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小米距離專利圍剿有多遠

2015-06-16
来源:第一財經網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位有著足夠知識產權經驗的國際化華人高層,或許可幫助小米在專利領域找到突破口。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識產權體系的構筑,需要金錢投入與契機。如果內功如中國足球一般虛弱,即便拉來國際一流教練,恐怕也乏回天之術】

  “今年完成9000萬部以上的出貨量沒有問題。”小米創始人雷軍日前在最新高端機型(Note頂配版)發售會結束后說。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2015年第一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已緊隨蘋果之后,位列第二。

  在這些狂飆突進的數據背后,除了小米高達450億美元的最新估值,還有與日俱增的專利訴訟風險。

  高通接受反壟斷處罰后,小米的專利短板將逐漸變成現實困擾。歷史證明,市場份額越高,遭遇訴訟風險越高。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小米的市場份額繼續高漲,在印度被愛立信盯上,將只是開始。這個軟肋,就像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在企業最脆弱的時刻爆發。區別在于,過去,導火索只掌握在高通一家手里;而現在,則分散在十來個同業對手之中。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第一個點燃引線的人。

  高通大中華區總裁加盟小米

  作為基帶芯片制造和移動通信專利雙料老大,高通讓業內印象最深的標志,是其位于美國圣地亞哥(SanDiego)的總部中,一面掛有1000多張證書的“專利墻”。但墻上的專利,還不及整個高通專利池的1/10。

  小米在最初發展的幾年內,幾乎沒有專利儲備。但通過購買高通芯片,無形之間上了保險,其他的公司都沒辦法起訴小米專利侵權。

  這是因為“免費反向許可”——高通曾經靠此維護其下游生態鏈的方式,避免下游手機廠商陷入反復的訴訟之中。比如A手機廠商用高通的芯片,就得把他們自己擁有的專利無償反向許可給高通,高通的芯片賣給其他家手機生產商B時,B就不用再向原手機廠商支付專利費了,A也不能去法院告B侵權。

  在業內看來,上述模式對創立初期專利儲備較少企業的快速成長較為有利。

  現在,這個規則改變了。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處罰信息中,列舉了高通的一系列整改舉措,包括“不要求我國被許可人將專利進行免費反向許可”。最近幾年,小米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買進專利,但現有的專利儲備顯然遠遠不夠。

  即便只在中國市場銷售,風險也開始放大。為了構建完善的專利防御系統,小米可能增加的成本包括:擴張法務部門的人員支出、申請和維持專利的成本、獲得許可或購買專利的成本、應對訴訟的成本。從總體戰略上說,未來市場蛋糕爭奪更趨激烈,如果競爭對手要借專利短板,壓制小米的發展,是極有威懾力的手段。

  更不必提,在相愛相殺激烈的國際通信終端市場,摩托羅拉、HTC、黑莓、諾基亞、三星、蘋果,在美歐市場互相訴訟已成家常便飯。一批批企業伴隨著激烈廝殺,敗下陣來,甚至銷聲匿跡。蘋果曾在全球起訴三星、摩托羅拉、HTC等企業專利侵權,選擇的重要標準,就是市場份額。而這些被起訴的大佬,每家手里的專利儲備,都遠超小米幾個數量級。

  未來,在發展中市場也接近飽和后,美歐這樣的高度保護知識產權的高端市場,將成為最終決定小米生死存亡的關鍵。安卓手機中,一度全球份額第一的HTC,也是在進入美國市場之后,在競爭最激烈的發展交叉路口上,被對手攻擊專利軟肋,開始逐步顯出頹勢。

  即便是專利儲備較多的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進入發達市場也會遭遇第一關:數量繁多的NPE(non-practicingentity,非實施實體公司)帶來的成本困擾。NPE不生產產品,但積極申請并收購專利,并通過訴訟等方式產生盈利。這些公司會找上門來向產品生產企業收取專利費,否則就提起訴訟。一般索取的和解金額,總是在可能需要花費的訴訟費和律師費之下。高通被處罰后,這種趨勢可能會加重。

  這也是為什么,小米科技5月19日面對歐美市場正式上線的在線商店,上架的產品全是配件,缺少專利密集的智能手機。即便是配件,也可能涉及一些核心專利的問題。

  現在,要克服專利短板,擺在小米面前的有幾條路:其一,像中興、華為曾經做過的那樣,繼續交許可費,購買專利;其二,加大研發投入,申請自己的專利;其三,向聯想學習,去國際上收購擁有大量專利的同業公司。比如,岌岌可危的黑莓。

  當然,選擇這些道路的前提是,小米的夢想確實足夠大,大到希望讓“雷式英語”有一天到美國新品發布會上站臺。

  不過,創辦僅過五周年的小米,已經算一個飛速發展的中國明星企業。達到投資人期待并不容易。為了突破逐步飽和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國內,小米發展出智能家居和電視作為新的業務支撐點。此外,它還在打造“互聯網+”的概念,多點投資,推出以小米為品牌的智能手環、充電器等多元化產品。在國際市場,小米已進軍新加坡、印度等市場,并取得不錯的成績。

  這樣的“江湖地位”客觀上也讓小米更加重視專利訴訟方面的風險。6月10日,雷軍在他的認證微博上宣布,高通大中華區總裁王翔將加入小米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戰略合作與重要合作伙伴關系。小米方面表示,小米公司與高通之間一直保持著長期而且密切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高通是小米“非常重要的芯片供應商,高通也是小米的早期投資方之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位有著足夠知識產權經驗的國際化華人高層,或許可幫助小米在專利領域找到突破口。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識產權體系的構筑,需要金錢投入與契機。如果內功如中國足球一般虛弱,即便拉來國際一流教練,恐怕也乏回天之術。

  更令人擔心的,是另一個更大的故事:當中國式創新的小米后來者們遭遇高通式專利墻。

  400美元手機和120美元專利費

  高通、蘋果這類美國高科技企業,往往愿意花上幾十年,持續進行資本和人力的投入,以打造基礎性的技術優勢。高通和英特爾代表了全球半導體的核心競爭力——硬件的專利高墻與制造能力;蘋果和谷歌則代表了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優勢——高階的軟件操作系統(IOS和安卓)。這些底層的核心領域積累就像創新的土壤,是衡量一個國家能否成長出引領型企業的根本。

  遺憾的是,相比于美國的巨無霸企業,中國的半導體行業與軟件操作系統領域,整體都非常落后。在美國人才市場搶手的電子信息工程等基礎學科的畢業生,在中國卻往往找不到符合本專業、合理薪酬的工作。一個明顯的原因是,與動輒去納斯達克上市的互聯網企業或傭金豐厚的金融行業相比,這些基礎行業往往投資規模巨大,回報周期長,收益率也有限。

  因此,大多數活躍的中國企業,還是習慣于“跟隨創新”,通過參與組裝環節,薄利多銷來盈利。更接地氣地說,現在中國做智能手機的,就像是10年前在北京中關村攢電腦的。先畫個大概樣品,然后把滿足需求的各個國際大廠的部件買來組裝即可。唯一的區別是,智能手機的代工環節(包括貼片和組裝)也需要一定技術含量。如果沒有自己的工廠,還得拉上富士康、英達華或者華勤。當然,一些有進取心的企業,比如小米,還在努力打造品牌,或者構建生態鏈。

  可以想象的是,除了華為、中興等較少例子,這些智能手機企業都和小米一樣,有待增加專利儲備。如果簡單反映在企業生產上,就是除了購買核心零部件,這些廠商還得為這些零件付出成本巨大的專利費。去年底,由兩位智能手機訴訟案律師和一位英特爾高管共同撰寫的一份長達66頁的報告顯示,一部售價400美元的智能手機,各種專利費用加起來竟然高達120美元,甚至超過了設備的零部件成本。這其中,高通公司生產的基帶芯片組件,收取的許可費率就是業界最昂貴之一。

  所以,消費者在中國市場看到的大多數情況是,緊跟海外引領者的腳步,一批批缺少核心技術的同質化品牌和產品,一批批仿造的山寨手機,伴隨市場份額的此消彼長,不斷地陷入興起又消亡的循環圈。

  根據研究機構ICWISE(芯謀研究)的統計,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大概是:整個歐洲2.9億部;美國1.3億部;韓國2000萬部;而中國是4.2億部。另一組數字卻不那么樂觀,因為這個增長速度開始明顯放緩,隨著競爭者增多,未來放緩的速度也會逐步加快。

  一家行業機構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1億部左右,同比下滑3.7%。其中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億部左右,同比下降2.5%。這是過去6年以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次出現季度同比下滑的情況。

  其實,當家電明星企業格力、羅永浩、廣電挑戰者樂視都開始蜂擁進入手機領域時,冷靜的旁觀者早已給這個領域貼上“紅海”的標簽了。

  外界關注的是,是否會有這樣一批企業,還沒撐到像小米一樣的“江湖地位”,就可能因為價格戰帶來的利潤下滑被迫出局。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