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0

文化遺產對新絲路的促進作用

2015-02-1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時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偉大戰略構想,這一倡議不僅是要復興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而且要為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各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是實現中國夢的一項重大舉措。

  文化遺產助推新絲路發展

  新絲綢之路建設、發展需要大智慧、大氣魄,需要各個方面、各領域的共同發展和支撐。去年6月22日在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載入《世界遺產名錄》。甘肅省有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瓜州鎖陽城遺址、敦煌懸泉置遺址和玉門關遺址5處遺產點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加上1987年中國第一次申遺成功的敦煌莫高窟和嘉峪關關城,甘肅省已有7處世界文化遺產。如此眾多、如此高等級的文化遺產必將對新絲綢之路建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在申遺過程中凸顯文物價值

  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走過了20多年的艱辛歷程,從最初的一地一市各自為戰,單獨申報一處文物景點或自然景觀,到全國統一行動,再到同中亞五國聯合申遺,最后以中、哈、吉三國申報整個絲綢之路部分路段成功,我們付出了艱辛,學到了理念,打下了基礎,使我們的文化遺產享有了應有的尊嚴和地位。

  世界文化遺產的準入門檻非常之高,它要求遺產對象必須具備真實性和完整性;具備為人類社會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普遍價值和意義;保護管理理念和水平要與國際水平同等;要對文物本體實行有效的保護措施,要實現最小限度的人為干預等等。而中國的絕大部分文物資源都是在落后的經濟條件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環境中保存下來的。相當多的重要文物由於經費的原因、人才技術的原因及陳舊的管理理念等因素,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首先擴大了對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研究,把更多反映人類社會進程的各類文化遺產價值進行全面梳理,讓世人更好地了解文化遺產為我們創造的價值。其次,申報文化遺產的過程,是一次文物得到有效保護的時機。若想使文物景點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就要依據國際文物保護準則,對文物本體進行合理的、高技術含量的修繕保護,就要使它的存在環境得到優化。

  把在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發揮過重大作用的各類文化遺產列入保護之列,受到重視和尊重,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最新潮流和大趨勢。文物在申遺過程中,文物本體得到了有效保護,文物及周邊環境得到了改善,凸顯了文物的價值,它的終極目的就是有效利用,在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中發揮最大作用。第一責任是教育人、鼓舞人。絲綢之路是一種精神,每處文物景點都承載著一段輝煌而感人的歷史,它可以是為了家國安寧在大漠邊關的征戰與守望者的英雄史詩,可以是璀璨佛教文化和東西方文明的載體,承載著傳播與弘揚精神。第二任務是昭示和借鑒。嘉峪關關城的修建經過了160多年,是長城沿線規模最宏大、保護最完整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麥積山石窟更不待言,它們的規模品級都是世人所敬仰的。正是有了這些令我們自豪和驕傲的文化遺產,甘肅省謀劃出了「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壯舉。

  第三作用是帶動與發展。當下旅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不僅一些發達國家的旅游業方興未艾,中國民眾更是掀起了旅游熱潮。國際國內的旅游者出行旅游為了節省時間一般都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最佳的黃金旅游路線,一是選擇世界文化遺產地來觀光。

  物華天寶,得天獨厚,世界文化遺產以其特殊的內涵與魅力,創造了古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輝煌,把寶貴的文化遺產進行高標準、高水平的保護與研究使之得以有效傳承。在實現中國夢的大時代,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世界文化遺產必將產生巨大的正能量,發揮更大的促進作用。(作者:楊惠福 為甘肅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