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履職兩年,王岐山的調研足跡

2014-12-30
来源:廉政瞭望

  原標題:履職兩年,王岐山的調研足跡

  廉政瞭望記者梳理發現,履職兩年來,媒體公開報道了王岐山至少10次調研經曆。“王式調研”呈現出調研主題重大鮮明;講話針對性、前瞻性強;每到一處必“問計於民”;注重傳承傳統與廉政文化四大特征。

  履職兩年,王岐山的調研足跡

  文_本刊記者李天銳

  11月15日,王岐山低調現身安徽桐城“六尺巷”。這個暫並未被官方媒體公開報道的行程,引發了外界熱議。而這一天,距王岐山就任中央紀委書記剛好滿兩周年。

  履新兩年來,與在“打虎”及紀檢體制改革上動作頻頻相比,公開報道中王岐山外出調研和出席活動的次數,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並不算太多。但廉政瞭望記者梳理發現,兩年來王岐山每次調研主題,都與當時即將出台或正引向深入的重大決策緊密相關,頗有針對性。每次調研前後,都在當地和全國引發強烈反響。

  調研路線圖

  廉政瞭望記者統計公開報道發現,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來,王岐山至少有10次調研經曆。除了2013年9月調研中央紀委網站,2014年4月造訪中直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是在京以外,其餘7次都到了地方。

  自2013年7月到黑龍江指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起,王岐山開啟了履新後的第一次地方調研。此後,他調研的路線圖是:天津、湖北、山東、山東(兩次均主要為指導該省蒙陰縣群教活動)、內蒙古、安徽。下地調研的時間多為2~3天。

  有專家告訴記者,王岐山調研的主題均十分重大,針對性強,且每次各有側重,之前顯然經過了反複醞釀。

  如在黑龍江和在山東蒙陰指導群教活動時,他著重指出糾“四風”沒有終點;在中直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調研,他對與會的部委黨組(黨委)“一把手”喊話:“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在內蒙古,王岐山則圍繞巡視工作做部署。

  廉政瞭望記者注意到,當電視新聞播到“對巡視發現的問題線索要深入分析研判……該查處的查處”期間,畫面上的王岐山表情凝重,並連敲兩下桌。

  調研選擇的時間節點頗有深意,關注點和要求具有前瞻性,也是“王式調研”的一大特色。如距2013年中秋節前兩周,王岐山到天津考察市場、社區,重申“嚴禁公款送禮”。同年11月下旬,開完十八屆三中全會不久的他就到湖北,為貫徹全會精神、籌備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展開調研。

  此外,一些在當時頗具前瞻性的要求,如“探索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全面派駐紀檢機構”,“推動紀檢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中央巡視和省級巡視要上下聯動”,也分別出現在王岐山調研湖北、內蒙古時的講話中。

  就在湖北調研後1個月,“全面落實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寫入了新發布的懲防體系五年規劃。如今,這些要求正逐步落實。

  還值得一提的是,王岐山今年4月在中直機關、國家機關調研時曾指出,堅決查處那些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導幹部。不久,他在此基礎上正式提出了嚴查“四類幹部”新策。如今已運用到對違紀違法官員的查處中。

  “貪官最怕曝光”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王岐山調研時“問計於民”的細節同樣讓人感興趣。廉政瞭望記者注意到,履新後每次到地方,他都少不了和群眾互動。

  “看老爹老娘不能拿公款,自己掏腰包買,那才是真的孝順。”去年9月,王岐山到天津食品街調研時,拿起一盒包裝考究的大麻花,對周圍的顧客說。今年5月到山東臨沂某商城,他拎起啞鈴試臂力,“一連舉了三下”,有媒體解讀為“打鐵還需自身硬”。

  調研中,來自民間的智慧,也得到王岐山的共鳴。在天津與王岐山座談的作家馮驥才回憶:“我從重塑節日的精神談起,再談到‘四風’有回潮的可能,提出解決它需要有效、長期的監督機制。”這番話後來被中央紀委官網登出,馮還接受了該網專訪。

  “事實上,王岐山調研過的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就是他提議創辦。網站整合了信息公開,信訪舉報、邀網民曬四風等功能,也契合了他提出的‘貪官最怕曝光’,發動群眾監督的思想。中央紀委領導做客網站,也是問計於民的體現。”國家行政學院一名專家告訴廉政瞭望記者。

  革命傳統與廉政文化的傳承,亦是王岐山調研中關注重點。不少人還能記起,在湖北武漢調研時,王岐山來到“10名監察委員8人犧牲,無一叛徒”的中央監察委員會舊址瞻仰,稱其為“尋根”,並透露“我一上任就看了(講述這段曆史的電影)《忠誠與背叛》”。

  類似的例子不少。如在山東蒙陰,他參觀了孟良崮紀念館,會見老戰士、支前代表等,還前往該縣後裏村看望建國前入黨的老黨員張夫蘭。

  王岐山一向重視廉政文化。他曾推薦《大清相國》一書,該書寫的是康熙年間名臣陳廷敬的故事。由此看來,他造訪安徽桐城“六尺巷”並不意外——以一首打油詩,促使陷入宅基糾紛的老家人和對方“各讓三尺”的張英,正與陳廷敬同朝為官。

  此次調研後兩天,中央紀委網站“學思踐悟”欄目刊出《讓人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啟示》,贊揚張英用權先修身,父子為官清正,被認為是對官員的提醒,與此前引熱議的“家族式腐敗”形成強烈反差。另據透露,該欄目“語言上、口吻上王式風格很濃”。

  王岐山調研前,有老虎出沒!

  對落實王岐山調研時的要求,各地都很積極。有的行動,從王岐山調研當天就開始了。

  原來,今年7月4日王岐山在內蒙古召開巡視工作座談會同時,人民日報披露了此前“大排量越野車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牧區遮擋號牌、采風‘拍馬’”事件,央視此後報道,車隊中包含3輛公車,使用者包括自治區政協前副主席等3人。

  就此,內蒙古黨政主要領導、紀委書記等“立即開會研究,由紀委組成調查組徹查,發現違紀問題嚴格處理”。

  某種程度上,調研意味著給力、加壓。王岐山就落實“兩個責任”造訪後,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及各自紀工委馬上行動,如前者整治“節日病”,召開辦案工作會,提出要加大對局級幹部的監督;後者建立巡視制度,並點名通報3起幹部因醉駕被開除黨籍案件等。

  這種壓力傳導,在地方層面同樣明顯。2013年11月,王岐山到湖北調研。4天後,該省副省長郭有明即被查。據報道,自此,當地紀檢機關通報的湖北落馬官員人數顯著增加。

  而王岐山到山東後,今年1至5月,該省查辦涉及廳級幹部案件17件、縣處級幹部案件196件。全省紀檢機關立案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4.8%。公開報道稱,該省“把查案特別是大案要案擺在核心位置”。

  到中央紀委官網考察時,王岐山曾提出“八字要求”:“嚴肅、准確、及時、權威”。有評論認為,1年多來,網站影響公眾的,不僅是其首發的“老虎”落馬消息,與網民的互動,還有對倪發科等貪官的生動剖析,刊登廉政漫畫、請二月河、陳忠實等作家談反腐與文化,這使得受教育者從黨政機關內部擴展到更廣層面。

  在今年8月為政協委員做報告時,王岐山曾自曝,自己的信條是從嚴治黨。盡管反腐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但機關算盡的“老虎”終將插翅難逃。

  就在王岐山去年7月7日調研黑龍江,指出“四風”已嚴重威脅黨的肌體健康前3天,時任國資委主任的蔣潔敏亦“空降”黑龍江,在中石油副總經理王永春陪同下到大慶油田“視察”。此後不到兩個月,王永春、蔣潔敏兩“老虎”相繼落馬。

  另一條新聞,則可體現群眾對反貪腐、樹新風的擁戴。當地人士告訴廉政瞭望記者,王岐山視察山東臨沂時到過的“舉啞鈴”文化用品店,如今已成為該商城熱鬧的所在。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