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科學,救援尖刀

2014-08-11
来源:香港商报 张碧珊

   從汶川、玉樹、蘆山到魯甸,6年時間里面,「多難興邦」不是一句口號。此次魯甸救援,武警部隊首次運用四旋翼無人機,亮眼之餘值得關注。

  最初的無人機其實就是風箏,古時稱「鷂」,北方叫「鳶」,最初常被用於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等軍事用途。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在明朝時期,風箏甚至被當作轟炸工具,攜帶炸藥殺傷敵人。

  這些年,美軍所擊斃的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首腦幾乎都是由無人機「收割者」完成的。8日,美國國防部證實,美軍先后出動戰斗機和無人機,對伊拉克北部、遜尼派極端組織,發動多輪空襲。無人機成為了美國秀「肌肉」的招牌。

  中美最大區別在於,中國選擇將無人機更多面向民用或反恐。魯甸地震,無人機拍攝精度是4厘米,1秒鐘拍攝5張照片,7分鐘掃描10萬平方米,三維圖像透視坍塌房屋的全貌,房梁、柱子、地板紋路清晰可見。

  在平安喜樂的日子里,中國研發無人機在悄然跨越;應對猝然到來的災難時,360度無死角展現震區全景。無疑是此次魯甸地震科學救援的力證。

  回望汶川與玉樹、蘆山,再看魯甸,毫無疑問,中國在前進,政府、軍隊以及社會力量嫺熟銜接,救援協調高效。雖然還被郭美美強搶了頭條,仍有流言外溢,救災工作尚存不足,但政府的確一次比一次進步。尽管反思脆弱的老舊建築為何不加固重建,尽管希望震前預警更加準確及時發布,尽管渴望重傷員以及救命的藥品、食物、飲用水能更多地通過直升機第一時間運送……但堅信,越來越科學專業的救援重建,此刻的魯甸,未來的魯甸,定能堅強。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