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的图书行业每年出版书籍数十万种,如何做好图书营销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书名更是成败的关键一环。一个别致而印象深刻的书名,能最大程度上激起读者的阅读购买欲望。近日,豆瓣上有一则“书名为什么这么长:当代中文书名大赏”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更有出版社在微信微博上公开评选“最雷”书名。
记者看到,这些书名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有些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正值年末,在各大机构蜂拥评选年度图书的浪潮下,记者也专门将这些“奇葩书名”梳理了一下,可以看到,有些书借助书名成功吸引读者注意,但一味的营销过度也引发了读者的不满。
书名为什么这么长
按照网络时代的惯例,帖子标题一定要长,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如今这股风也吹到了图书界。在帖子中列了200多种图书,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超长书名,例如《你要爱上自己,给她饭吃,给她水喝,给她情书》、《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世界》、《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他像鸡一样给你下蛋》、《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彬彬有礼地离开吧,不要和地球人谈恋爱》,能把这种动辄就有一二十个字的书名完整的印在封面上,让人对美编的排版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来看书的内容,你看着书名像网文,但作者还是大有来头,比如《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他像鸡一样给你下蛋》的作者陈彤,就是知名编剧,曾经写过《新结婚时代》、《离婚律师》、《马文的战争》、《你是我爱人》、《妯娌的三国时代》等多部大热影视剧的剧本。看过这些电视剧,你大概也能明白这书名倒也是符合她的风格的,比喻对于她,简直是信手拈来,在书里,她把婚姻比喻成股市,把男人比喻成藏獒,把男女关系比喻成“猫和仓鼠”,或者是“刀与鞘”,俯拾可见。
无厘头书名让人目瞪口呆
如果你觉得上述的书名已经足够无厘头,那么看到《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以及《我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这样的书名只会让人想起另一本书《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然后安慰自己《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严肃的亏》。
还有一些书,被读者誉为“都在渲染‘单身可怕’、‘剩女愁嫁’的气氛”,比如《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前者是一本推理小说,还曾获得第六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据作者孙未介绍,该书原名为《瓶中人》,出版社的小伙伴们一致认为,为了讨读者朋友的喜欢,应该改一个更有趣的书名。记者阅读本书后发现,小说中确是由几位单身已久的“大龄剩女”被杀事件为起因的悬疑推理故事,相比而言,现书名确实比原名更为吸引人,也算未脱离内容。
然而,有些书名则让人根本看不懂要说什么。比如《云像没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长颈鹿》、《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最孤独的冰箱和有故事的远方》、《从矫情小公主到欢乐老母鸡》。还有些特别悚人的,《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所有的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我的朋友都死了》、《“杀死”老板的101种方法》。
雷同书名傻傻分不清
网络时代的另一特点就是:雷同。图书界这事也不少,于是除了内容,也见到了许多名字雷同的书,至于这属于“撞名”还是“雷同”?还真是说不清楚。比如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我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以及九州出版社的《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不知道这几家出版社的编辑们是不是同时感应到了世界的温柔?
还有《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还有《我还是相信爱情吧,万一遇见了呢?》都是一个句式,前者是网络知名漫画家郭斯特的漫画集,而后者是《山楂树之恋》的作者艾米的长篇小说,总觉得两者书名这么像,文风却如此不同,直到记者看到了《马云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才知道这可真是万用句式,适用于漫画、小说以及经管励志各类图书。
此外,《愿你的选择配得上你的苦》和《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当真让读者辨别得好苦。
书名营销不宜过度
如今,书名要长似乎已成了营销的惯例,此前记者采访蒋方舟时她就曾提到新书本想用一个简单的名字,但出版社建议长名字会有助销量,便将书名定为《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了开头》。一个紧扣内容又别致的书名当时是好的营销策略,比如《太阳系三环到四环搬迁纪要》作为一本科普书籍,这个名字显然让读者感到轻松和有趣。但是一味地追求字数多、别出心裁,反而适得其反。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这些“奇葩”书名,大部分读者都认为“十分雷人”,还有读者表示“书名字的长度与内容的精彩程度呈反比,越是快餐流行书就越是如此。”有些网友则直言“逗号都进书名了,写手初中文凭吗?你国严肃文学完了。”
而严肃的纪实图书,如果也使用一些含混不清的长书名,则会伤害到图书的真正价值,比如《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一书,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近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这本书正是一部关于切尔诺贝利的口语叙述的历史。对于这样一本书,这个标题显然不太合适,有读者批评道:“因为那个耸动而廉价的封面,看上去就像是一本随处可见的不入流的地摊读物。我当然能够理解出版社那方面的考量。但无论如何,一本如此美妙的书,居然会被配上这样一个毫不相称的封面,这恐怕不会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深圳商报记者谢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