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毫無先兆,深圳市政府昨日下午17點40分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2014年12月29日18時實施限牌政策,小汽車牌照指標每年暫定10萬個,按月分配。其中,2萬個指標只針對電動小汽車,采取搖號;8萬個普通小汽車指標,搖號和競價各占一半。另外,深圳公布「限外」方案,主城四區高峰時段將禁止外地客車通行。學者認為,城市配套跟不上汽車增速,導致交通嚴重擁堵,限牌屬無奈之舉。而深圳不會是最后一個,限牌可能在其他城市相繼實施。
抑制8成購車需求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陳惠港表示,全市小汽車增量指標暫定每年10萬個,視道路承載能力、大氣環境保護需要等適時調整,這一政策即日18時起施行,有效期五年。自29日18時起,單位和個人購置小汽車、小汽車過戶、非本市小汽車轉入本市的,應按規定申請取得本市小汽車指標證明文件。同時,自29日18時起,深圳全市暫停辦理小汽車的註冊、轉移及轉入本市的變更登記,暫停期限不超過25天。此前已簽訂車輛銷售合同的小汽車不受暫停限制。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長徐煒還在發布會上公布了「限外」方案:12月30日至2015年5月30日,除前往深圳各口岸的外地客車外,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四個行政區域內的其他道路,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7時-9時,17時30分-19時30分)禁止非本市核發機動車號牌的載客汽車通行,港澳號牌車輛不受該限行措施限制。徐煒說:「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第一個月內為政策緩沖期,對違反禁行規定的機動車只做警告處理。緩沖期后由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有關規定處理。」根據深圳新聞網的即時調查,有57%的市民認為有必要實施限購,但也有42%認為沒有必要。調查顯示,有29%的人認為限牌增加政府收入,32%認為增加權力尋租空間,另有36%市民認為限牌可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空氣污染。此外,有超過七成的人認為購車成本大大增加,購車慾望降低。有三成民眾亦「憤怒」表示本來打算買車,限購之后就不買了。粗略估算,這一「限牌」政策可能抑制高達八成的購車需求。按深圳市政府公開的統計數據,2014年深圳新增機動車約55萬輛。以此推算,假設2015年新增機動車本來有望達到60萬輛且小汽車約占80%,即明年小汽車購買需求約為50萬輛,那麼就有40萬輛的需求受制於限購政策。
學者:限牌實屬無奈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認為,限牌是中國大型城市發展的正常表現,表達同樣觀點的還有亞市副總經理嚴景輝,嚴景輝說:「這是因為汽車增速太快,相關配套設施、能源等方面都跟不上。」據了解,深圳宣布施行汽車限購政策,由此成為繼北上廣和貴陽、石家莊、天津、杭州之后,第八個施行汽車限購政策的城市。很多人都表示深圳不會是最后一個。嚴景輝認為,將有更多一線、省會城市進入限購名單,這將成為大型城市發展的趨勢。徐長明認為限購短期內會對消費有刺激效果,對自主品牌的消極影響更大。
「每一次的大城市限購對於自主品牌而言都是一個傷害,加速自主品牌在一線城市市場下滑的步伐」,國內某自主品牌接受鳳凰汽車采訪時表示感慨:「限購政策的實施看似能夠創建短期市場的繁榮,但對於自主品牌的發展是飲鴆止渴。」汽車自由撰稿人丁華杰認為,對於整車企業來講,限牌對於產能、規劃、運營沖擊性較大,特別是自主汽車企業,輕的營銷業績年報,重的甚至經營困難。另一方面,一個限制的車市,無論是技術、車型選擇都會帶來限制,所以汽車行業應該聯合起來努力給予抵制。此前就有報道顯示,由於經營汽車專賣店的成本比較高,北京限牌后,在總計72個品牌、519家(含二網)經銷商中,倒閉的經銷店共計33家。廣州在限牌后一個多月,就有近2成4S店倒閉,半年后更是有近7成的汽車二級經銷商和三成左右的4S店倒閉關門。
比亞迪或受惠最大
不過,有汽車行業人士主持,這項限購中有一項與眾不同,即「2萬個指標只針對電動小汽車,采取搖號」,占據了20%的比例,為目前所有限購城市中的最高值。作為一直主打科技創新的城市,深圳給新能源車進行了又一次支持和推動。有業內人士認為,此項政策最大的受惠者就是比亞迪,占據20%比例的未來深圳汽車增長量來源於電動汽車。根據深圳上半年汽車增長量約為22萬輛的趨勢推算,除去這幾年關於傳聞引起的搶牌因素,保守預計深圳實際剛需的上牌量在月均2萬輛左右,而搖號之后每月上牌量僅為6000輛,在只考慮剛需的情況下,普通汽車實際中簽率不到四分之一,未來實際的搖號率將更低,將吸引更多人開始關注另外的「2萬個」市場。
官方解釋為何限牌
機動車增長迅猛
截至12月20日,深圳市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14萬輛,每公里道路機動車約500輛,車輛密度全國第一。僅2013、2014兩年,深圳新增機動車近100萬輛,相當於香港機動車總量的1.5倍。
擁堵形勢嚴峻
據監測,深圳市中心城區晚高峰擁堵時長從2012年的38分鐘上升至2014年的55分鐘。原特區晚高峰期間,南海大道(工業七路-東濱路)、深南路(華富-上步)車速下降至10公里/小時,原特區外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也持續加劇,梅林、布吉、南頭等關口瓶頸交通壓力進一步加大。
尾氣污染嚴重
據測算,目前機動車尾氣排放占深圳PM2.5本地排放源的41%,已形成主要大氣污染源,成為導致灰霾天氣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和市民生活質量。
停車難問題突出
隨著機動車總量的快速攀升,停車位缺口不斷加大。據統計,目前深圳市停車位總計約104萬個,相比314萬的機動車總量,缺口達三分之二。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極為嚴重,擠占消防通道、行車道、人行道、綠化帶等公共空間,極大影響了消防安全、道路暢通、交通秩序和市容環境。
經濟手段調控措施無法推行
深圳市此前提出了擬徵收路外停車場停車調節費調節交通出行、緩解交通擁堵的思路和措施。但市民對此存在較大爭議,且近期國家有關部門下發文件,對未列入國家、省兩級目錄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拒絕繳納。因此,路外停車場停車調節費等經濟手段目前無法推行。
遏制小汽車增長是治堵當務之急
按照現有態勢,未來2年深圳市機動車還將新增約100萬輛,到2016年底機動車保有量將超過400萬輛。據測算,屆時中心城區晚高峰擁堵時長將從2014年的55分鐘拉長至92分鐘。占比80%以上的小汽車擠占有限的城市空間資源。現階段亟需采取增量調控措施控制小汽車增長,為采取綜合措施治理交通擁堵贏得時間和空間。
4S店里買車如買菜
深圳機動車保有量大,早晚高峰擁堵情況常見,限牌的消息則討論已久。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負責人曾表示,「如果深圳出臺這樣的政策,一定會廣泛聽取意見,絕對不會搞突然襲擊」。不久之前,黃敏還在首屆北上廣深交通會議上明確表態,深圳不會學習北上廣。不過,深圳汽車限購政策從昨日下午16時左右消息傳出到18時政策落地,只有短短不足兩個小時的時間,網友大呼「根本來不及反應。」一名深圳官微的工作人員說,「太突然了,連我們都懵了。」隨后他開始向深圳市交委求證,然后在微信群內發布,「基本核實」。
官方出警避免囤牌
深圳當地的汽車經銷商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貼出了告示:「所有車型全部恢復原價銷售,如有議價,請明年參與搖號拍牌。」很多汽車經銷商店內尚未出現人滿為患,排大隊購車的情況。為了避免汽車經銷商趕在限購借點突擊銷售,深圳上萬警力進駐4S店,現場要求立即停止接待客戶,封鎖POS機,稅控機,無法銷售,無法開票。網友大呼深圳速度真是杠杠的,一位沒有買到車的顧客說:「這樣突然限購太粗暴了。」執法人員表示,「今天來到這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現場的購買秩序,防止出現消費者哄搶和4S店違規加價的現象。」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錶示這不代表當地政府無能,而是心發生市民恐慌性采購、大量囤牌,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寰球汽車傳媒總出版人吳迎秋表現得有點無奈,「是不是應該多一些思考,除了限購,還有沒有別的方式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眾說紛紜
限牌不能太任性
中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黃莉凌:從民法、物權法角度來看,公民對汽車擁有所有權,也就是擁有對於汽車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限行常態化后,汽車的使用權受到影響,這實際上已經使得全價購買的汽車在使用時被強制性「貶值」,構成了對公民財產權利的一種侵犯。(注:十八屆四中全會說,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
政府又伸手
@平凡K2:無論在法治精神還是市場開放方面,深圳都走在全國前列,而這次限牌政策卻又反映了政府用行政手段插手市場經濟。更何況,此前實行限牌的城市,目前看來并未收到治堵效果,可見用行政手段來直接干預汽車市場的發展并不具有可持續性,盲目限牌并非良策。而深圳步后塵不但引發市民質疑,也給深圳市場開放和法治先進城市減分。
「順手」選擇
經濟學者薛兆豐:懂得馬路并非「公共品」的人,人群中占不到萬分之一,而征收擁堵費、提高停車費或拍賣車牌等收費行為,不僅要經過更加繁冗的立法程序,還容易被人民正義地否決。限購可能真是順手而符合人民認識水平的選擇。(注:靠譜治堵措施排行:1、開車上路是天賦權利;2、遷都;3、重新規劃;4、簡政放權;5、限購;6、限行;7、大幅提高停車費;8、對繁忙時段的路段徵收擁堵費。)
換取治理時間
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以限購來治堵的辦法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即使立刻停購,現有的車量造成的擁堵依然存在,何況限購政策下汽車保有輛還會逐步增加。而一些城市之所以實行限購,也是為了用限購來爭取治理的時間,同時發展智能化交通,提高公共利用率、控制老城區改造、加強基本設施建設。
不妨學習香港經驗
評論員予墨:汽車限購之於交通治堵,只是一劑緩和得要。緩解現狀,政府要做的有兩點,第一是不斷加強交通設施建設,第二是為民眾提供更多便捷而舒適的出行選擇。香港和澳門的治理模式和手段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注:在香港,即使政府沒限牌,全港汽車加起來才50-60萬輛。一是公共交通系統發達,二是養車成本高。據悉,普通停車位每月停車費4000元,油價17元/升,洗車約150元/次……各種的成本,讓不少人不願意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