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80后大戶:身家半個月縮水半億之后

2015-07-13
来源:羊城晚報

  你不僅在搏擊股市,你還在見證歷史——

  ■私募經理狠心斬倉力保不被清盤 ■80后職業股民半個月勁虧5000萬

  鈴——!上午9時41分,鬧鐘如往常一般響起,田小浦(化名)將三臺電腦里的50多只股票“檢閱”一遍,虧損的幾只,毫不猶豫地被“割肉”了。

  這一“割”,就是500多萬,可田小浦眼睛都不眨。那一瞬間,他仿佛是沙場上的主帥,手起刀落,有去無回。

  正是憑借這種殺伐決斷,1984年出生的田小浦,靠100萬起家,不過7年時間,股票市場上已有過億資金供他騰挪。“半個月前,大約有1.5億,有6000萬是‘杠桿’,其他都是我自己的,一折騰,可能剩下一個億了吧,具體的我也沒算。”說到個人資產,“主帥”的“殺氣”不見了,反而有點靦腆,只聽他華麗麗地說了句:“對我,那都是數字。”

  田小浦是職業股民,也是俗稱的“大戶”。過去一周,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絕對是人類股票史上最值得記錄的一周”,無論對于像田小浦這樣的大戶,還是新晉股市的“小散”,這如坐“過山車”的一周,個中滋味,一言難盡。

  你,是這輪“A股保衛戰”的旁觀者還是親歷者?你賺了錢還是割了肉?清了倉還是真金白銀投入了股海?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幾位股市里的沉浮者,既有私募基金的經理,也有億元“護盤”的大戶,他們過去那半個月的經歷與心路歷程,也許很有代表性,也許僅僅是個案,不管怎樣,身處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親歷這樣一場看似兵不血刃的“A股保衛戰”,值得記錄。

  私募經理:斬倉為求不被清盤

  對于從業20多年的深圳某私募基金管理人楊峰來說,從6月15日到7月8日這過去的24天,可以說是其職業生涯迄今最嚴峻的一次挑戰,最驚險的時刻發生在剛剛過去的上周初,“如果不是果斷地、不計成本地斬倉,公司肯定有產品要清盤,我也不會有機會在這里接受你的采訪”。

  雖然市場在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強勢反彈,楊峰心里依然忐忑,“我們還有一半的股票停牌,復牌后如果補跌,產品還是有跌破清盤線的可能”。

  未覺問題嚴重

  對本輪急速迅猛的暴跌,起初楊峰跟多數投資者一樣,并未預料到最終會跌得如此慘烈。

  “6月15日到19日下跌第一周,市場跌了四天,中間一天是反彈的,我們只認為是牛市正常的調整,大的向上趨勢還在,加上公司本身持倉結構比較合理:持有三分之一的金融股,三分之一的中小盤股,剩下三分之一的現金。因此,我們的凈值整體反而是逆勢上揚,對市場的下跌我們根本沒有太在意”。

  到了接下來的一周,端午小長假回來,6月23、6月24日兩天出現強勁反彈。但到了6月25、26兩日,市場又重新暴跌,“尤其周五這天(6月26日),全市場有兩千多只股票跌停了,我們覺得不太對勁了”。不過,楊峰及公司投研團隊還是沒有減倉的打算,“見過的風浪多了去,根本就不怕”。

  緊接著的周末,央行宣布降息降準的“雙降”利好。“我們感覺國家已經開始重視了,要出手維穩了,因此剛剛萌發的一點憂慮也消除了,在‘雙降’后的6月29日、30日兩天還加了點倉”,楊峰表示。

  加倉攤上大事

  第一次加倉之后,6月29日市場還是出現一定下跌,但6月30日早盤開始觸底反彈,“我們覺得調整可能到位了,市場走勢仍在可控范圍之內”。事后看,楊峰的判斷顯然過于樂觀了,接下來的7月1日到3日,指數連續暴跌了三天,每天都是千只左右的跌停股。

  “這個時候真正感覺到痛,但傷得還是比較輕”,楊峰稱。強勢股補跌下來之后,楊峰終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一次的調整非同一般,全民杠桿背景下‘多殺多’的踩踏正在上演并且在持續惡化”。“周末我們幾個高管連夜開會商討對策,總體的思路是下周一定要減倉,同時用強勢股的短線交易來降低成本”。

  如果楊峰們能夠貫徹這樣的思路,接下來的一周不會重傷,但轉折發生在7月4日、7月5日這個周末。“這時候國家又出了一堆利好,包括暫停IPO、國家平準基金入市干預等等,力度比較大,級別也很高,顯示管理層開始意識到錯誤并努力糾正,這個時候我們又覺得減倉沒有必要了”,楊峰表示。

  在接下來的7月6日,楊峰還把產品進行了第二次加倉,“這一次的加倉主要是出于對國家隊的信任,也有為國護盤的豪氣成分在里面”。這次加倉之后,終于“攤上大事”。

  產品命懸一線

  7月6日國家隊強力救市當天,兩市超千股開盤漲停,但收盤卻是超千股跌停,7月7日、8日兩天第二次的集中踩踏再度爆發,每日都是超千只股票跌停,“很多股票開盤就一字跌停,想賣都不給你機會”。

  由于公司多數產品是0.7元的清盤線,加上此前盈利積累起來的安全墊,短期雖然巨幅回撤,但還未觸及清盤線,“最近成立的一只產品,還是規模比較大的一只,清盤線設得高一點,跌下來距清盤已經只差一兩分錢了”。

  對陽光私募來說,一旦清盤,對聲譽將是巨大打擊。“銀行券商信托等渠道以及客戶很難再信任你。而正在此時,深圳已經有兩家大型私募,還是業界比較認可的私募已經出現多只產品清盤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7月7日,楊峰及團隊迎來本輪調整以來第二個幾乎通宵的會議,“我們最后的決策是如果上市公司有充分停牌理由的盡量停牌,不能停牌的只能忍痛割肉”,“很多優質的股票,包括一些低市盈率的白酒股,以及國家隊正在托市有起色的金融股,也不計成本地在跌停板賣掉了”。楊峰說,雖然他知道,這個時候把熬到最后的優質股票賣掉可能是個錯誤,因為反彈隨時會發生,“但對我們而言,如果跌穿清盤線觸發清盤,再反彈已毫無意義”。

  事后證明,反彈確實在僅僅一日后的7月9日便到來,不過市場早盤還是殺跌了一波才反彈的,如果楊峰們沒有不計成本賣出,清盤就會發生在9日上午。

  反彈后的尷尬

  楊峰表示,他從1995年入市至今20年,分別經歷了兩輪牛熊市,但類似爆倉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還是沒有想到。楊峰稱,像他這樣的老手及專業投資者都差點“死掉”,“很難想象市場上那些大叔大媽、80后90后遭受了多少損失”。

  雖然最后果斷不計成本地賣出保住了公司產品不被清盤,但楊峰后面的操作還是陷入了尷尬。“不知道停牌的股票什么復牌,復牌后是漲是跌也不確定,現在只有一兩分錢的安全跌,還是有被打爆的可能”。

  對于這波下跌后公司總體操作思路,楊峰表示還要靜下心來再想想,“這一波顛覆了很多東西,有太多值得總結,自己一直以來的投資理念和風控理念可能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70后大戶:從無助到重燃希望

  “開會了!”9時剛過,譚天(化名)就招呼起幾個常聚在大戶室的朋友一起看盤討論了。今天他們準備繼續股海鏖戰。

  這里是廣州大道上的一家證券營業部,8時半剛過,已陸陸續續有銀發族拎著幾根蔥幾條菜走了進來。“喝完茶啦?”“是啊!你今日也這么早啊?”……

  熟稔地招呼后,大家各就各位,盯著大屏幕,看著小電腦,一臉專注。

  大戶室里,則是另一番景象,人手一杯茶,邊啜邊聊,大家都挺放松的感覺。

  “幾天前確實很無助。我從1997年入市,從沒試過這么大面積的虧損。”譚天,當過兵,下過海,30歲那年把自己的終生職業定義為:股民。他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愛讀文史哲的緣故,“我讀了很多史書,發現從事經濟工作的人,才真的對社會有貢獻。美國為什么在這大半個世紀主宰世界?因為他們有最尖端的金融體系和人才。”所以,譚天多年前認為,通過炒股,不僅可以令個人財富倍增,還有其社會價值。

  不過現在,他要推翻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要送給股民一句話,就是,不要指望通過炒股發財。”

  他是2006年那波行情的受益者,當年他買股改股,放在股市的幾十萬實現了15倍的增長。這樣的人,勸人不要指望通過炒股發財,有說服力嗎?譚天苦笑:股市,一切皆有可能,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這樣的事,還少嗎?2008年,他的股票賬戶從幾百萬縮水為40萬,經歷過那樣的日子,上周的風險,也應在預期中。

  思緒閃回端午后的一周,周二、周三收盤還是小升,未想周四周五就一瀉千里,周五大盤大跌超7%。從6月15日至7月3日的三周時間,490只個股跌幅超50%。接下來的一周也是驚心動魄:

  7月3日,兩市1400股跌停,“不過那時我還沒虧”,接下來兩日,救市大招不斷祭出,包括央行出手,宣布將協助多種形式給予可流動性支持。譚天圈子里的專業炒家都覺得利好很大,股市將見底反彈。于是上周一,譚天果斷殺入幾百萬,半倉入市,沒想到,當天指數高開后殺了回馬槍,他買的還是創業板,幾百萬迅速被套。

  接下來幾天的愁云慘霧,不堪回首。譚天和他圈子里的朋友開始追大藍籌,稍微挽回了一點損失。

  上周四周五兩個漲停后,譚天依然不敢放松,他與圈里朋友頻繁開會,他們的股票因為停牌大都給鎖了一半,目前仍虧20%左右。他分析,自己之所以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鐵盧,是因為忘記了止損的原則,“虧損到了10%,無論如何都要出來”。

  這一輪大落大起,幾個大戶都有相對統一的看法:這里面固然有玩“杠桿”的人被系統強平的因素,也有某些漏洞被某些資金利用,惡意做空后造成市場踩踏的因素。總的來說,就是融資融券與場外配資規模過大,第一輪調整過急過猛,所以出現了千股跌停,千股漲停的劇情返轉。

  “不過,現在心里已經完全不害怕了。”譚天與其他幾個大戶相視而笑。他認為,現在的利好多,而且救市的資金現在真的是陸續到位了,一萬億,足以改變頹勢。

  4500點!譚天捏了捏拳頭!他認為,這一波的行情,伴隨著“中國夢”,才悄然開始。

  80后大戶:身家縮水半億之后

  田小浦從來不去營業廳。

  家里大大的書房大大的書桌,一列排開三臺電腦,就是他的基地,他的中樞,他的戰場。

  他想過請個助理,每當他瘋狂買進賣出,同時處理3臺電腦、四個賬戶有點兒焦頭爛額的時候,就在心里發誓:明天就請個助理。可是一收市,他又“穿越”回來,繼續做那個冷靜、低調的田小浦。

  田小浦生在經商氣息最濃郁的潮汕地區,和金錢數字打交道的能力似乎與生俱來。這半個月,從賬面上看,確實是他炒股七年來遭遇過的最大挑戰,但是心理上,他卻說自己成長了,看著數字變化,就像看網絡游戲里的積分,“云淡風輕,波瀾不驚”。

  “房子、車子都有了,再多就是數字了。我沒什么野心,從來沒想到過自己能做這么大,以前覺得到四五十歲時做到1000萬就很不錯了。”正因為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所以他多次拒絕某些公司找他做私募或者理財產品的請求,“如果是別人的錢,玩起來太大壓力,我就不能過現在這種每年有三個月在外旅游或者做公益項目的日子了。”

  田小浦剛去福建旅游回來,上個月又在貴州遵義山區停留了數天,參與一個公益項目,收集貧困學生的真實信息,決定資助他們至大學畢業。

  遙想2007年的時候,他大學畢業前夕,遭遇5·30暴跌,那時他還不是股民,他做小生意的父親在5·30前幾天開了個戶,幾天后100萬就虧了幾十萬。套牢到2008年5月,已在某公司謀了份股票數據分析工作的田小浦看不過眼,接手了父親的股票賬戶,從剩余的50萬開始玩,“亂炒”。半年不到,他把這個賬戶折騰得只剩下20萬元左右。這時,他開始在一些股吧里浸泡,學習,最終決定玩追漲停。

  每天開盤后,他的第一件事便是尋找可能漲停的強勢股票,在即將漲停前選擇買入。第二天,他買的十只股票里,平均約有六七只繼續走高,他便選擇一個高點賣出;而也有三四只左右開始跌,這時他也毫不憐惜地割掉,迅速離場,絕不戀戰。“一定要在10點前操作完畢,否則有的就會虧損擴大,要賣都可能賣不出去了。”他設定鬧鐘賣股票的習慣也是那時形成的。

  2009年4月至7月間,他因為“豬流感”而追廣西某醫藥上市公司的股票,追了19個漲停。終于完成第一次原始積累,也堅定地走上了追漲停之路。

  他的職業股民路并非一帆風順,他曾遭遇過三次期貨爆倉,財富清零。第一次是2010年他從公司辭職的時候,玩期貨爆倉,經濟上捉襟見肘;2011年結婚生孩子的時候,又遇上一次,那次更是要搞到舉債度日;第三次則是他有錢后拿了幾十萬專門玩爆倉的,“想讓自己記住那個教訓”。

  經歷了“這輩子最窮的時候”,這個80后對財富,有著迥異于常人的認知。

  到2013年,他的資產突破1000萬元。2014年10月牛市開始時,他已經積累了近3000萬資金。2015年,有機構給他開出了2個億的配資額度,條件是賬戶共管,他拒絕了這樣的誘惑。最高峰的時候,他也只是用到了1:0.6的杠桿,這也是他這次雖然損失巨大卻依然淡定的主要原因。

  半個月前,他的資產開始每天幾百萬地往下掉,連掉了好幾天,這樣的局面,任誰都hold不住,田小浦索性不看盤,硬生生地放了自己的假,任性地帶老婆孩子出門旅游去了。身邊朋友一個個傳來被“強平”的消息,他才打道回府。打開電腦看看,雖然自己未被“強平”,但他的“杠桿”也被去得差不多了。

  他說,5月份開始查配資時,已有清醒的朋友說要回調了,可那時還是形勢一片大好,每天有幾百只股票漲停。現在,他雖然佩服那些朋友,卻也不后悔:無論“牛”還是“熊”,炒股都是他終身的追求與愛好了,“不炒,手癢”。

  上周五,他又買入總值700多萬元的股票,依然是他慣用的“敢死隊”追漲停手段,期待周一能繼續上漲,這樣他一天估計可以有個40萬-50萬元的斬獲。

  盤子大了,很多事情就從容了,田小浦認為,去掉“杠桿”令他的操作反而更放心了。他將堅持自己的“保守”,不用或者少用“杠桿”。他開始用其中一個賬戶做中長線。也勸每一個向他咨詢的朋友:股票可以當作家庭資產配置,但千萬不要把“雞蛋”全部放進一個籃子里;至于借錢炒股、賣房炒股、辭職炒股,他全部say no。

  他不知道要用多長的時間,才能重回最高峰時1.5億的財富值,但是他堅信,大市會伴隨中國經濟發展而成長,31歲的他,還要和中國股市“玩”很多年。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