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紅人周鼎
“相信講好一門課比寫好一篇論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四川大學教師周鼎的“自白書”昨天在網上火了。周鼎表示,一直以為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課,但如今教學似乎成了副業,這讓他非常失望。該校不少學生在網上表達了惋惜,因為公選課時周鼎的課曾幾近擠爆選課系統。校方對此尚無回應,周鼎則在接受南都記者獨家專訪中證實,他將退出公選課教學,“不再自取其辱”。
曾多次獲評優秀教師
周鼎向南都記者證實,網傳的1225字“自白書”系他于12月23日凌晨所寫,“喝了半斤酒,姑且胡言亂語。”“自白書”言辭激烈,諸如“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門”等。該“自白書”發出后很快遭網友瘋轉。
周鼎告訴南都記者,他從四川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博士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已經工作八年半。除了專業課《中國現代史》、專業選修課《歷史與人物》,讓他“最有成就感”的是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文化素質公選課《中華文化(歷史篇)》和《百年風流:近代中國人物漫談》。
今年11月,周鼎獲川大第六屆本科教學優秀獎“二等獎”。來自四川大學本科教務辦的一則報道曾評價,“他深受全校學生歡迎,選課人數差不多能把系統給搞崩潰掉。”
在四川大學貼吧等處,有學生評價周鼎的《百年風流人物漫談》稱,“比百家講壇還有意思。”一名從大一到大三都去旁聽《中華文化》的學生則評價,每學期的主題都不一樣。
周鼎向南都記者坦承,《中華文化》一周只有三個學時,但他為此要準備三周。12月中旬,周鼎榮獲“四川大學2014年唐立新教學名師獎”———該獎旨在“鼓勵長期承擔本科教學工作、學生評價優秀的教師”。
不過,他最終選擇告別公選課講臺。周鼎稱,盡管他講的公選課受歡迎、校領導也很認可,“但一心上好課在高校里面沒用,一沒科研經費,二沒職稱,我還是教師群體里的非主流。”
川大學生表達惋惜
周鼎告訴南都記者,自己任教以來一心想上好課、做好本職,不想費心寫論文評職稱,迄今只寫了一本半書、發表了四五篇論文。今年,所在學院強烈推薦其為副教授,走學校專門為公共課教師特意開辟的綠色通道,但因工作年限和工作量等硬指標,還是沒能過關。周鼎說,此前他多年未參加職稱評審,因自知科研成果和論文數量不達標,這次在意料中落選,“看透看明白了,進而反思整個機制,寫了‘自白書’。”
“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周鼎向南都記者感嘆,八年來一直以為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課,但如今教學似乎成了副業。“校方也更看重論文發表數量和科研成果,有些比我年輕的都當上了副教授。”
“最牛逼的教師是擁有最多科研經費的人,而不是擁有最多聽眾的人。”周鼎透露,他此前從不申請科研經費,而學校為照顧青年教師,批給他一項3萬元的科研經費,而在他看來更像是一種補貼。
對此,周鼎亦在“自白書”當中吐槽,“高校教師的主要工作是申報課題,報賬,報賬,還是報賬”。
這篇“自白書”昨日掀起包括川大學生在內的網友的廣泛討論,“上課從來都是地上坐滿”、“川大需要你”、“愿用其它掛科再換一節旁聽”等言論,在川大學生朋友圈中刷屏。截至發稿,川大校方尚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