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長劍10巡航導彈
原標題:美媒文章:分析家們對中日戰爭風險感到擔憂
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8月21日發表了題為《分析家們對中日戰爭風險感到擔憂》的報道,編譯如下:
幸運的話,2013年1月將會被看成是中日關系的歷史性低點。在那個月,東京和北京就東海島爭展開對峙,期間中國軍艦用火控雷達先是鎖定一架日本直升機隨后是一艘驅逐艦。這種現代化的裝備相當于是輔助武器瞄準。
此類行動令安全分析家們感到擔心,目前他們正在對中日陷入戰爭的風險展開評估——或許不是在任何一方著手準備發動一場戰爭后,很可能是在某種挑釁行為導致非計劃暴力對抗及連鎖反應之后,而雙方在固執的民族主義者的影響下都選擇使事態升級。
東京大學中日安全關系主要專家松田康博說,雙方都在努力避免此類可能會被民族主義者利用的事件。他說:“意外事件是最大危險,它們可能發生,但是可以加以平息。美國試圖讓日本為應對此類事件做好準備。”
日本退役海軍上將、現為獨立安全問題分析家的香田洋二認為,雙方都知道如何來控制事態的發展,就像中美在2001年做過的那樣,當時一名中國戰斗機飛行員在駕機撞上他所攔截的一架美海軍EP-3偵察機后墜機身亡。香田洋二說:“但是,不要制造這樣危險的意外事件當然更好。”
由日本管轄中國聲稱擁有的釣魚島是2012到2013年中日對峙的場所。
外國分析師往往更加緊張。國際戰略研究所新加坡辦事處的鐘偉倫(音)拒絕將EP-3事件視作一個先例。他指出,中國與日本的關系遠比它與美國的關系更易引發激烈情緒。在一場危機中,理智可能會一反常態地供不應求。
循著這樣的線路,防務學者羅伯特·艾森和德斯蒙德·鮑爾寫道:“日中就東海問題最初爆發的敵對行動有可能依然只是:一場短暫、有節制的交火,一個發人深省的教訓,鼓勵雙方作出急需的努力,增進交流并認識到避免沖突對雙方都有利。但是它也有可能在有機會采取預防性措施前失控。”
分別在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和國立澳大利亞大學執教的艾森和鮑爾說,在出現哪怕是很小的敵對行動時,控制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對兩國領導人來說都將成為不同尋常的挑戰。兩人在國際戰略研究2014年11月一期的期刊上寫道:“此外還有這樣一種可能:一國或兩國的領導層出于對國內因素的考量都很想利用一場加劇的危機。最初的暴力行為將會使另一方遭遇必須還以顏色的巨大壓力。”
隨后,就是誘使升級的戰術和技術上的刺激因素。軍隊現代化程度越高,對情報、監視、偵察(ISR)系統的依賴性就越大,而這些系統一般都特別易受攻擊——其中包括先發制人的進攻,如果另一方不希望遭受首輪基于ISR的打擊的話。日本的ISR能力不是一般的強大,這就帶來了(與其能力)相稱的打掉這一系統的強烈欲望。
艾森和鮑爾稱,這個問題也涉及了美國,后者含糊地表達了在這樣一場危機中支持日本的承諾。首先,美日兩國共享著一些ISR的資源。從某種程度上講,打擊日本就意味著打擊美國。其二,通過打掉它們的瞄準裝置,很容易就會讓中國用于對付美國軍艦,特別是航母及其護衛艦的反艦導彈威力大幅削弱。美國勢必會很想打擊這些指揮、控制、通信和ISR系統。中國在這些系統依然存在的時候將會禁不住想要開火。
所有這一切都凸顯出從一開始就避免危機發生的重要性。好消息是,中國能夠節制部隊的行為。2012至2013年中日圍繞釣魚島的對峙就是證明這一被低估的靈活性的證據:當中國只是減少它的部署時,這一對峙就宣告結束。眼下釣魚島發生暴力沖突的危險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