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9

走近千年相國禪院

2015-03-09
来源:香港商報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雕像

  【香港商報網訊】大相國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是一座千年寺院。蓮花在禪道伸延,聽見佛祖在召喚。三代拜佛得真言,人生百年如雲煙,惜緣隨緣才是緣。過去現在未來佛,賦予生命長與短,佛祖呼吸已聽見。香港商報記者 香羽

  梵音海潮 虛遠淡靜

  步入汴梁古城自由路,這是條單行道。遠遠望去,深藍色的琉璃瓦式唐氏建築首先映入眼簾,其巍峨壯觀,集唐宋建築藝術之大成。突然一道微風拂過面頰,頓有一種「梵音海潮,虛遠淡靜」之覺,把大千世界的煩惱掃去,思想之壓力就像灰塵一樣,在音樂的滌盪下越變越輕直至化為灰塵,在寧靜的旋律中飄離,有一種解脫的感覺,身體陡然一輕,在不自覺中追聲而入,好像遁入了時空穿越的隧道,如同王維在禪寺描述的那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植林叟,淡笑無還期」。

  如此天籟般的梵樂,相傳是魏曹植賞游魚山,豁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深幼其心,曹植獨停良久,大有體會,乃慕其音節,結合《瑞應本起》,創作梵曲三千,流傳天下。使得梵曲在傳播實踐中獲得新生,對佛樂「改梵為秦」中國化的情形也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后世因此尊曹植為中國梵唄的創始者。

  至宋代,佛樂完全采用民間曲調,并普遍為各寺院采用,這都最終形成了中國佛樂的最基本的音韻調律,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時至今日,許多名山寶剎,仍是承襲自宋、元、明以來的佛樂曲調,只是由於地方之別,各地寺院在具體唱法上存在著不同差異。大相國寺皇家梵樂由此而生,流傳至今。

  皇家寺院 禪不勝收

  據史書記載,大相國寺建於北齊,盛於唐宋,該寺故址是戰國四君子信陵君的故宅。公元712年,唐睿宗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登山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大相國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擴建,占地達500多畝,瞎64個禪、律院,僧眾數千人,是全國佛教中心,寺內現存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金閣樓、鼓鐘樓、千手千眼觀音等殿宇古蹟,布局嚴謹,氣勢磅礡,堪稱「天下第一」。

  唐宋時期,方丈由皇帝詔旨任命,高僧大德,文人墨客,達官貪名盡皆進入其間,梵宮佛事,巡行參訪,文娛貿易交會其中,宋朝時更被任命為皇家寺院,成為天下的首剎。宋太宗、宋英宗、宋徽宗先后為寺院題額或制贊,寺內設定僧錄司,管轄全國佛教事務,四海高僧雲集於此。宋人宋白曾贊嘆全盛時期的大相國寺,「金碧輝煌、雲霞失容,千乘萬奇,流水如龍,構此大壯,宜楊頌聲,金田寶剎,萬祀千齡。」難怪吳道子、蘇軾、王安石等文化名流留足寶寺,留下千古絕唱。

  進入大相國寺山門,看到的是左右兩側的鐘鼓樓,鐘鼓聲響起,十里之外可聞其聲,成為汴梁城一道風景。鐘樓內吊著一口大銅鐘,系乾隆年間鑄造,重萬斤,是目前開封最大的一口大銅鐘。每值深秋,鐘上蒙上一層白霜,叩擊聲震數十里,無不肅然起敬,故有「相國霜鐘」之稱。

  大相國寺皇家寺院的標誌是單檐歇山頂建築,屋面蓋綠色琉璃瓦,正中有一菱形黃琉璃瓦案。在天王殿建築的正脊兩側各有一清式龍吻,下按垂脊、戧脊,脊沿挑角上有獅、馬、吼、羊、魚五琉璃走獸,這是中國古建築上的裝飾品。殿內供奉的彌勒佛是仿照布袋和尚形象鑄造的,是一件身價較高的佛像藝術品。

  鎮寺之寶神聖莊嚴

  走出天王殿,是一個寂靜、肅穆、清幽的庭院,有一個橋拱通向大雄寶殿,踩著腳下石板上的蓮花,聽著竹子隨風搖動的禪韻。禪道兩旁的放生池里開滿了蓮花,美麗而又聖潔,有個石龍坐在池中,仰天長嘯,身上灑滿了信眾的心願。突然一隻小鳥落在石龍的背上,耳語后又飛向了遠方。「仙鶴戲水踩龜背」別開生面。仙鶴踩雲環繞龜背,周邊的蓮花則高貴純潔。臺階下一個古老的鐵塔,六角三層,每一個角各含一個龍鈴鐺,隨風而動,奏響著祥和的音符,這就是大相國寺著名的寶鼎。寶鼎上下六層。暗含第一層天地同流、第二層戒香芬郁、三層永震山門、四層普薰法界、五層香煙飄渺、六層雲氣升騰之意。

  世界級國寶,八角琉璃殿供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雕像,是清代乾隆31年至33年無名氏用銀杏木雕刻而成。這尊觀音菩薩雕像,東西南北四面都同臉同手,且渾然一體,神聖莊嚴。四面共有大手24隻,有的雙手合十,有的兩手垂供,最上面的大手舉一尊阿彌陀佛過頂。小手每面兩組,各吾扇狀,碩長的手臂,密排有序,一頭燕尾隼牢牢按在觀音肩至袖口處。每面有小手256隻,四面共1024隻。每隻手心畫一隻眼睛,五指細長,神拳姿勢各不相同。千手觀音共有大小手1048隻。故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其木雕設計,機構復雜,雕工精細,排列有序,表現力極為豐富。獨特的造型風格全世界僅此一座,可謂極品,是大相國寺的鎮寺之寶。

  大雄寶殿雄偉壯觀,殿內三世佛普渡人間。我在殿內留足祝願,寫下《我是菩薩手中的那支蓮》以表情懷。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