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枕黃山,南望白岳(齊雲山)的安徽黟縣,始建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建縣最早的文明古縣之一,也是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發祥地之一,歷來是一個寧靜安逸的去處。但在80年前的1934年,這里卻曾發生過一場改天換地的暴動,使得黟縣的蒼山綠水燃起了紅色的革命烈燄,也使得黟縣從此能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重要的活動地、會師地」、「新四軍的成軍地和東進抗日出征地」等稱號,在現代革命史中留下光輝的一頁。香港商報記者吳敏/文李仕清/攝影
開辟皖南首個革命根據地
不久之前,安徽黃山市黟縣的柯村廣場舉行了「柯村暴動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進駐柯村80周年」的紀念活動,包括為方志敏、劉毓標銅像揭幕、舉辦《緊握欃槍》史料集首發式暨贈書儀式、秋色黟縣暨「紅色之旅」產品推介會和80週年紀念座談會。陳毅、粟裕、劉毓標、方志敏、喬信明、劉英、寧春生等中共革命家、將領的后人來到柯村,參觀了方志敏舊居、暴動紀念館和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圖片展,并為方志敏、劉毓標銅像揭幕。是次活動的舉辦,將人們「帶」回了1930年代初的歷史風雲之中。
彼時,黟縣柯村地區80%以上的農民都沒有土地,飽受地租、高利貸和苛捐雜稅的殘酷剝削,尤其在1934年間的一場大旱,更是使得農民的生活陷入絕境,不得不起來反抗地主的催租逼債、敲詐勒索行為。當年4月,根據中共「六大」綱領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農民政權,中共太平縣委正式成立;8月12日,太平縣委在中共閩浙贛省委的領導下發動了聲勢浩大、震撼皖南的「柯村暴動」。
參加者達3000多人,農民紛紛行動起來,捉拿土豪劣紳,收繳地主武器。10月,在柯氏宗祠成立了皖南蘇維埃政府。半年時間里,東至黟縣方家嶺,南至祁門花橋,西至祁門赤嶺、歷口,北至宏潭佘溪的百餘里範圍內,都發展了中共的黨組織,成立了紅軍皖南游擊隊,并進行土地革命,形成了以柯村為中心的皖南革命根據地。皖南蘇區江邊特區革命委員會當時就設在柯氏宗祠。
創建紅軍皖南獨立團立戰功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12月18日,紅軍抗日先遣隊在方志敏、粟裕、劉英等率領下,進入柯村地區休整。方志敏對皖南蘇區革命斗爭作了重要指示,寫下了「緊握攙槍、任它風暴」八個大字,并幫助建立了紅軍皖南獨立團。該獨立團在極其艱苦險惡的條件下,組織與聯合地方游擊隊,同國民黨的「清剿」部隊展開斗爭,以后逐漸向休寧、開化、婺源邊界地區轉戰,并在休寧與婺源邊界的郭公山立住了腳跟,有效牽制了國民黨的兵力,支援了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皖南的行動。獨立團后來成為新四軍的一部分。
當地的中共黨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柯村暴動是土地革命時期皖南地區範圍最廣、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一次農民暴動,它有力地配合了閩浙贛蘇區的「反圍剿」斗爭和方志敏率領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皖南的行動,動搖了國民黨在皖南地區的統治,創建了皖南革命斗爭中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
唱響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雙重奏」
如今的黟縣已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生態示範區、中國旅游強縣、全國文化旅游示範縣」四張國家級名片。近年來,黟縣柯村鄉更是充分利用境內豐富的優美生態環境和紅色旅游資源,加快統籌「紅」「綠」的結合步伐。一個集攝影、休镕、愛國主義教育、養生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已顯成效,成為皖南旅游又一大亮點。
在早前舉辦的「柯村暴動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進駐柯村80周年」紀念活動中,柯村鄉程丹鄉長告訴記者,今年,柯村鄉藉助紀念柯村暴動80週年的契機,整合柯村暴動紀念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領導人方志敏的舊居、紅軍廣場、三合漩溪塔等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與柯村歷史文化、生態資源相結合,推出「紅色之旅」經典路線,讓游客們在接受紅色文化熏陶,緬懷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的同時,還能賞田園美景,品柯村美食,唱響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的「雙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