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3

送别汤一介

2014-09-15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送别汤一介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汤一介遗体告别仪式15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丁馆举行。千馀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送行。
 
  六天前,这位中国当代哲学巨匠逝世,享年88岁。殡丁馆门口北大哲学系发布的致谢背景板称:“治丧期间,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领导、学界同仁、先生亲友、学生等个人,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委等单位敬献了花圈。各界人士700多人发来唁电、信函、挽联,1800多人前来吊唁。”
 
  “阐旧邦入佛道修儒典三教乐地奈何哲人已去,辅新命通中西人极明四海同心信哉德业长存。”灵堂门口的长幅挽联概括了逝者一生的成就与贡献。
 
  白色的花海环绕着汤一介的棺柩。欧阳中石用书法“哲人已萎”送老友兼学长最後一程。老同事、北大哲学系资深教授杨辛则用“春蚕吐丝尽,玉锦流芳长”表达自己的哀思。
 
  80岁的彭燕韩曾与汤一介共事多年,上世纪50年代汤任北大哲学系党支部书记时,彭是组织委员。如今,两人均已过耄耋之年。彭用“民族精英,创新楷模”概括老同事的一生,“他在学术上高屋建瓴,把儒释道升华,同时身体力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晚年更是带领众人整理儒藏体系,对历史的贡献後人当知。”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教人如何‘做人’,达到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境界的人就是圣人。在中国古代的圣贤们看来,‘做人’是最不容易的,做到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就更加困难。”汤一介生前曾说。
 
  在彭燕韩眼中,汤一介个人也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宽厚诚信,不怕艰苦。生命中经历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终以宽容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终认真扎实地治学。
 
  上世纪80年代,在文化沙漠开始出现时,汤一介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引领了当时的文化热。2003年他以古稀之年发起并主持《儒藏》工程,目前有中、韩、日、越等国近50所高校及学术机构、400余位学者共同参与,为传统文化研究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汤一介主编完成了九卷本《中国儒学史》,是迄今为止资料最详实、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中国儒学通史。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说,在学生心目中,汤先生是“大先生”,他引领我们“回家”。王守常说,这个“家”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不喜欢人家称他为大师,所以我们称他‘大先生’。”
 
  2011级博士生王博最遗憾的是没能提前拿出博士论文全文给先生过目。王博说,他的论文题目是之前和先生商定的《董仲舒的阴阳五行研究》,“先生特别要求我找出和现实的相关性。”事实上致力于让传统文化“反本开新”,用传统哲学资源对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有所贡献一直是汤一介的追求。
 
  王博说,入学後他写的所有课程论文都会送给先生过目,每次送完论文过一段时间,先生都会打电话让他去家里逐字逐句修改,基本上每次都要说上一个多小时,这对一个80多岁的老人并不容易。
 
  更让王博感动的是,他来自陕西农村,父母都没有正式工作,来北京读书後他把父母接到身边,老师也知道。去年中秋节一早,王博正要给老师打电话问候节日,结果老师先打来让他去家里取月 送给他的父母。“汤先生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 记一生。如果将来我也当老师的话,我也如此待我的学生。”
 
  夫人乐黛云坐在轮椅上和子女家属向前来悼念的各方人士表示感谢。60多年的相濡以沫,一朝分别,对年过八旬的老太太的打击可想而知。她祗能用文字对各方关怀一并表达谢意:“深情厚谊,存殁同感,谨致谢忱!”(完)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