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开始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掀起了全球经济危机的滔天洪水。目前看,美国依然是承载全球希望的诺亚方舟,美国经济的和平鸽衔着橄榄枝迎着朝阳而来,全球危机的洪水才算退潮。
今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缩减QE购债规模,美国经济渐趋复苏。虽然经历第一季度严苛的恶劣天气影响,相比中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美国称得上是优等生。QE减少购债的节奏不变,预计QE3到10月份走到了终点。
这意味着 ,美国经济恢复了新常态。在此愿景下,美国货币政策是否也会迎来新常态呢?这是一个令全球都不得正解的难题。因为美联储内部,也存在着鹰派和鸽派之争,来自堪萨斯的联储主席乔治认为美国就业市场改善,加息时机来临。但是美联储主席耶伦认为,在QE退市以后,美联储需要维持较低利率来解决长期失业和就业参与率低下的问题。
不管鹰派鸽派,QE退市后必然面临着利率正常化的讨论。就逻辑而言,加息是两派应有的共识,他们只是存在着加息早与晚的分歧。基于耶轮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各大机构预测美联储加息的时间节点应该在明年年中。
这是全球化语境下有趣的现象。全球危机深刻虽然地改变了全球经济版图,但美国依然是全球经济的定盘星。QE的来与去,让全球经济波澜起伏;美联储加息的讨论,亦让世界经济凝神屏气。毕竟,美国和美元,在全球市场具有传统的战略优势。美国经济的好与坏,货币政策的变与化,都会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从FOMC会议传来的信息是,目前美联储对于提前加息既无动力也无压力。
就“动力”而言,美国就业率虽然较为平稳,但低于预期。据美国劳工部公布8月数据,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4.2万,远低于预期的增长23万,为本年度最小单月增幅。新增加的14.2万就业中,有近一半是来自教育、休闲、护理以及临时工等低薪收入行业。金融、信息技术等高薪行业的增长非常低。8月份的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意味着美国就业数量仍处于调整期,就业质量也未达预期。对民本为主的美国言,就业率和失业率是衡量执政能力、经济发展和民生体味的最重要指标。FOMC会议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亦更加谨慎,2014和2015年的GDP增速下限分别下调0.1和0.4个百分点。
就“压力”而言,美国不存在通胀风险。美国核心CPI连续3个月1.9%,从目前看也不存在远期的通胀风险。
维持现有经济稳步回升的新常态,货币政策的汇率正常化,待到来年再说吧。
美国经济平稳,中国经济在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新的增长方式下的经济行常态。日本和欧洲的情况特殊,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前期表现优良,但在射出“第三箭”后效果不好。在刚刚发布的日本9月经济报告中,日本降低了对整体经济的评估,这是5个月以来来首次。安倍经济学4月份上调消费税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日版量化宽松的非常态只要处于进行时,日本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不能进入新常态,在此趋势下的日本经济表现,只能说是刺激或催化下的“异象”--无论好与坏。欧元区在学习日本的经验,虽然还不是完全的量化宽松。但欧元区的经济表现如何,还应以更长的时间去观察。好在英国的经济表现不错,尤其在度过苏格兰独立公投危机后,加息预期或许提前。
严苛的危机考验还未过去,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脱胎换骨的变化。美国经济依然强势,而且彰显了最早走出危机泥潭的强大表现力。中国则迎来深度改革调结构的新拐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或许会和美国形成全球经济新的“双引擎”。欧日两个经济体,依然处于通过非常态的货币刺激手段去摆脱后危机尾巴的掣肘。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