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从无到十四万亿。谁是那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引领者?十年,我们的投资者过得还好吗,有没有因为冲动、轻信而刻骨铭心的投资记忆?十年坎坷资管路,一路阳光一路风雨。谁一直笑到最后?谁默默隐退?这个行业的监管者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变迁?梳理银行理财十年发展历程,探寻金融创新基金,权衡银行业内外生态环境,或许可为领跑者继续前行提供借鉴意义及佐证的动力。
史尧尧
虽然没有其他股份制银行旗帜鲜明的业务类别,但作为中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创始者,已耕耘十年的光大银行(2.76, 0.00, 0.00%),试图通过新的产品和不变的服务,在这项十分普遍的业务上有更大的作为。
2004年2月,光大银行[微博]推出中国银行业第一只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正式拉开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大幕;9月,光大又推出国内银行第一支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随后,各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
作为光大银行理财业务创立者之一,已升任为光大国际新任执行董事兼副主席的刘珺看来,对一家商业银行来说,无论朝着哪种经营模式发展,你都要清楚为什么大家需要你、为什么别人不可替代你、为什么你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否则你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处。”他在光大银行阳光理财十年发布会上对记者说。
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从2004年的“0”到2014年的“14万亿”,十年探索与发展,既收获着赞誉,也迎接着挑战;它在大经济环境中挣扎,也在不断成长。
在中国实体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积累的背景下,以代客理财为特征的资产管理行业日渐壮大,并在最近一两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由于强烈的市场需求与长期的金融压抑存在脱节,资产管理行业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快速发展并被社会各界质疑、诟病。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带来个人存款加速向理财等转化;金融脱媒使得无数有渠道的企业、平台,开始试图取代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同时,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创造的各种新产品,让商业银行防不胜防。
刘珺认为未来的理财就是两只脚走路,一只脚发展普惠金融,一只脚支持实体经济。“大资管时代需要丰富的产品,需要综合营销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全方位能力体系的建设。你如你选择这条路,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十年暴增
如今,光大银行正在用一如既往的细心服务来诠释着这种寂寞的内涵。
成为理财客户已有五年时间的彭女士告诉记者,光大银行的客户经理为为她投资节省了很多时间。“产品衔接很紧,一款产品到期后,客户经理会马上通知我并推荐另一款产品。这样的连续性可以让我的收益率保持稳定。同时,对于不确定收益率的产品,他们对风险都有合理的解释。”她说。
另一位将全部资产转移至光大银行的毛先生表示,如果客户经理更多关注与个人利益而非客户利益的话,个人投资收益稳定性必然下降。而光大银行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他们是以服务客户为导向而不是以卖产品为导向。“对于客户的任何需求,我们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所在地区的分行。一般当天我们就能给客户一套解决方案。”光大银行一家支行的客户经理王超说。这样稳定、贴心的服务也为光大银行带来回报。
2013年,理财产品规模达到5023亿元,位居同类型股份制银行前三位,累计发行理财产品5万亿元;2013 年为客户实现理财投资收益223.31亿元,在商业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名第一。截止2014年上半年,理财产品余额达到5783.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60.04亿元。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继续加大创新力度,陆续推出了受托资产管理、量化投资组合管理、并购夹层基金理财产品等创新产品。
过去十年里,理财产品数量大量增加,从最初的一两种到现在的每家银行都有几十种。截止2013年12月31日,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达到了47008款。银行理财的资金规模也从2004年的200亿发展到现如今的14万亿。
虽然理财产品的数量非常多,但是绝大部分都可以集齐其所需的资金。根据经济观察报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半要要归功于银行客户经理,另外一半则要归功于银行长期积累起来的信用。
接受采访的多位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看来,即使竞争再激烈,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再多,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有着自己天然的优势。“因为投资者相信银行,实力和信誉都摆在那里。虽然互联网金融很火,但安全性远远比不上银行理财产品,现在新闻上几乎每周都有p2p公司跑路的消息,但银行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工行一位客户经理说。
但随着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相关文件(“35号文”)的出台,要求不得提供含有刚性兑付内容的理财产品。一位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经理认为,从确定保收益到指明为预期收益率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着刚性兑付问题,这会给银行内部造成信用风险的积累,现在银行理财规模已经达到14万亿元,如何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银行业分析师眼里,要求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禁止理财产品间交易将提高期限错配的难度,理财业务与信贷、自营业务相分离,则堵住了理财资金在银行内部腾挪的缺口,有利于实现业务转型。但过程比较缓慢,短期内银行仍将努力进行变通。建立理财事业部牵扯到银行内部的利益分配,知易行难。
然而“35号文”俨然为理财业务指明了未来十年所要转换的方向。就此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简单的债券投资产品到多重投资品放在一个单一的池子配置,即所称的“资金池”产品阶段。如今则要彻底转变为现代资产管理模式下投资组合,每个产品都单独核算,单独配置资产,真正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
目前活跃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资产管理机构以信托公司、银行资产管理部(理财部门)、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机构(子公司)、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为主。不考虑互相持有的重复部分,简单算术加总后的总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近40万亿元,直追2013年底全国个人储蓄存款的44.8万亿元。这充分反映了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也与中国人民银行[微博]数据中的个别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负增长所反映的信息一致——存款搬家、金融脱媒的趋势越发明显,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逐渐压过了储蓄的意愿。
回归本源
面对诸多挑战,光大银行想要再次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的领军者。
按照“大资管”的建设思路,光大银行开始积极推动内部组织架构优化,成立了负责资产管理及理财业务的独立部门——资产管理部。继续坚持创新与能力建设,推出养老理财等新产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与系统建设,推进理财业务转型。
作为光大银行理财业务十年发展的亲历者,在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看来,银行理财业务目前迫切需要实现转型,向真正的代客投资管理业务回归。所谓代客投资管理就应该真正实现“买者自负、卖者有责”,投资者承担投资的收益与风险,银行或者资管商从尽职、履责的角度为投资者管好资金。
“今后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分三类。一类是对普通投资者发行的、开放式净值型的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率,估值方式可以有像货币市场基金的成本法,也可以是盯市或是模型法,根据我们投资的方向和投资品取得公允价值的状况确定估值方式;第二类产品是银行刚刚推出理财产品就普遍发行的结构理财产品,以无风险本金投资再加上适当的衍生产品交易,挂钩一些明晰的金融参数,也能实现风险的隔离、计量和传递;最后一类产品形式针对某些高净值客户封闭式产品。”张旭阳以这三种形式来定义未来银行理财业务模式。
对于习惯了保本保收益的客户来说,没有预期固定收益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让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将预期型产品比作小龙虾。“净值型理财产品是透明的,具有很强的完善性,但它跟基金差不多,有一定的风险。预期型就像“小龙虾”,小龙虾不卫生,但是很符合老百姓的口味。预期型理财产品恰恰符合老百姓风险低的需要。预期和净值是一个平衡,处于并行不悖的状态,但净值型取代预期型很难。”
对此,张旭阳认为,“如果理财业务长期以高收益率为宣传口号来发行产品,就会始终带上“影子银行”的烙印。资产管理业务是另外一个概念。即你把资金托付给我,风险是你的、收益也是你,银行只收取管理费用。银行不承担任何超额收益与风险。”
2014年上半年,光大银行提出,理财业务坚持“回归本源、跨界布局”的总体思路,在产品端通过产品升级和渠道拓展推动理财规模和资金稳定性的同步提升,在投资端坚持“双F”(Fixed Income+FoF)管理模式及哑铃型投资布局,推动组合收益能力的提升和流动性状况的改善。
对于光大银行“阳光理财”业务今后的发展,张旭阳表示,资产管理行业各个机构生存的前提与使命是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回报。光大银行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加强能力建设来实现提升自己价值。第一种能力就是通过自下而上“资管投行”的理念,强化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创设与转化能力。
张旭阳认为,“资管投行”的核心是将资产管理的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进一步下沉企业经济活动中,帮助企业乃至实体经济突破在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和瓶颈。当前,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以及产业升级、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夹层、并购融资都是光大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重点推进的领域。而在传统的金融市场领域,光大银行正努力培育多纬的投资平台,通过强化在固定收益品种投资与大类资产配置上的能力,以及组合投资模式下的优秀管理人的甄别与筛选,光大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包括多类跨境和跨界的投资产品。同时,借助衍生品市场,提供更多的套利、套期保值的投资机会。“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市场化的压力,银行需要通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市场化的业务加以应对。商业银行要从给别人借钱赚钱,向给别人管理钱赚钱转变。从原来的存贷业务,变成一个数据分析者、集成服务商、交易平台提供者、财富管理者。这样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更加明显。从信用中介到交易中介。”张旭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