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環球時報:求是網點名賀衛方不能等同反右重演

2015-01-30
来源:環球網

  陳丹青、賀衛方(資料圖)

  核心提示:1月24日,求是網刊發評論,題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難在哪裏?》。文章指出,抹黑中國正成為當下某些人的時尚追尋,一些教師運用他們手中的知識權力影響青年人,不斷地抹黑中國,文章點名了賀衛方、陳丹青兩人,稱“賀衛方在微博中大談憲政,陳丹青在其微信公眾帳號以《大家別去美國!一個愚蠢而落後的國家》為題,內容卻是對美國的過度美化,誘導效果可見一斑。”對此,《環球時報》發表社評。

  原標題:社評:求是網點名賀衛方是“信號”嗎

  《求是》雜志下屬的求是網日前點了賀衛方、陳丹青的名,一些自由派人士看上去很擔心這是一個“信號”,因而聯手通過網絡進行反擊。如今被“官媒”“官網”點名被一些人當成“榮耀”,一些人則為此不安。有的人二者兼而有之。

  “官媒”“官網”點名聲討自由派的知名人士,這是否真的意味著被點名的人將會“倒黴”?開始時挺像,後來被點名的人多了,又不那么像了。如今的“官媒”“官網”已與過去不同,未必都是官方的聲音,只有黨報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才有那樣的分量。很多“官媒”“官網”做了面向市場的自我改造,也開始重視“抓眼球”,發聲尺度尚無明確的新標准。

  賀衛方等人在輿論場很活躍,他們反過來被媒體點名批評,按說這是他們應當承受的。哪有只能他們搞批評,自己卻誰都惹不得的道理?

  一些賀衛方的支持者認為求是網“很惡毒”,並且對批評賀、陳的文章作者徐嵐搞“人肉搜索”般的攻擊,很難說這種情況下徐的處境比賀、陳更輕松。

  問題的焦點之一在於,求是網點賀、陳的名,有人把它同“反右”時代的輿論特征進行比較。這讓一些政治傾向與賀未必一致的人也有所擔心。

  對此需冷靜分析。我們認為,“反右”不可能在中國重演。一旦有這樣的苗頭,主流輿論斷不會支持。“反右”和“文革”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傷害太深了,它們留下的記憶刻骨銘心。

  賀衛方等人如果只發表一些“錯誤言論”,他們大可不必有聯想到“反右”的焦慮。他們需要為其言論負責,這種責任所對應的是高校管理規章和相關法律。

  目前高校正在抓宣傳思想工作,確保高校講壇不成為宣揚西方價值觀的舞台受到重視。這種情況下賀衛方等人的言論能否在高校平台上繼續張揚?這是個疑問。

  圍繞這個問題存在不確定性,大概是真實的。客觀說,如果賀衛方等人在“憲政”等問題上堅持自己的觀點,以過去那樣的調子談中共曆史和中國政治的話,尤其是如果把這樣的價值觀帶到大學的講堂上去,那么他們的言論空間受到約束是難以避免的。這符合中國現行政治的邏輯。

  如果把堅持西方價值觀的政治主張看得高於一切,那么失去大學教授職位或許算不上是了不起的損失。在美國的大學裏宣揚某些極端政見,大概也待不下去。這是一種選擇,某些後果在選擇的當初就不難預期。

  當然,中國的大學裏仍有一些與賀衛方同樣價值觀的堅持者,是否應允許他們繼續保持在那裏的講壇,這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選擇。這個選擇看來並非快刀斬亂麻的性質,個別“官網”點了賀衛方等人的名,不能被解讀為事情已經確定。

  如今一些隸屬官媒的網絡發布平台成為輿論猜測“上頭意思”的神秘窗口。必須指出,這種猜測經常過了頭,搞得信息發布者也無可奈何。“猜測滿天飛”顯然不是一個社會應倡導的現象,神秘主義成為不了透明社會的好夥伴。

  賀衛方等人撞上了輿論及高校領域的新一輪治理,他們的處境有點微妙,這是明擺著的。但這種微妙的幅度究竟有多大,又有著一定的透明性。求是網點名批評他們,不意味著在這種微妙和透明之間給出額外的信息量。

  國家在改革,社會在變化,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對於這些變動的態度,並進而選擇社會反過來對待他的方式。這當中的邏輯性很強,熱衷政治的人對此尤其應當清楚。

  早前報道:

  求是網刊文批有高校教師抹黑中國 點名賀衛方陳丹青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將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切實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引導管理,做大做強正面宣傳,管好導向、管好陣地、管好隊伍,堅決抵禦敵對勢力滲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自去年11月14日遼寧日報發表了題為《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的公開信,批評一些高校教師把大學講台當做情緒宣泄的舞台,把中國當成負面典型的案例庫,“呲必中國”這個陌生詞彙開始在互聯網上火速傳播。盡管有人對遼寧日報的監聽行為是否符合倫理提出質疑,但是這場論戰的確引起了更多人對高校意識形態問題的關注和思索。

  “呲必中國”究竟是不是當今高校普遍存在的現象?它是否已經嚴重到了必須要整治的程度?高校教師的言論自由要如何保障?這是當前輿論場上爭議較大的幾個問題。前不久香港著名演員趙雅芝天安門前為國驕傲的微博招來一些網民的謾罵,不難看出,的確有那么一些人是把抹黑中國當成時尚的,無論真相如何,他們永遠站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對立面。這種社會心態的產生,與高校教育不可說毫無關聯,我們都知道,教師不同於一般的職業,他們運用手中的知識權力,足以影響整整一代青年人,而這些人,本該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希望。

  環球時報21日發表社評文章《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是難啃的硬骨頭》,在筆者看來,要守護高校這塊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至少有三塊硬骨頭要啃。

  高校教師的哪些言論觸犯了意識形態的“底線”?如果不能從制度上建立這樣一個標准,越界的言論就會繼續在高校、在媒體、在互聯網上肆意傳播。目前互聯網上各種觀點爭鋒激烈,有人認為這是網絡空間自由開放的必然結果,但是也必須警惕亂戴帽子、亂貼標簽的輿論暴力行為。什么樣的言論是“越界”的,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對立的?是不是只要將中國作為負面案例就理所應該遭到炮轟?是不是只要批評中國就違背了中央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要求?批評和抹黑的邊界到底是什么?這些問題不解決,就必然會導致輿論場上亂成一鍋粥、站隊不站對的現象泛濫,不利於多方思想的交流。尤其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抗拒西方思想文化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事情,那么高校教師應該堅守的政治和道德底線究竟是什么,都應該有明確的界定。拒絕抹黑的同時必須允許適當、理性的批評,才能促進當今社會的進步,從而贏得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對黨委政府的擁護。《意見》已將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放到一個極端重要的位置,近日也有不少教師感受到了壓力,甚至有人開始刪除微博上的不當言論,但是要想真正肅清高校的負能量,還需要更加細化的規則,讓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敢抹黑,不能抹黑,不易抹黑。

  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不能止於課堂。高校教師通過微博、微信傳播西化思想已經不是個例,高校教師不同於普通民眾,他們獨特的思想和崇高的社會地位很容易在互聯網上形成一定的影響力,甚至有網民將這種“大膽”錯誤地理解為“敢言”。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跨越了高校,影響的是六億多互聯網用戶。賀衛方在微博中大談憲政,陳丹青在其微信公眾帳號以《大家別去美國!一個愚蠢而落後的國家》為題,內容卻是對美國的過度美化,誘導效果可見一斑。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任重而道遠,必須不留死角,高校教師應該成為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主力。

  如何提高教師和學生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如何讓學生不再對負面新聞情有獨鍾?如何讓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再只是一些僵化的理論?正像環球時報所指出的那樣,宣傳思想工作如果只是被機械地、應付檢查式地推廣,那么到頭來就是或者沒什么效果,或者搞出相反的效果。筆者時常聽到有人將“宣傳”和“形式主義”聯系到一起,這提醒我們,掌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必須創新宣傳方式,運用互聯網思維,讓正能量變得生動起來。就拿近日張萬年逝世來說,在大眾娛樂時代,網民的關注點被娛樂明星吸引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對政治人物過於僵硬的宣傳方式同樣值得反思。多數老百姓對於領導人只存在一個輪廓式的印象,而沒有深入的了解,這與我們國家淡化對政治領袖的生活報道大有關聯。媒體對歌手的私人生活肆意添加情感色彩,卻對領袖的生活避而不談。直到張萬年逝世,多數百姓仍然不了解這個令中央領導人沉重悲痛的將軍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沒有了解,紀念就可能淪為一種形式。

  《意見》不只是一道行政命令,而要讓它內化為教師內心的價值標尺。主流價值觀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上的一行行勒令教師講授、學生背誦的語句,而要讓它變成可以印刻在每個人心裏的鮮活形象,讓每個人能夠心甘情願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筆者相信,“呲必中國”之亂象終會根除,而“教育正是一切社會裏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作者單位:寧波市委宣傳部)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