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正常飲食,應當酸、苦、甘、辛、鹹五味平衡攝入,以「味和」為要。五味只能平和、而不能口味太重。用《內經》的話來說,就是要「謹和五味」。
如果五味平和地攝入,則五味能化生陰精陽氣,滋養五臟氣血;反之,則陽虛陰虧,氣血衰少。
另外一方面,五味進入體內之后,各有所偏。《內經》說「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說明五味各有所主,而五臟各有所需,五味入內,據所需而供之所主,則五味調和,起到補偏救弊、補養五臟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谷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然而,現實生活中,五味偏嗜者不少,這樣會偏助某一臟,使該臟功能的偏盛偏衰,進而影響五臟的生克制化關系,導致種種疾病的產生。「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葛洪釋義為「酸多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鹹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過食酸辛易患胃腸病,過食鹹味易患高血壓病、腎臟病等,理一致也。
細心觀察發現,五味過偏還容易引起或者加重體質的偏頗。如過食偏鹹容易導致痰濕體質。唐代大醫孫思邈對此有一段精辟的論述:「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多。飢食過多則結積,渴飲過多則痰癖也」。
說到喝水,現在提倡多喝水,本無厚非。但有人把經念歪了,一是不渴而強飲之、二是一次喝得太多,不論渴之與否,堪稱「牛飲」。古人怎麼喝水的?南宋張杲提出「雖盛夏冒暑,難為全斷飲冷,但克意少飲」;明代龔廷賢說「口渴不大飲」。總之要徐徐呷飲,讓所喝之水潤物無聲,滋生氣血。否則水液穿腸入血,未及化生變成痰飲、痰濕、濕熱。
現實中,過食甘甜、辛辣,易成痰濕、濕熱、陰虛體質。如江浙人偏吃甜食,且鹽也不少,甘鹹太過,易滋濕氣,而且易傷陽氣。偏嗜太過,容易形成痰濕、痰濕、氣虛或陽虛體質;兩湖川渝贛人都偏好辛辣,但長期過辣之后,容易催生或者加重濕熱和陰虛體質。
元代朱丹溪說「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不是沒有根據的。張仲景說食要「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一個「節」字表達了飲食清淡營養觀。總之,五味平衡清淡有利於養生;反之,五味太過、煙燻火烤、酵霉醃制、口味過重等,則不利於養生。
零食不可代正餐
還要指出的是,有些朋友零食不斷,甚至正餐是次,零食為主,過盡嘴癮,一天下來總數吃得還真不少。30粒花生米的熱量相當於一小碗米飯,杏仁、松仁、腰果、板粟等所含油脂甚高,難怪貪吃零食者,多是少飯人。零食多煎炸香脆者眾,脾胃里沒有主食墊底,也缺乏必要的纖維素,氣血肯定生化不足。所以過食零食的人,臉色多青黃。所以,「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韓非子》),「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更嚴重的是,多食零食打亂脾胃消化與吸收的規律,最終會傷害脾胃。喜吃零食尤其是以零食代正餐的人,在花錢爽口的同時,傷害的是身體。
脾胃勞作如人腦之辛苦,白天工作夜間休息。長期夜宵,額外地在脾胃休息時塞入一堆食物,這無異於天天讓脾胃加班加點,超勞多干,傷脾累胃,最終氣血未必隨之旺盛,反而添生更多的痰濕、瘀血、陽虛和氣虛體質,進而使糖脂尿酸升高,腦禿肚肥,體重飆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