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3

台湾古老少数民族泰雅人:深山谷坳中走出的铁血傲族

2014-09-17
来源: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陈立宇

  一部两岸上映、票房不俗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将赛德克族人形象推至世人面前:他们面颊刺纹、粗竹穿耳、腰佩长刃,穿梭丛林,彪悍骁勇,面对日侵,血肉御敌。如今,曾为战场的台湾北部?嶂山峦中,已是另一番场景。
 
  驱车从台湾北部新店的城市边缘进山,于高低起伏山路间盘行40至50分钟,甫抵原住民泰雅人原部落聚集地——乌来老街。赛德克族,从泰雅族中分支,单立门户,乃为後话。
 
  或许正是看中这里山林兽多,溪湍鱼丰,200多年前,古老泰雅人祖先两度北迁至此,男猎女织,播种祭祖,面对大自然艰苦考验,以最原始的方式,世代生存。
 
  老街路口,矗立着一座乌来泰雅族博物馆,内部所有志工都是泰雅族人。志工林秀卿面目白净,耳缀怠饰,身着族服,接待导览。
 
  对族人现状,她十分熟稔:在台湾14个少数民族中,泰雅族人口排名第三,仅次於阿美族、排湾族,但所繁衍地区约占台湾山岳的三分之二,生息土地面积之广,为少数民族群之首。
 
  “灵魂观”、“道德观”、“灵界”,古老泰雅人三大“人生哲学”命题,挂在博物馆最显眼位置。
 
  相传,泰雅人遵奉至上的祖灵,所居灵界被一条大河环绕,死者之灵要进入灵界,须横跨河上彩虹桥。生前不遵祖训者,将被祖灵所拒,无法过桥,辗转环绕灵界,永世难得安息。
 
  “gaga(泰雅族语),代表道德规范,严守惯习祖先遗训,祖灵将赐福於人,作恶必将遭严厉惩戒。同时,男猎敌首、女学织衣,方允纹面,面无纹者,将被祖灵拒之门外。
 
  然而,日据时期到来,古老族人被强制剥夺信仰:男人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派遣帮佣、不许编织彩衣。这意味着,所有低头臣服的族人,将与祖训勃然相悖,永远无法上路,与居住灵界的家族先人团聚。
 
  与自然搏斗、粗犷坚韧的族人,再次显出彪悍本性,揭竿而起;长刀短匕,尖利重矛,狩猎武器,化为战斧;翻越丛林,斡旋游击,日寇头颅,成为猎首……在广袤丛林,一场关乎祖灵、灵魂、尊严的生死之战就此拉开。
 
  提到这段历史,林秀卿仍激动不已:“我们泰雅人,以凝聚团结着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让他双倍偿还!”
 
  在《赛德克·巴莱》电影的最後,台湾少数民族以柴刀、木棍对抗飞机、大炮,激烈对峙近一个月後,抗日族人死伤惨重,赛德克妇女上吊自缢,残存男人们则在脸孔上纹赛德克标记,战斗至死……。
 
  时光荏苒。如今,在乌来老街路口,当年日据时期日本人掠夺台湾资源,伐山砍木、内通外运的小火车运输通道,已被开发成“乌来台车”景点。粉刷成彩色的迷你“蹦蹦车”,载满一车又一车游客,于山间穿行。
 
  泰雅人也告别了狩猎、纹面的时代,从深山谷坳中走出,上班上学,各自匆忙,融入了现代化都市生活。
 
  林秀卿泰雅族语名字是“阿穆依稣路”。她说,正如沿袭父系氏族起名方式,唯有信仰“gaga”,永远不会改变。
 
  泰雅族人魂灵光辉荣耀的一刻,已被历史永远定格:扯下侵略者的太阳旗、踏上彩虹桥之路。(完)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