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3

一個充滿傳奇的地方牧野

2015-06-23
来源:香港商报

  自古牧野非好戰,天下風水數百泉。三長兩短比干莫,雖死優生潞不眠。天降石佛西明寺,不知杯酒釋兵權?於無聲處平原起,中華農谷盡開顏。千百年來,牧野之戰成為典範。它終止了商王朝的六百年統治,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為西周奴隸制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辟了道路,對后世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著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從此,一個個聖賢英杰、名相名將、文人才俊像一顆顆璀璨的星辰鑲嵌在牧野大地上,眾多的歷史人文標誌像一面面旌旗,搖曳著這個地域昔日的輝煌和驕傲。近日,記者隨同中原智庫研究員一行走進牧野。香港商報記者香羽特約撰稿陳思樺韓宇宏

  天下風水數百泉

  我們一行走訪的第一站是百泉,這顆太行明珠,位於太行山餘脈的蘇門山南麓,是河南省最大、保護最好的古代園林建築群,素有「中州頤和園」之譽。始建於殷商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百泉湖的名字來源於湖底有無數的泉眼,又因為泉水從湖底向上涌出,宛若一串串晶瑩的珍珠,所以又叫珍珠泉。百泉湖水面面積3.4萬平方米,繞湖的石堤修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湖中水榭亭臺錯落有致,曲橋相連,「噴玉」、「涌金」、「靈源」、「放魚」、「洗心」等都與百泉湖的特點有關,并且多為名人題寫。「蘇門山涌金亭」石碑為蘇東坡大學士題寫。碑廊,西晉以來著名書畫名家留下的作品350多通,其中唐代崔白,宋代蘇軾、岳飛,元代王磐。明代孫奇逢,清代鄭板橋、乾隆皇帝等。由此發端的衛水,曾經在流經的平原上,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所以,這位衛河之神才受到歷朝歷代的崇敬,祭祀他的衛源廟才建造得如此金碧輝煌、威武壯觀。

  到了百泉景區,才真正認知了白泉深厚的文化底蘊,百泉是一處名副其實的文化之園,是衛輝平原人民的生命之源。由於氣候的變遷,噴涌沽流的「百泉」已經消失多年,衛水也已乾涸消失,但珍貴的歷史文化的遺存還在,文化的百泉已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動力源泉。

  天降石佛西明寺

  由百泉返回新鄉市區的途中,在一個小村子的西南盡頭找到了西明寺這座廟宇。這座廟沒有通常寺院的山門、大雄寶殿等建築,是一座不起眼的寺廟,主殿、配殿都是新建的,但在歷史上卻極有名氣。它的主佛像是高丈餘的立佛,是由一塊完整的花崗巖浮雕而成的,設計獨特,造像精美,在佛教寺院中堪稱絕無僅有。而關於這座佛像及寺院的來歷更有一段獨特的傳說,據清:乾隆《新鄉縣誌》載:「石佛在縣西南三十里宋佛村,宋時有石佛,高丈餘黃河氾濫漲浮水至此而止,遂建西明寺」。此記載有力地烘托了寺廟的神秘氛圍。大約噸重的石佛,黃河泛水漂流而來,始於何地?成為千百年來史學界的未解之謎。

  在約三間大陳舊的廂房里林立擺放著幾十塊石刻碑,據說,許多是稀世魏碑,顯示著這座寺廟的古老悠遠。據了解,這寺廟目前的規模及供養狀況,半數以上來自民間的捐資,顯示著民間信仰的向度和力量,西明寺將重現昔日的輝煌。

  天地動容拜比干

  驅車步入衛輝的比干廟。天色陰沉,細雨若有似無,悠忽而過的陣風,透出初夏絲絲的涼意。既是天心也是民意,是老天對耿介忠直之士的憐惜眷顧,也是拜謁者對這位3000多年前心底無私、舍己為民、犯言直諫者的尊崇和敬意。比干在中國民間影響深廣,知名度極高,民間傳說,各種民間藝術及小說《封神演義》等居功甚偉。3000年來,比干作為第一諫臣楷模的神聖形象深深地扎根在了我們民族的血脈之中。

  比干本來就為民而無私,后又因「無心」而毫無偏私,所以又成為民間公認的文財神。比干夫人逃難,在竹林下產子,取名林泉,比干又是林姓的先祖。改革開放以來,福建、臺灣、香港及其他海外華裔林姓的歸宗拜祖把比干祭祀,比干崇拜推向了新的高峰。每年一度的林氏宗祭,五年一度的比干誕辰大祭十分隆重。

  雖死猶生潞不眠

  潞王是萬歷皇帝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而且是他母親孝定李太后特別鍾愛的兒子,於是,潞王陵在規制上僅次於皇帝陵。衛輝潞王陵,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王陵,也是明代規模最宏大的潞王陵。

  走進潞王陵,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石雕藝術瑰寶,雕刻藝術是明代的一個復興時代,潞王陵的石獸翁仲儀仗群是代表其石肌藝術的精華所在。其藝術特色為:現實與虛幻相結合,陵前神道在潞王竟演化出十四種之多,其中有幾對是后人們的推測,反映了雕刻藝匠運用寫實的形式藝術地展觀一人虛幻的世界,給人以充分現象的空間。還有雕刻精細多變,每件作品都精心雕琢,力求展示豐富多彩的藝術個性和作品內涵,每件單體作品都恰到好處地向人們提供了完美的環境審視的立體效果。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