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10省份三產占比超全國水平 北京居首

2015-08-04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三次產業結構比重是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

  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三次產業占比是衡量經濟發展類型和結構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發達國家三產占比都達到了百分之六七十。“三產比重近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這說明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不過,在不同省份之間,三產占比差異極大,既有北京這樣三產占比已經超過八成的省份,也有安徽、吉林這樣不到四成的省份。《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28個省份上半年三產占比數據發現,這28個省份中,有10個省份三產占比超過全國水平,其中北京以80.9%的占比名列各省首位。

  十省份三產占比超全國

  三產占比超過49.5%的省份共有10個,分別是北京、上海、海南、山西、天津、新疆、廣東、甘肅、浙江和重慶。按地域劃分,東部6個、中部1個、西部3個。其中四大直轄市全部包括在內。

  北京和上海兩個輻射力最強的一線城市,其三產占比如此之高,也在外界意料之中。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分析,北上廣深有大量的生產性服務業。如北京、上海都有大量的教育、文化、醫療、體育和金融等資源聚集。

  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該市第三產業中的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等優勢行業增長較快。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035.6億元,增長19.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044.6億元,增長1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49.4億元,增長12.5%。

  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7970.09億元,增長10.2%。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644.77億元,增長9.6%;金融業增加值1988.90億元,增長30.1%。

  丁長發說,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服務業不僅服務于本省,而且還服務于周圍省份甚至全國范圍。比如北京的服務業不僅服務于整個京津冀,而且聚集了大量的央企總部,北方很多民營企業將總部遷到北京。而上海則是很多世界500強在中國乃至亞太總部的所在地。至于廣州和深圳,雖然輻射范圍不如京滬,但也輻射到整個華南地區。

  另一方面,隨著資源要素尤其是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價格的提高,北京、上海也難以再發展一般工業,很多產業都轉向了其他省份,因此只能向服務業發展。此消彼長之下,這些城市的第二產業占比不斷走低,第三產業占比不斷提升。

  中西部一些三產占比高于全國的省份則是另外一種情形。胡曉登說,一些中西部省份如新疆、甘肅、山西等省份,這些年當地的旅游業快速發展,帶動了餐飲、交通、住宿等第三產業增長較快,在本身經濟總量不高的情況下,第三產業占比就凸顯出來。

  胡曉登說,這些地方的工業以傳統的能源礦業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在經濟新常態下,對資源的需求減少。因此這些地方的工業經濟增速也比較低,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也隨之下降。

  以山西為例,山西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3.9%,降幅較一季度擴大1個百分點。受市場需求影響,規模以上煤炭、焦炭(820, -2.00, -0.24%)、電力、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紡織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5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764.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4%;利潤總額18.2億元,下降58%。

  “三次產業占比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是動態的概念,當這些省份的二產發展比較慢的時候,三產還保持比較快的增速,因此三產的比重就隨之大幅提高。”胡曉登說,三產占比高低和GDP總量、增速、其他產業的變動緊密相關。

  此外,像海南之所以三產占比高居全國第三,主要是由于其本身的工業占比就比較小,主要支柱產業是旅游業、房地產業,因此三產占比較高。

  八省份三產占比低于40%

  與上述10個省份三產占比高于全國水平相反,有8個省份的三產占比低于40%。分別是安徽、吉林、福建、四川、河南、廣西、江西、河北。這其中,中部地區就占了3個。

  對此,胡曉登說,像江西、安徽、河南這些中部省份和四川、廣西這些西部省份的三產占比之所以低,在于這些省份都是城鎮化率比較低的地方,人口比較多,這些年承接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大量的產業轉移。

  “中部地區和西部一些省份現在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這是一個高速成長的階段。到了后期階段才會比較穩定和平緩。”胡曉登說,由于這些省份處于快速工業化的過程中,第二產業的絕對值處于快速增長過程中,因此占比仍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東部沿海的發達省份,福建三產占比僅為37.53%,在28個省份中位列倒數第三。

  對此,丁長發分析,第三產業中最主要的生產型服務業需要很多高素質的人才,但前有長三角后有珠三角,大量優秀人才被吸引過去,因為這兩個地方的薪水和發展空間優勢都十分明顯。

  “金融、證券、法律、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等要素基本集中在兩個三角洲,人往高處走,反過來之后福建的生產性服務業就一直發展得不好。發展得不好,薪水就比較低,就更吸引不了好的人才。”丁長發說,區域發展的非均衡性導致很多要素資源都往好的方向走。而為了吸引人才,不少在福建發展起來的大型企業也紛紛把研發、營銷總部搬到上海、北京等地。

  例如,近年來閩系房企在全國擴張迅猛,而包括寶龍、正榮、融信等當地大型房企也已經或準備把總部搬到上海。

  丁長發說,城市規模對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福建的城市規模普遍較小,像福州和廈門兩個中心城市加起來還沒武漢、重慶等一個城市大,輻射能力也沒有這些城市強。

  此外像福建的制造業以輕工業為主,比如泉州輕紡業十分有名,但這些輕工業對第三產業的需求不是特別大。另一方面,即便有需求,很多也可以通過上海、深圳來解決。比如泉州的很多上市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為其提供服務的人員多由上海、深圳的機構派人出差完成。

  不過,對不同地區而言,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相應的分工和發展角色,并不是三產比重高就是好事。廣東金融學院人口與勞動就業研究所所長何亦名教授告訴本報,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確實比較大,相比二產,三產能吸收的勞動力更多一些。但是如果不顧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過度發展第三產業,會導致產業空心化,而沒有第二產業的支撐,第三產業也就缺乏服務的對象。

  “第三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第二產業的支撐。”何亦名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二產業的比重、就業占比都會下降,但對很多地方來說,在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不能放棄第二產業,而是要將二產、三產更好地聯動起來。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