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侮辱“大媽”的人也會成為大媽

2015-04-07
来源:晶報

 

  近兩年有一種輿論趨勢:大多數與中老年女性——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大媽”——相關的新聞,基本都是負面甚至帶有幾分惡意的。最新例證是清明小長假期間的一則熱聞《不懂團購吃了大虧,上海大媽群撕保安大鬧動物園》。單看這個帶有明顯傾向性的標題,就可以管窺當今社會很多人對“大媽”群體的態度。

  在媒體報道中,“大媽”群體的典型形象是這樣的:她們品味低俗卻不自知,經常占領城市內的各種廣場,伴隨著《最炫民族風》等音樂翩翩起舞;她們時而斤斤計較時而出手闊綽,有時在國外高檔商場以買打折雞蛋的速度搶LV,有時在國內超市以買LV的熱情排隊買打折雞蛋;她們無所事事而且喜歡給社會添亂,每天出沒於早晚高峰期的公交地鐵,在那裏擇菜、搶座、與人大聲爭吵……

  不過,那些媒體報道塑造的聲名狼藉的“大媽”,並不是從外太空來到地球的特殊物種,而是跟你我一樣的普通百姓。我們的母親很可能也是廣場舞愛好者,我們的鄰居很可能也曾擠高峰期的公交地鐵去買菜,但他們顯然沒有令人生厭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換句話說,“大媽”群體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

  誰在妖魔化“大媽”群體?“罪魁禍首”當然是某些媒體。在這個“標題黨”橫行的時代,有不少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幾乎是“不擇手段”。媒體深諳話題炒作之道,於是頻繁用“貼標簽”的方式強化中老年女性素質低、行事粗鄙、“人傻錢多”的印象。尤其一些網站上幾乎每天都有關於“大媽”的各種奇聞,但點開之後就會發現,有時連剛40出頭的女性新聞當事人也被貼上了“大媽”標簽。

  另一個妖魔化“大媽”群體的主力,是一些活躍於網絡的年輕人。年輕人與父母那一輩人之間原本就存在不少代溝,這兩個群體的知識結構、消費習慣、心理特征也有很大差異。當年輕人與“大媽”群體的生活方式出現沖突時,年輕人的反應可能不是換位思考,而是以調侃、嘲諷的姿態對她們進行“汙名化”處理。很多年輕人剛吃完“大媽”辛苦做的飯,放下筷子就跑到網上對她們口誅筆伐。

  一些媒體和年輕人熱衷於黑“大媽”群體,但“大媽”在當前社會結構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她們大多已經退休,沒有什么社會資源也不懂得使用網絡,就連被輿論“圍毆”時有滿腹委屈也無法辯解和回擊。在這種失衡的話語格局中,“大媽”的處境是非常被動的,幾乎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輿論妖魔化。

  對“大媽”群體的妖魔化,不能增進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理解,反而會給社會積蓄負能量。可實際上,“大媽”們熱衷於聚在一起跳廣場舞,熱衷於每一筆開銷都精打細算,熱衷於擠高峰期的公交地鐵去買菜,每一項都對應具體的社會問題,而且她們那些被輿論詬病的“陋習”,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給年輕人省心。

  “大媽”並不是洪水猛獸,她們就在我們身邊,而且當我們年華老去時都將面臨她們今日所面臨的問題。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不同群體之間應該彼此尊重、互相理解,而不是用帶有惡意的言語嘲諷、侮辱其他群體。在老齡化社會,這更是底線要求。無論是媒體還是年輕人,或許都不應該再妖魔化“大媽”群體了。 (作者:湯嘉琛)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