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人大學生欲眾籌81萬元赴哈佛留學”的新聞引發關注。如今,在常見的眾籌創業之外,“眾籌學費”、“眾籌旅行”等現象開始流行,很多人對這種現象嗤之以鼻,認為這實質上是一種乞討,違背了“自食其力”的價值觀。到底該如何看待眾籌現象?
一些眾籌現象被認為是“乞討”
1、眾籌,一種讓夢想實現的募資方式
眾籌,來源於英文Crowdfunding一詞。眾籌的意思是指“透過互聯網展示、宣傳想法與創意產品,並與大眾解釋讓想法和產品實現的計劃。有興趣支持、參與及購買的人,可以資助這一計劃。”
這一概念被應用最廣泛的范圍,是企業尤其是初創團隊在發起一個新產品時,利用眾籌方式募集資金,以讓產品順利完成,出資者可以優先拿到,以及被列入感謝名單。眾籌這一模式的應用范圍不止於此,發起一個公益項目,拍個微電影,或做一項學術研究,都可以用眾籌的方式募集資金。說白了就是,“我陳述一個夢想,你出資幫我實現”。這本質上與企業上市時“我需要資金做大企業,你認購股份獲得回報”也沒什么區別。眾籌這種募資方式的特點在於,通過互聯網公開你的“夢想”,面向有興趣的任何人,不給予回報或只給予非貨幣回報。
2、眾籌學費、眾籌旅行、眾籌購買電子產品,被認為是“乞討”
通過眾籌來支持新產品、公益項目或學術研究,這聽起來非常棒,也非常酷,既讓發起者獲得資金,也讓有興趣的人能夠參與其中,貢獻一份力量。但“夢想”不僅限於這個范疇,當眾籌這一模式被越來越多人了解的時候,發起的“夢想”也開始變得多種多樣。其中一個趨勢是,“夢想”變得越來越“私人化”——一些項目通過眾籌平台募集公共資金,但推敲起來這些資金只是滿足了發起者的需求,對其他人卻沒有好處。
這類“私人化”的夢想就包括“眾籌學費”、“眾籌旅行”、“眾籌開酒吧”甚至是“眾籌買蘋果電腦”。大體上,這些眾籌項目要想吸引人,都有一些“故事”或者說是“包裝”:眾籌學費的,往往是出國留學,急需資金,並陳述這次留學的重要意義,承諾給出資者的,大概是交流留學經驗、講述出國見聞,或者是在將來的成果中反映出資者的貢獻;眾籌旅遊的,則往往宣稱旅遊有很重要的意義,例如“塑造人格”、“拓寬生命”等等,承諾的回報則是寄照片、明信片之類;眾籌創業的,多數就畫個餅,並宣稱將來這個餅上有出資者的烙印。
在一些人看來,這都是願者上鉤,旁人沒有權利說三道四,出資者願意相信、資助這些夢想是他們自己事。但在多數人看來,類似行為無異於“乞討”,是一種“不自食其力”的表現,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前不久,在中文網絡社區上,不少類似現象就受到了口誅筆伐,比如“馬來西亞女孩眾籌來華留學”,又比如“皇馬女球迷眾籌去西班牙旅行看足球比賽”,等等。
這也不獨是中國人看不慣這種現象,在國外絕大多數人也抨擊這種現象,例如急劇擴張的“眾籌學費”現象。據美國眾籌網站GoFundMe稱,該網站上專注於教育的籌資項目開始急劇增多。從2011年到2014年,明確提及“學費”的GoFundMe眾籌項目增長了4547%。從2014年年初到當年10月,該網站啟動了106793個教育類眾籌項目,總共籌集資金達到1314萬美元。但絕大多數美國網友都對此持批評態度,認為這是一種乞討。
這種批評心態其實也很好理解。對於多數人而言,“自食其力”是一種正確、健康的價值觀,甚至是社會前進的源動力。相比之下,眾籌學費這樣的事情很容易就被打上“不勞而獲”的標簽——“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為何要靠別人的資助念書?即便有特殊情況,也可以通過助學貸款來上學,以後工作了再還錢,怎么能隨意乞討?”
這種說法看起來很有說服力,但是不是就該全盤否定這類私人化的眾籌現象?其實不然。
私人化“眾籌現象”存在的理由
1、眾籌這種募資方式,往往確實提高了出資者的“效用”
在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來,“眾籌學費”這種模式不會有什么前景,目前的出資者最終會冷靜下來,他們對項目發起者的評價會回歸傳統助學金資助者的評價。他們認為那些家境不差、成績也一般的學生,不會通過眾籌模式募集到超額的資金。
但至少在現在,並不是這樣的情況。那些急需資金出國、承諾會回報一些來自異國紀念品,看起來很有“故事”的眾籌學費項目且不提,一些普普通通的案例也能籌集到不少資金。比如一個叫阿曼妮的美國女孩,發起了一個給自己眾籌大學學費的項目,她並沒有說什么“動人的故事”,而是大方地說自己是中產階級,學業成績多數也只是“B”。但她認為就算是自己這樣的條件,也應該得到資助,她相信自己被“投資”後能學業、事業有成,而她以後將幫助與如今的她處於同一情況的人。憑著這樣的“夢想”,阿曼妮目前已經籌到了5000美元,雖然與她希望籌集的4萬7千美元還相去甚遠,但無疑也算是相當成功的了。
目前還不了解資助阿曼妮的人都是什么樣的想法——也許是因為他們曾經與阿曼妮一樣都是普通的學生,沒有受到過資助,因此贊同她的看法;又或者單純是被她的夢想說服。但可以肯定的是,阿曼妮有關眾籌夢想的陳述打動了他們。這種“打動”實際上是一種“效用”,一種“滿足”——如前所述,這就是“願者上鉤”,而如果自己資助的這筆費用真的能夠讓這位女孩實現夢想、幫助更多的普通學生,這種“滿足”就會加倍。
至於那些“有故事”的眾籌項目,獲得這種滿足感的機會就更高了,也許這種滿足僅僅是“我出不了國念書,但資助了一個出國夢”很愉快,或者是“獲得來自異國紀念品”的新鮮感,又或者是“一個將來事業有成的人將會感謝我”的虛榮心,這些滿足感可能會被評價為虛妄,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相比起傳統的捐錢給“希望工程”,這種“眾籌學費”的方式,確實提高了出資者的效用。
一位通過眾籌進行藝術留學的學生承諾的回報方式
2、對於夢想發起者而言,眾籌模式提供的不只是資金
作為一種實現夢想的機制,眾籌模式提供的遠不止是資金。例如,即便眾籌的目的是私人化的利益,也是需要公開自己的計劃和想法的,這些計劃和想法將被討論和完善,讓夢想變得更清晰,也更有可實現性。並且,眾籌往往需要公布項目進度和承諾回報的,即便寄是一張遊學時的明信片,也有助於出資者監督發起者,有利於發起者自我監督,有效提高夢想的價值。在一檔美國電台節目觀眾辯論中,一位母親就聲援了自己進行了眾籌旅遊的女兒,她聲稱,女兒通過這次眾籌的海外之旅,學會了很多重要的人生課程:謙遜、欣賞他人、感恩等等。她認為出資者的幫助讓她的女兒有了很好的人生體驗。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並不少,包括那些先前認為眾籌是一種“乞討”的人。一位國外書籍制作者就稱,原先也認為眾籌是一種“乞討”,但她通過眾籌方式與有相同愛好的人共同制作出一本精致的葉芝詩集後,她的想法改變了。她認為眾籌這種方式,通過請求和給予這兩種行為,讓人們的聯系變得緊密,這是一種共享經濟和禮物經濟。
不必著急否定“眾籌學費”,但隱憂值得注意
1、隨著眾籌現象的發展,自淨機制將會起作用
目前看來,基於私人利益的“眾籌現象”,如前所述,最被詬病的就是“不自食其力”,像一種“乞討”。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多人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但眾籌模式好就好在他存在著自淨機制,即便一開始存在不理性的資助,但隨著這一模式的發展,出資人也會變得成熟。例如會要求資金使用有詳細的表格和憑據、要更多的核實信息等等,這都有助於眾籌項目的優勝劣汰,那些純粹“乞討”的項目會被摒棄,或者說在“更被需要”和“更有實現價值”間取得平衡,讓那些學費上確實有困難的發起者將有更多機會受到關注。項目的發起者如果不是想“撈一票就走”,也必須在誠信方面下足功夫——事實上,由於眾籌往往是實名制的,弄虛作假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因此並不劃算。
2、眾籌現象的隱憂:透支良心,最需要資金的人得不到幫助
基於私人利益的眾籌,實際上是一種“私益募捐”,與“公益募捐”相對。私益募捐的特點就在於捐助對象是特定的人,而不是像公益募捐那樣,由作為中介的公益組織找出最需要捐助的對象。當然,眾籌並不都是基於同情心而發起的慈善行動,但確實有很多眾籌項目是帶有慈善性質的。眾籌的自淨機制可以排除那些不需要受到捐助的人,但卻找不出那些最需要受捐助的人,這是一個隱憂。這種類型的眾籌慈善可能會演變為“誰故事說得更好”、甚至是“樣貌更受歡迎”就能獲得更多的資助。這些現象有可能會透支社會的良心,讓最需要資金的人得不到幫助。
目前一些以眾籌模式進行的大病救助,就存在這樣的現象,以個體力量發動大病救助募款,如果故事說得好,並有效調動了宣傳資源,沖著對發起者的信任與支持,捐款就會很快到來。但如果“故事說的不好”或沒有宣傳起來,病患者就難以被社會聚焦,就難以激發起民眾強烈的同情心。當類似的事件增多後,效果就再而衰,三而竭。這是需要擔心的。
助學貸款違約率低是假,無法滿足學生需求是真。公益性的助學貸款不應吝嗇,應該想辦法讓更多人有機會用得上助學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