但執行起來難免打折扣,為何?因為銀行的勢力太大了,6月末銀行業總資產達到163萬億,是GDP兩倍多。
不少民營企業家曾抱怨,政策出了一大筐,但還看不到錢。更有人直指,銀行業壟斷是導致中小企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關鍵。李克強總理更在與6位社會人士交流的會上反駁--中國企業金融負擔不重的說法。
但回頭想想,這不是總理一句話就能改變的問題。擁有如此龐大的資產,銀行想不壟斷都難。去年以阿里和騰訊為首推動的互聯網金融,尽管一定程度上打破、并挑戰了這種壟斷。但近來的一些跡象卻表明,這股打破壟斷的力量可能有減弱之勢。騰訊和阿里參股創辦的民營銀行,使他們加入到銀行陣營,從對立面、競爭者轉變為同盟軍。
官方未予發展空間
而據新近透露出來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指導明確表示,傳統金融是主流,而互聯網金融只是補充,可見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監管層給互聯網金融留下的發展空間有限。由此也可以看出保監會和銀監會、證監會近來爭著將互聯網金融監管攬入自己懷中,除了各自搶地盤的考慮以外,更重要的是從維護既得利益出發。他們打的算盤是通過招安,來維持傳統金融強勢地位。
內地一家媒體就報道,監管層一位高官在一次銀行業的小型會議上說,要殺死餘額寶。但殺敵一萬傷己八千,似乎招安互聯網金融成本更低,近來頻繁出事的P2P和私募理財,也似乎給了他們招安的口實。
但這條道真的能走通嗎?馬雲好像就有點不「聽話」,他至今都沒有提交民營銀行的籌建方案。外界傳言,他主要是堅持線上金融,或與監管層發生了底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