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除了减税和扶贫之外,如何发展经济,更是工商界最关心的问题。在财爷为预算案收集意见时,工商界提出了不少建言,其中有提议把上环打造为「国际食物材料贸易中心」,笔者认为这个好主意,值得政府认真考虑。
过年是中国人的大日子,相信不少市民都曾在上环南北行和海味街办年货,对那一帶人群川流不息的热闹情况仍印象深刻。因为近年不仅本地人喜欢在上址买货,连内地客和外国游客也懂得前往光顾,今年人流更旺,皆因在春节前内地有传媒专辑介绍到香港办年货攻略,上环海味街是重点推介之一,吸引了更多的内地客慕名而来,亦提升了该区的知名度。
地铁西延有助发展
说起上环的南北行和海味街,可说歷史悠久。早在一百多年前,香港已经将大量的中国食材和药材集中起来,载运到世界各地;同时,香港也很早便把东南亚一帶的土特产收集起来,运输到内地各个城市。当时,主要的上落货地点便是位于上环西营盘的三角码头,所以便造就了上环成为现时中外着名海味及中药材的集散地。
现时港铁港岛线已伸延至西区,令到处于中西区交汇的上环更人气急升。正好为这个老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早前有业界人士便趁财爷就新预算案收集意见时提出:上环既然已是一个食材集散地,只要加以规划、统筹及引导,注入多元化概念,不仅经营传统的南北行及海味业务,还可设立一些展销场地,展示全世界的各种肉类食品、海鲜食品、奶类食品、各类饮品和酒类产品等,吸引世界各国的食品供应商和贸易商在此设点设站,相信可以变身成「国际食材贸易中心」,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大优势有得发挥
打造「国际食材贸易中心」,香港其实很有条件:第一,香港是一个自由港,货物进出自由,没有保护主义,世界各国对于农产品和各种食物进口都设立了严格的保护制度,限制入口,唯独香港全方位开放,所以全世界的农产品和最好的食物材料、山珍海味、名贵药材都可以集中到香港;第二,香港没有关税,企业经营的利得税也是全球最低,加上不设增值税,有利世界各国的食材商在此公平竞争;第三,香港有非常严格和科学化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也有严格的商品说明条例制度,防止假冒伪劣的食品流入卓有成效,令消费者放心;第四,香港一年接待的旅客逾6000万人次,单是内地客已超过4700万人次,不愁客源。
当然,宣传工作不可缺少。例如每逢周末和星期日,当局可把南北行一帶的街道改为行人专区,由区议会或者商会轮流举办美食展览,推荐香港美食和世界各国的美食饮品,作为一个特色景点,既可让本地居民怀念一些因租金急剧上升而或会失传的传统食物,也可让世界各地游客体验一下香港「美食之都」的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