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两会后打首虎:云南省委副書記仇和被查

2015-03-15
来源:香港商报网综合
仇和(网络图片)
  昨天仍公开露面
 
       【香港商报网讯】中纪委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而据公开报道,云南代表团昨日举行全体会议,仇和仍出席。《云南日报》头版今天进行报道。
 
       颇受争议的明星官员
 
        据新京报报道,仇和历任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江苏省副省长、云南省委副书记,昆明市委书记。主政宿迁时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让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念检讨书;推行教改,将学校推向市场变为民营;推进医改,将所有医疗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革。
  

  仇和是第10名落馬候補中委

      仇和代表,散会后请留下

  仇和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日前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此番將直接留京受查。

  3月14日下午,仇和還參加了云南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各項決議草案。仇和極有可能是今天參加完人大閉幕會議后,被中紀委人員直接帶走。

  此前,云南已有前省委書記白恩培,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副省長沈培平3名省級高官被查,另有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孔垂柱,因身染艾滋,自殺身亡。

  仇和生于1957年,仕途起步于江蘇,在宿遷主政期間,以鐵腕著稱,屬于媒體關注度較高的“明星官員”。

  2007年,仇和在江蘇省副省長任上調往云南,任省委常委并兼任昆明市委書記。2011年底,仇和升任云南省委副書記,張田欣繼任昆明市委書記。

  2014年7月,張田欣被查,因失職瀆職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私利,張田欣被開除黨籍,取消副省級待遇,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

  仇和是十八大后落馬的第10名中央候補委員。2012年,中共十八大共選出171名中央候補委員,仇和得票數倒數第二。

  此前落馬的9名候補中委分別是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大慶油田總經理王永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潘逸陽、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濟南市委書記王敏、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廣東省政協主席朱明國、蘭州軍區副政委范長秘。

  中央委員則有4人落馬,包括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楊金山、統戰部部長令計劃。 

  云南日報今日頭版仍刊登仇和參加活動新聞

  昨日下午,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云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各項決議草案和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草案建議表決稿等。

  李紀恒、陳豪、武冬立、仇和、李江、楊應楠、王樹芬、晏友瓊、王田海、張桂柏、鄭玉歆、白保興等代表參加審議。

  仇和疑涉嫌土地腐敗被查 今日上午參會后回駐地

  据财新网报道,今日上午10點,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第三次會議結束后,仇和還坐車回到了云南代表團的駐地——職工之家。

  財新記者獲悉,仇和被查一事,牽扯昆明土地城建系統的腐敗問題。

  消息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此時宣布,大部分云南代表團成員感覺有些突然。今日上午10點,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第三次會議結束后,仇和還坐車回到了云南代表團的駐地——職工之家。

  據財新記者了解,前兩天,仇和的秘書還曾與人討論,回云南后,省委常委會議等工作安排事宜。

  另有知情人士說,春節前,云南本地即有零星傳言指向了仇和將被調查。”仇和雖然隨團參加此次人大會議,但明顯看出他臉色并不好看。”

  事實+

  昆明城建爭議不斷

  2012年10月,有網友制作昆明“地道戰”視頻反諷“大拆大建”,遭到瘋傳。2013年9月6日,時任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更是在一次公開會議上,罕見提出昆明城市規劃建設的六點反思,認為昆明大拆大建等做法是對歷史文化的“毀滅性打擊”。

  其中提及,“建筑物千篇一律,滿目‘水泥森林’,幾乎看不到具有特色風貌的建筑和街區”,“ 城市管理明顯滯后于城市建設”,“ 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對昆明歷史文化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秦光榮入滇10多年來,首次對昆明提出系統性批評。而這次講話,經過“半年多的調查研究”。

  值得關注的是,仇和曾因“改善”昆明面貌被譽為“明星官員”,其接任者為張田欣,張田欣此前亦指疑涉嫌土地腐敗。在施政方面,張田欣亦繼承了“前輩”的意志——赴任10多天后,張田欣即在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提出,努力把昆明建設成為全國和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騰訊新聞綜合澎湃新聞、中新網等報道)

  仇和曾反思主動性不夠高  

  2014年12月21日至22日,云南省委常委會召開年度民主生活會。會上問題不回避,責任不推諉,既有紅臉出汗的觸動,又有加油鼓勁的氛圍。
 
  李紀恒說:“我自己長期在基層和地方工作,性格直、說話重,可能給部分同志帶來壓力”。在魯甸和景谷地震災區看到許多基層干部連續幾個月工作在第一線,陳豪坦陳:同他們比,我在發揚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精神方面,還做得遠遠不夠。仇和反思:總覺得自己是副手、是配角,在攻堅克難上主動性不夠高,存在要我干與我要干的矛盾……
 
  仇和簡歷
 
  仇和,男,漢族,1957年1月生,江蘇濱海縣人,197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學士學位,助理研究員職稱。現任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他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個性官員之一,從政以來,多次施行和發布讓人驚訝和意外的政治舉措和命令。有人認為他為了政績不顧人權,也有人認為他做事鐵血果斷,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發展,因此被輿論稱做“最具爭議的市委書記”。
 
  1978.03-1982.01 南京農學院植物保護學系植物保護專業學習
 
  1982.01-1984.11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科研人員、院團委書記(1984.05副處級)
 
  1984.11-1986.04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工會副主席、黨辦副主任、院辦副主任(其間:1985.01-1985.08省委整黨辦派駐淮陰市委任整黨聯絡員;1985.09-1986.01在省委黨校學習)
 
  1986.04-1990.09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副所長、黨支部書記兼院團委書記、工會副主席(其間:1988.06-1990.08下派任豐縣科技副縣長)
 
  1990.09-1992.12 江蘇省科委計劃處、農村處副處長
 
  1992.12-1996.07 江蘇省科委農村科技處處長(其間:1995.04-1995.12江蘇省高級管理人才經濟研究班赴美國培訓)
 
  1996.07-1996.09 江蘇省宿遷市籌建領導小組成員
 
  1996.09-1996.12 江蘇省宿遷市副市長
 
  1996.12-2000.12 江蘇省宿遷市委常委、副市長、沭陽縣委書記
 
  2000.12-2001.08 江蘇省宿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
 
  2001.08-2002.01 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
 
  2002.01-2006.01 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6.01-2007.12 江蘇省副省長
 
  2007.12-2011.11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
 
  2011.11-2011.12 云南省委副書記,昆明市委書記
 
  2011.12-2012.1 云南省委副書記
 
  2012.02-2014.07 云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云南行政學院院長
 
  2014.07-云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
 
  2015年03月15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中共十六大代表,十屆省委委員,省十屆人大代表。

  相关报道:仇和曾被稱為“官場異類” 引發“仇和現象”爭論

  据《中國青年報》署名馬龍生的文章称,“仇和現象”是當今中國的一種獨特現象。“仇和現象”是個多面體,其中的一面,是其獨斷專行給社會民主化、法治化進程帶來的惡性沖擊;而另一面,則是其依靠鐵腕、強權帶來的高效率。

  “仇和現象”是當今中國的一種獨特現象。在官場行為方式上,他無疑屬于一個“異類”,但在當今為官者內心深處的思想基點上,他又與不少官員相暗合,那就是:在中國,要干成點事,不來點急風暴雨式的“鐵腕”,不來點“吐個唾沫就是釘”式的強權,是絕對不行的。在不少官員看來,民主是什么?民主無非是沒完沒了的開會、扯皮;是貽誤時機、什么也干不成的空談。仇和看到了這一點,他采取了鐵腕與強權的方式來“干點事”。其他官員未必看不出這一點,只是他們出于各種考慮,還沒敢拿出這種魄力來真刀真槍地干。

  不能說“仇和們”的想法沒有道理。在當下中國社會,如何把民主與效率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何讓民主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確實還是一個相當現實而遠未解決好的問題。“用人治推動法治,用不民主的方式來推動民主”,也許仇和確實是這樣想的,也許仇和真的能夠實現他的“推動”,但“仇和式”的推動,將讓社會付出怎樣的成本,卻是我們不能不考慮的嚴酷現實。

  “仇和現象”是個多面體,其中的一面,是其獨斷專行給社會民主化、法治化進程帶來的惡性沖擊;而另一面,則是其依靠鐵腕、強權帶來的高效率。前者的負面作用不用多說,對于后者,高效率帶來的那些看的見“成功”,無論是其上級政府、下屬百姓,還是新聞媒體,都很難做出超越主觀局限性的評價。換言之,仇和的政績,還很難說能經的起歷史的考驗。因為靠獨斷專行產生的“效率”,說白了就是押寶,而押寶則只認手氣,焉有其他?

  如何把民主與法治建設與經濟發展效率結合起來,是“仇和現象”帶給我們的重要課題之一。民主與法制,不能僅停留在程序的層面上,不能成為犧牲效率的累贅,而應該是“既不脫韁,又跑得快”的“軌道+助推器”。在這一切都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仇和現象”應運而生了,這既有其歷史的合理性,也有“仇和們”的創造性。只是,這段歷史可能令人欣慰,也可能令人沉痛;這樣的創造,可能是造福,也可能是造孽。“仇和現象”的巨大隱患,是民主與效率對立困局的集中顯現,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