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招商 > 投資動態

投資公司涉變山寨銀行專騙老人 百余人被騙數百萬

2015-08-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投資公司變身山寨銀行以假亂真專騙老年人,百余老人上當被騙數百萬元。記者7日從重慶渝中警方獲悉,該公司5名管理人員因涉嫌集資詐騙已被刑拘。

 

  渝中區公安分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重慶某投資公司在未經人民銀行批准下,涉嫌非法從事吸收存款業務。該公司辦公場所位于繁華地段,大廳裝修和銀行極其相似,公司在營業大廳也設置了大堂經理和櫃台等與銀行相似的設施。此外,在公司大廳牆上,還掛滿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各種證照,以此迷糊不明真相的群眾上當。

  在該公司大廳,便衣民警看見,去公司諮詢的多為老年人,而該公司的工作人員都是年輕人,看着老人就叫“爺爺、奶奶”,態度極為熱情,端茶送水陪聊天,還送禮品,將老人們哄得團團轉。與此同時,公司多名工作人員西裝革履着裝類似銀行制服,向路人發放傳單,招攬老年人上門諮詢。種種跡象表明,該公司涉嫌從事非法集資或詐騙,警方立即立案偵查,將該公司法人李某等人带回調查。

  犯罪嫌疑人李某交待,從2012年4月開始,李某糾集王某、楊某、白某等人,成立上述投資公司,對外招聘多名業務員,以公司急需資金為由,瞄准老年人,用月息3分為誘餌,通過召開推介會等手段進行公開宣傳,與受害人簽訂借款協議募集資金。為了讓老年人誤認為他們是銀行類合法金融機構,該公司在各個方面均模仿銀行。

  警方調查查明,李某等人約定,通過吸收公眾存款募集資金,所得資金李某分43%,其余57%由王某、楊某、白某與公司業務部門人員分配。王某、白某在公司初期籌備完成後不再負責公司具體事務,僅按約定比例提成。由李某指定被告人張某擔任經理,指定被告人董某任公司財務出納,由被告人楊某招聘被告人譚某擔任市場部總監。截止案發,該公司已向135人募集資金共290余萬元。

  民警介紹稱,由于老年人防范意識較低,很多受害人都是瞞着家人把自己的養老金拿去投資希望有所回報,在沒有看清合同全部內容就將血汗錢投進去。在民警辦案過程中,這些老年人依舊不予理解,甚至認為民警阻礙了他們的發財路。

  目前,公司主要負責人張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警方正在退還涉案群眾集資款

[責任編輯:徐瑩]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