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佛門為何不清净

2015-08-03
来源:香港商报

  針對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擁有私生女」、「轉移寺內財產」等多項指控的網上舉報經過多天的發酵,事件如今仍舊撲朔迷離。然而,在真相始終殘缺不全的情況下,民間輿論似乎早已經為事件定了性:某網站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針對「你們相信釋永信真的私生活混亂嗎?」5個小時內有超過1.5萬人表示相信,表示不信的僅有500人。網絡上的民意固然無法代表事件的真相,但是這樣的結果無疑反映了民間對以釋永信為代表的當代僧人已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感。

  佛門近期的一系列醜聞或許也可以當做此次事件的注腳:微博認證為「鄭州佛學社住持」的用戶「少林寺釋聖智」與網友對罵,連番曝出污言穢語,令輿論嘩然;另據報道,曾擔任蒼南縣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兩間寺廟住持的釋智通被準兒媳婦舉報,揭發出其不僅娶妻吃肉、開豪車住豪宅,甚至連僧人的身份也是假的。再加上各種佛寺借著旅游、法事等名義大肆騙錢斂財的報道不絕於耳,民間對如今佛教界的負面印象,恐怕難以僅僅當做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偶然事件。

  信仰佛門漸疏遠

  在普通群眾的眼中,正常的佛門本應是遠離世事塵囂的清修之地,佛門中人即使并非人人都是仙風道骨般的得道高僧,也應該普遍過著清苦自持的生活,擁有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層次精神生活。然而在當下,人們不難發現,佛門中人卻被權力、地位、名聲甚至金錢與女人等俗事纏身,其追求之低下往往讓普通人都覺得汗顏,唯獨不見信仰--宗教中人首要追求的東西。

  其實,知易行難,信仰來源於塵世,又如何能真正脫離世俗?宗教往往號稱超脫,常常正因為試圖掙脫俗世而不得。

  在當今社會狂暴肆虐的商業化大潮之下,即使佛門凈地也難以在裹挾之下獨善其身。釋永信常常為民間稱為「少林寺CEO」,這一帶有些許戲謔意味的稱號也成為了許多人攻擊釋永信的重要理由之一。然而問題在於,在整個社會都已經進入「不可逆攻,只可順守」的商業化大潮之時,即使想要遠離塵囂,縱使佛門凈地恐怕也難有駕馭之力。

  據媒體報道,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依靠著小說和電影打響知名度的「少林」之名,就已被與少林寺和佛教無關的五十多種商品註冊了商標,其中不乏招搖撞騙和假冒偽劣商品。此時若是一味遵從佛門的隱忍之道,相信如今的少林之名恐怕早已清譽盡毀。而在當地地方政府與商業財團試圖共同開發當地旅游的過程當中,釋永信與少林寺甚至還一度進行過抗爭,只不過這一努力最終無法抵擋當地發展經濟的強烈慾望。

  佛門不清凈,問題卻遠在佛門之外。其實,信仰或許本身也和人類其他的精神產品一樣,本應有一個供給和需求的市場。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在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劇烈轉軌之下,人們內心的精神世界亟需各種信仰來填補,如今宗教界的各種泥沙俱下,李一、王林等「大師」的暢行無阻,恰恰從反面說明了今日國人對信仰的強烈渴求。這一點,中國的宗教管理體制或許亟需深思和改變。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