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有展览海报的红砖美术馆外景
(从左至右)艺术家杨千、艺琅国际谢蓉、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艺术家琴嘎
展览现场
2015年8月22日,“没有人在乎——黎薇个展”在红砖美术馆开幕。暌违两年的黎薇,带来了其最新作品《没有人在乎》。展览将展出至2015年09月22日。
“死亡到底是什么?
一堆腐肉,一具尸体,还是一句节哀顺变?”
黎薇对于死亡的关注与描述胜过了那些假惺惺的陈词滥调,抽丝剥茧地呈现了真实的残酷。艺术家将冰冷、绝望渗透进作品的每一个细节,赤裸裸地与这个世界进行静默。在《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中,具象地撕裂了人类的原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皆为人类自私的源泉,而对于他者死亡的冷漠也是最为本真的反应。其中,每个人既是当局者,也是当事人,最终,殊途同归的命运或许是对原罪最好的反讽。
黎薇的早期作品《空心人》系列是半身人像雕塑,那些楚楚可怜的半身人像,用惶恐的眼神看待着周遭世界。于世不安,心智全无,巧妙契合了“空心人”的主旨。他将自身敏感投射在每一个“空心人”身上,对于人际的单纯抑或复杂,踽踽独行的苦楚与自得其乐,艺术家开始游离在两端的自我对抗与纠结中,他开始质疑更多东西。在其后展出的作品《陷阱》中,黎薇将十几只“狗”(雕塑作品)锁进了铁笼,四周墙上各种脏乱差,整个现场乌七八糟的令人不禁联想起虐狗现场。艺术家用平静的方式抨击着社会的漠不关心,这种平静胜过暴戾乖张。
展览作品(局部)
正如贡布里希(E.H.Gombrich)所言:“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黎薇充分理解了此句意义,他没有被“艺术”绑架,而是烧脑走心地敏感捕捉着这个世界。面对人生最难以言说的阶段,从内心惶惑到泰然处之,所发生的故事全部被置入作品。黎薇的转捩之作《ICU》直面生死,描摹了ICU深切治疗部(重症监护室)中的四位病患气若游丝地挣扎与喘息。呼吸机的嘀嘀声贯穿整个房间,他们毫无尊严地等待着宿命到来。病患的肢体残缺,不忍直视的病房,压抑的气氛无时无刻不弥漫于室内,诚然难以轻松。这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微缩景观,艺术家十分敏感地诠释了人类悲恸的殊途同归。他最为擅长使用直接了当的方式戳扎人类的脆弱,中间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起承转合,没有图腾式的炫耀与痴迷,艺术家只提供立体的内心镜像之于观者。
展览现场
雕塑作品《合唱团》由十四位少年组成,他们眼中的麻木像是在社会上浸染良久的成年人,局促的表情和动作映射了当下的负能量价值观。火红的脸颊,老气横秋的发型,构成了大时代下的小插曲。孩子脸上泛起令人发指的老成世故,凸显出时代赋予的某些问题。不得不说,黎薇是一个心思极其细腻的艺术家,且内心又是十分柔软,尽管他不愿承认自己的柔软,总是讲出一些苛刻的言语,但这恰恰才是黎薇的真实。
黎薇在2013年的《感谢上帝》个展中,在庄严肃穆的教堂的角落放了一只死老鼠(雕塑作品),所谓渺小与神圣形成了鲜明对比,且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质疑与针砭。无解的生命猝然消逝,上帝会否可以解释一切?这个展览是黎薇的艺术升华之作,他开始从直截了当的愤怒转变为戏谑批判。
展览作品(局部)
此次,红砖美术馆(Red Brick Art Museum)呈现的黎薇新作《没有人在乎》更为鞭辟入里,甚至细思极恐。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想法多来自旁观感受和思索,而黎薇将“死亡现场”平铺直叙、言简意赅地抛出,完全摒弃了心灵鸡汤式的说教。黎薇将展览现场布置成了一地死鸡(该作品由1000只鸡组成)的房间,窗外的绿豆蝇们乌央结群,与屋内的小鸡尸体形成了死亡生态链,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但这似乎又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各种死亡现场,以至于毫不在乎。《没有人在乎》这件作品,不带有任何情绪,也不带有任何指向,它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掠影,甚至连结果都不是。无论脑洞大开,还是懒得去看,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场景,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在点赞交际的时代,每个人在“朋友圈”扮演着所谓的在乎,实则并非由衷在乎。其中,我们既是无关者,又是当局者。冷漠看客已经变本加厉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他们扮演者各种角色,尝试着各种属于他们自己的“攻略”,其实他们甚至连自己都不在乎。
展览作品(局部)
黎薇的探赜索隐有目共睹,他近年来的展览标题更是充满了对人类的质疑与讽刺。诸如:《空心人》、《英雄》、《忏悔室》、《感谢上帝》等。或者,可以组成这样一句话:“空心人英雄进忏悔室感谢上帝,然而却也并没有人在乎”。
展览信息
没有人在乎——黎薇个展
艺术家:黎薇
开幕:2015年8月22日 15:00
展期:2015.8.22-2015.9.22
主办:红砖美术馆
赞助:艺琅国际
地点:红砖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