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右)展示藍染絲巾成果,Max覺得其菱形設計好有創意。
【香港商報網訊】在一個晴朗下午,走進偏遠的大嶼山大浪灣村,目的為看看天然藍染布怎樣染做出來。染布者為杜學知,是「片藍造」天然藍染工房負責人。在香港,像「片藍造」這樣恒常出產自己設計的藍染布產品,舉行教學工作坊的本土產業絕無僅有,成立一周年以來,參與多次文化展覽,前來學習者逾1600人,成績看來不錯,但杜坦言它仍是幼苗,希望港人能給時間成長。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絲巾加夾子放入藍染缸
這天工房還來了一位陌生人,在大學做行政工作的Martin,一身潮服打扮的他,原來是來學做藍染布,他挑了一條輕薄的絲巾,依據杜學知(下稱Max)的指導,開始用木夾子及模板、將絲巾夾出不同形狀。夾染是藍染體驗中基本的「防染」技法,被夾著的位置不會上色。Martin將絲巾夾好後,拿去染布間將之放入藍染液缸進行浸染,他將絲巾某些部位浸染好幾次,目的是希望它們變得深色些。大約3小時,一條具獨特個性的藍染絲巾就誕生了!
實際操作接觸震撼好大
Max說,港人接受新事物程度好高,特別是年輕一代如Martin,覺得藍染布好新穎,「佢哋生於數碼時代,好多?都係個monitor(顯示器)做,好平面,但染布是立體的,要實際操作,那種接觸,給人震撼好大!」Martin認同Max的說法,「香港人好慣去買嘢,但就不知那些東西怎做出來,我好想做一樣東西出來自己用,趁休假,就來學做了,這裏夠遠正好,可以行開下,唔使成日在室內涼冷氣。」
藍布好鬼型街邊買不到
曾幾何時,在大學讀平面設計的Max都是城市打工一族,兩年前原為廣告攝影燈光師,工作期間受了傷,他停工休息往臺灣旅遊時,在三峽一家古舊的房子裏初嘗藍染布,從此一見鍾情,「一塊白白的布,看它經染液變成藍布,好鬼型!街邊買不到。」那時Max已對刻板的工作心生厭倦,「好想重新學習, 不是為工作而學習。」藍染布工藝令他重拾學習感覺,他於是往臺中工藝研究所學習4個月,之後回到大嶼山大浪灣村,將媽媽的祖屋改建成香港首個藍染工房,廢棄的豬欄打掃成染布間,還吸引3個朋友一同織夢創業。
染料藍泥價格逐步攀升
去年5月初工房正式成立運作,這一年來,很多大學生、老師、白領、醫護人員前來學習,九成以上為女性。從未創過業的Max說,好多困難如天氣問題、工具不足等都可克服,但顧客心理卻克服不到,「有些人會期望我哋係百年老店,要非常專業,好似日本京都那些老店,有餐廳、有大大間的木屋陳列室,但我哋只是小商業,有成長期,現在不可能像它們那麼專業。」他期望港人能支持它們這些本土產業,否則只會沒落。
另一個面臨的難題,是成本愈來愈重,進口染料「藍泥」(臺灣及印度)的價格正逐步提升,今年較兩年前貴四成,他3年前已計劃自己種植藍草(染液原材料),到目前為止種植了數十棵木藍,若要自給自足,要種一萬棵。他說有種植的地方,但是否要種那麼多,要看人手及染料價格日後升幅情況而定。
填香港藍染布歷史空白
談到香港的藍染布歷史,他說香港是進口港,紮染布可進口,因此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文化基礎,但像大陸雲南很重視,女子18歲成人出嫁時,所做的藍染布如何顯示價值;日本則受貴族喜愛,是城主穿的衣服。雖然香港的藍染布歷史空白,但Max憑著在臺灣所學,與拍檔們的團體心思,設計出具現代感、獨一無二的藍染產品,「試過有退休手袋設計師買我們設計的袋,之後還上工作坊呢,又有在亞洲好出名的本土平面設計師來買袋。」
藍染驚喜永遠預計不到
Max好高興有這些猛人賞識「片藍造」的產品,而他亦會對學生的作品評頭品足,如Martin的藍染絲巾,做得不錯,菱形藍染設計好有創意,男孩子來說較少這麼專心。Martin謙虛道,夾染絲巾時,只有大概想法,藍染的驚喜是你永遠預計不到的成果,若給他再來一次,他會讓絲巾的藍色變淺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