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美国对越解禁军售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释清仁 刘晓燕
近年来,随着美国决定将战略中心转向亚太,美越两国眉来眼去,两军关系不断发展。
1995年,美越建立外交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到2003年11月,越南国防部长范文茶访美。同月下旬,美国军舰访问越南。此后几年,先后有数十艘美军军舰造访越南,其中包括美军航母。
2012年6月,帕内塔访问越南,成为越战结束后首位访问金兰湾的美国国防部长。这被认为是美越军事合作全面升温的前奏。
去年7月,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美,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两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12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在访问越南时宣布,将向越南海岸警卫队提供价值1800万美元的快速巡逻艇,用于加强越南的海岸巡逻。
今年8月13日至16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访问越南,这是自1971年越南战争以来,美参联会主席首次访问越南。
10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将部分解除对越南出口杀伤性武器的禁令,以帮助越南加强海上安全。出口的武器类型将包括舰艇和军机,P-3“猎户座”侦察机将可能成为首款对越出口装备。
美越一系列的军事互动显示,这两个40多年前的宿敌,如今似乎进入了“蜜月期”。
美国的新南海战略
早在1990年代,约瑟夫·奈等美国智库人员,就勾勒出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粗线条:继续维持在国际安全事务方面的领导地位,继续运用国际结盟或伙伴关系以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安全战略利益。其政策解析就是“领导地位+结盟伙伴”。长期以来,美国在事实上实施着这一总体战略构想。
进入21世纪,中国快速发展崛起,综合国力跃升为世界第二,这被视为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构成了重大挑战,并由此被锁定为美国的潜在战略对手。牵制与遏制中国的发展,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目标。鉴于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2011年美国宣布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主要动机之一就是针对中国而来。
由于近年来美国自身实力的不足,加之伊拉克、乌克兰等事件的不断干扰,美国难以将战略重点完全转向亚太,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并不顺利。为进一步推进该战略,美国看中了南海争端的战略价值,选择将其作为重返亚太的突破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地区战略计划。
综合近几年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其南海战略的轮廓日益清晰。该战略的直接目的是,建立共同对抗中国的阵营,保持它们同中国的争端,防止双方的和解。采取的战略手段是,以军事、外交交往为主,建立各类伙伴关系;武装伙伴国,增强其军事实力;签订军事协助条约,提供安全方面的保证。战略实施的重点是,在南海与中国有领海权益争端的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最终目标是,借南海争端给中国缠上一条粗大的“绞索”,达到牵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在该战略的具体实施上,美国首先选择菲律宾作为其地区战略支点。但由于菲律宾体小力弱,且存在国内政局不稳等问题,难以独自撑起对抗中国的大任。越南人口有9000多万,是该地区的大国之一,有着与中国接壤的地缘优势。不仅如此,作为南海权益的最大侵占者,越南对中国的强大日渐忧虑。这就具备了被美国选中,作为遏制中国的重要棋子的基本条件。
为推行其南海战略,美国不惜牺牲原先的结盟原则。长期以来,美国把信奉相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缔结同盟的重要条件。为拉拢越南,美国不计当年双方兵戎相加的前嫌,放弃了价值观和“人权”的原则,尽现其实用主义的做法。
美国加强与南海各国的军事关系,还有其经济考量。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走低,面临着国内财政不足等问题。挑起南海诸国与中国的纷争,迫使这些国家强化军事建设,更多地向美国购买武器,有利于拉动美国国内经济的增长,解决国内的经济财政等问题。
美国的新南海战略,反映了美国在自身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对国际及地区事务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依赖于同盟战略。
中越南海争端的历史及现实
南海海域自古属于中国,中越在南海问题上本来没有争端。1970年代中期以来,越南出于海上扩张的需要,以及巨大油气资源的诱惑,不断扩大侵占南海海域岛礁。迄今为止越南在南海已侵驻29个岛礁,驻军约2000人,指挥部设在南威岛。
越南将占据的南沙海域划定180多个区块,以此在国际范围内招标,并宣称对整个西沙拥有主权。在石油掠夺中,越南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西方大国石油公司联合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并借此增加大国势力的介入,使南海问题国际化,造成中国面临多方牵制的局面。
依靠在海上盗采石油和天然气,越南一跃从贫油国变成石油出口国。截至2008年,越南已从南沙共开采了逾1亿吨石油、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获利250多亿美元。南海石油工业已成为越南第一大经济支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支撑着越南每年7%的GDP增长。
近年来,围绕南海领海主权争议,中越之间冲突不断。2014年5月2日,中国企业所属“981”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钻探活动,越南出动大批船只,非法强力干扰中方作业。越南政府还纵容国内大规模反华示威活动的发展,最终导致局势失控,发生打砸抢烧外资企业的严重事件。近期,越南政府还签发命令,从9月15日起,越南渔政监管部队管辖下的所有船只都将配备武器。
为增加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越南强化与域外大国的战略关系,寻求外部势力的保护或介入。越南首先同美国接触,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平衡中国的影响力。正是在抗衡中国这一点上,美越双方找到了战略汇合点。
越南处于美国同盟体系的最外层
中越两国有着密切的经济、政治联系,两国交好是大势所趋,符合双方的利益。
基于本国的国情状况,经济是越南外交的重点,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联系是近年来越南外交的主轴。1990年代以来,越南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实行“革新”开放政策,经济开始复苏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越两国建立起密切的经济依存关系。中国是越南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市场。中国大陆游客是越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柱。2013年中国赴越游客接近200万人次,占越南外国游客总数的25%。
越南如因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与中国长期对立,势必影响其经济发展。为避免领土利益被经济利益挟持,越南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摆脱中国”的口号,力求在经济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中越的经济分工并非人力可转变,而是多年来两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除了经济方面的依存关系,中越两国还存有特殊的政治关系。中越曾经是“同志加兄弟”,除了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外,还保持着党际外交,党政军间有着诸多畅通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机制。
10月17日、18日,越南国防部长访华,双方高层进行会晤,同意发展两军关系,妥善处理海上问题,并在两国国防部之间开设直通电话线,传递了缓和两国紧张关系的信号。这说明,在两国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的驱动下,中越关系正在转入正常轨道。
与此同时,美、越两国军事关系虽不断升温,但全面伙伴关系仍面临挑战。其中,政治方面的巨大差异和分歧是主要障碍。在美越交往之际,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始终存在,此外,美、越两国在对待越战历史及人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难以形成真正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美越同盟并不可靠。美国的同盟体系遍及全世界。依据对国家利益重要程度的不同,美国对其同盟国划分有不同层次,并提供不同程度的安全保证。由于双方的政治差异,越南无疑处于美国同盟体系的最外层,有事之际根本无法指望得到美国的强有力支持。乌克兰事件就提供了一个现实的例证。
美越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也不意味着越南就此投向美国的怀抱。越南走近美国,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的现实利益,在中美大国之间搞平衡外交,以获取更多的实际利益。
中国发展的步伐挡不住
美国对越南解禁武器出口,是其维护世界领导地位、遏制中国发展的全球战略的体现,反映了其一贯的战略制衡手法。对此,我们当见怪不怪。可以预料,未来美国还将不断拿此类事件做文章,给中国制造种种麻烦。然而,这类麻烦已经不能阻挡中国发展的步伐。
我们应以高度的战略自信,对美国的行为见招拆招。眼下,美国在许多国际及地区事务上有赖于中国的支持,我们可借此敦促美国采取客观公允的态度,谨言慎行,不要发出错误信号。同时,还应将这一点纳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中。
中国要坚持从和平发展大战略的角度,理性看待同周边国家的领海权益争端。多年来,中国以惊人的忍让态度,在南海作出了巨大牺牲,赢得了和平发展的宝贵环境和巨大成就。下一步,我们还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因南海的局部问题影响了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大局。这是当今中国的最大利益所在。
对于中越在南海的争端,要从维护两党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坚持管控海上局势。毕竟,海洋权益争端并非两国关系的全部。
与此同时,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尤其随着自身力量大幅增强及开发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日益重视经略南海、有效开发南海资源,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论外界如何喧嚣和反对,未来中国在南海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势必将常态化,这既是宣示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最好办法,也有利于遏制他国多年来在南海盗采中国石油的行为。中国将始终坚持自己的战略底线,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既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决不允许任何挑衅行为。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谈判解决分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013年10月,中越宣布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在南海海域加强共同开发。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中越应发挥带头领先作用,在南海共同开发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当今世界解决领海权益争端开辟范例,为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作出特殊贡献。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