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今起境外來電增「+」號提示防電騙

2015-08-2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林駿強報道:電話騙案肆虐本港,來電者身份真假難辨。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從今日起實施「新招」,電訊商會在流動電話的「來電顯示」中加入特定的「+」號,以協助市民識別模仿本地8位數字電話號碼但源自本港境外的來電,防範騙徒通過更改「來電顯示」進行電騙罪案。當局強調,最重要還是市民應在任何時候均要保持警覺。

  遏騙徒模仿本地來電

  對於電訊商今日起會在流動電話的「來電顯示」中對境外電話加入特定的「+」號,以助市民辨識這類電話由外地撥打,有可能是騙徒來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昨日表示,當局留意到個別電話騙案的案件,騙徒可用不同手法改變號碼,讓人以為電話是由香港某地方撥出,他續指有關措施是為了讓市民更清楚哪些電話是由外地撥打,他并提醒市民,如果發現來電有「+」號,應提高警覺。

  HKT及和記分段推「+」號

  通訊辦發言人表示,本地所有相關電話營辦商今日起均會實施新措施,即使有關來電號碼假冒為本地電話號碼,來電顯示亦會顯示「+」號,惟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HKT」)及和記電話有限公司(「和記」)除外,「HKT」及「和記」將分兩個階段實施這項新安排,第一階段會於今日生效,涵蓋除香港流動電話用戶撥打漫游電話至這兩家營辦商的流動網絡以外所有源自香港境外的來電;在本年9月內的第二階段,「HK-T」及「和記」將就所有源自香港境外的來電在流動電話用戶的來電顯示中,加上「+」號。

  助提醒市民防範可疑來電

  發言人續指,在境外來電號碼前方加入「+」號的做法,旨在提醒市民防範電話騙案。無論來電號碼前方是否顯示「+」,均建議公眾人士在任何情況下時刻對可疑的來電保持警覺,切勿披露個人資料或答應可疑的來電者的任何要求。

  如有懷疑,應通知家人接到可疑電話,并即時向警方舉報可疑的電話騙案。通訊辦亦發出消費者注意事項,就上述措施和如何防範更改「來電顯示」和電話騙案為公眾提供進一步資訊,詳情請參閱以下網頁連結:www.ofca.gov.hk/tc/consumer_focus/education_corner/alerts/general_mobile/telephone_scams/index.html。通訊錄來電不會顯示「+」號

  通訊辦解釋,新措施或會受到一些限制而失效,而無法以「+」號顯示境外來電。例如,偽冒的來電號碼與接電者流動電話的通訊錄內儲存的電話號碼澸合,接電者流動電話可能會顯示與該電話號碼對應的名字,而不會顯示帶有「+」號的來電號碼;又例如,某些極舊型號、只能顯示數字的電話;以及數碼通電訊有限公司(「數碼通」)、「和記」及「HKT」部分已啟動LTE話音服務功能的4G用戶的智能電話,都未必能在「來電顯示」中顯示「+」號。

  不過,「數碼通」及「和記」可於2015年9月內在已啟動LTE話音服務功能的4G用戶的「來電顯示」中顯示「+」號。

  1日兩度電話行騙內地青年被捕

  記者萬家成報道:警方拘捕一名「食過翻噚味」電話騙徒,一名內地青年昨日早上成功以訛稱禁錮婦人之女婿手法,「呃阿婆錢」騙獲1.5萬元后,昨日下午重施故技,最終被事主悉破,警方接報后成功拘捕該名涉嫌與兩宗電話騙案有關的疑犯歸案。

  冒認女婿求救呃老婦1.5萬

  昨午1時,荃灣一名婦人(58歲)在家中接獲陌生男子來電,對方聲稱其兒子涉欠債遭人禁錮,要求婦人交付13萬元現金贖人,醒目婦人懷疑遇上電話騙徒,在確認兒子安全后,即時報警求助。荃灣警區重案組接手跟進及作出部署,將計就計,於荃灣街市街一公園,成功拘捕1名現身收錢的涉案持雙程證來港姓陳內地男子(19歲)。

  重案組探員經調查后發現,疑犯早上曾經致電沙田區另一名老婦(68歲),冒認其女婿并聲稱遭人禁錮要求交錢救人,老婦不虞有詐「中伏」,結果痛失1.5萬元老本。直至昨晚9時45分,落案疑犯被重案組探員押返位於油麻地廟街的住處調查搜證,稍后再押返警署扣查。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