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鄭偉君在下白泥村土生土長,雖年近半百又是村代表,但在村中老人家眼中都是「你識乜呀,時未出世,我食鹽多過你食米」,對於這條多年未有發展的窮村,他自言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包括自資引植百棵櫻花樹,預計明年盛開;而下白泥的好地好水,亦吸引了養魚專家郭同德,將荒廢水塘變成鹹淡水魚類養殖場,而村內還有幾十萬呎魚塘等待有心人承租。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從前生產「白坭」高嶺土
白泥,有寫作「白坭」,地政總署地圖使用前者,後者見於村落舊建築物如「下白坭村公立學校」、「廈村鄉白坭公立學校」。問鄭偉君,究竟哪個寫法才對?他亦表示不清楚,但說出一個故事來。他指「白坭」是高嶺土,可用來敷面、做陶瓷,能抵禦1800度高溫,十分幼細堅硬,「以前村生產這礦產,70年代時,在小學那邊,仍見到有吊纜從山那邊運白坭下來,景德鎮都來取過經。」他指白坭加了水,更能發揮高嶺土效用,不知是否這樣,後來就寫成以「水」為旁的「白泥」了。
舊時村名叫「浪濯坑村」
現時整個白泥共有兩條村:上白泥村及下白泥村,前者近深港西部的港方落腳點鰲磡石,後者附近的稔灣為新界西堆填區的所在地。日落景色最美的鴨仔坑及海岸邊(退潮後有蠔田、泥灘及沙丘),都在下白泥村。鄭偉君說,下白泥村從前的名字叫浪濯坑村,行政上屬屯門區,到1969年,歸屬元朗區,就由那時起,改名叫下白泥村。這是一條非原居民村,雜姓,大約七八十年前,政府推行耕者有其地,吸引一些住在九龍區及新移民到來開墾,鄭的父母也因此於60年代由九龍城來到偏遠的下白泥展開耕種生活。
上世紀70年代「百無村」
鄭偉君憶述,上世紀70年代的下白泥村完完全全是「百無村」,「無車到,要坐船去龍鼓灘搭車,或者行路到上白泥村,坐57號巴士落元朗,這樣一來一回,出九龍要一整天。我那時出元朗讀中學,5點就要起身。」村民於是夾錢起路,後期英軍幫手開稔灣路。1977年,開始有村車,但所走的路很爛。當年搵食艱難,務農辛苦所得不多,不少人家的孩子讀完小學就出外打工,或去到調景嶺免費寄宿。「一句講完,70年代望過蛇口,只見到一盞好暗的燈,但到80年代,對面好繁榮,我們一盞燈都無,是鄉下,國內才是城市。」
決心自救吸引遊人遊覽
他不忍家園漸荒蕪,自2011年出任村長後,就下定決心,要將下白泥村活起來。「對內要團結村民,對外要引入專才」,但很快發覺資源確實缺乏,「政府沒什麼幫助,一個公園仔、一張都無,又近堆填區,空氣不好,落大雨時亦好慘,鴨仔坑橋浸滿水,家也回不了!我們簡直是過『難民』的生活。」他惟有自救,與村民自製遊人指示牌,也做了觀景台,可俯瞰后海灣景色及夕陽。面對車輛太多問題,在村內已開闢地方做免費停車場,又周末化身為交通督導員,與一些村民在沿岸馬路巡邏,勸違泊人士駛開車輛。
引入養魚專才漸見回報
最新舉動是自資在稔灣路的家園種植百棵櫻花樹,「我種開菜,但地大,不想荒廢,想到不如整個靚景吸引遊客,它們在國內已種了一段時間,明年應該會開花。」他還種有數十棵日本羅漢松。櫻花林面向后海灣,料盛放時有獨特景致。
而引入專才的目標亦沒有落空。后海灣是鹹淡水交匯地帶,適合養殖漁業,3年前養魚專才郭同德承租了近大水坑幾個荒廢水塘,養殖蝦、蟹、烏頭、鯇魚及水魚。郭同德是八鄉蓮花地原居民,有20多年養魚經驗,本來是養日本錦鯉,但在國內養錦鯉失敗後回港發展,發現下白泥村的環境很適合養魚,「大水坑(淡水坑)完全無污染,潮漲時有海水流入」,於是「身」落去,每天深夜2時至3時都要起身看塘中水溫,給魚增氧。他指一定要控制好水質才有回報,初時並不成功,去年開始較順利,目前魚種約有六成存活。
數十萬呎水塘有待承租
鄭偉君表示,一門生意若租金貴,冒險投資,在微利下易損手爛腳,但郭的魚塘租金並不貴兼自己有專業技能,因此可生存,他指村內還有數十萬呎水塘,期望陸續有人承租將之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