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國慶前多景區醞釀漲價 “不漲價倡議”遇“解禁年”

2015-09-23
来源:京華時報

  每到國慶黃金周各地景區都將迎來大量游客。

  今年又到了國家發改委針對景區門票價格“三年一調價”的解禁年,在十一黃金周到來前不少景區都紛紛宣布將上調門票價格。與此同時,不久前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發出倡議,號召5A、4A級景區帶頭不漲價;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也宣布出重拳整治景區票價問題。不過,漲與不漲,“景區”這兩個字在游客心里如今已是負面形象纏身,人們該如何理性看待景區調價,景區又該如何走出困境,專家和從業者有話要說。

  □現狀

  國慶前多地景區醞釀漲價

  雖然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宣布將整治景區票價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由于今年是“解禁年”,不少景區早已開始醞釀漲價計劃。其中,不久前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銀子巖景區門票價格調整的公告,稱銀子巖景區門票價格從65元/人次調至84元/人次,約從2015年底開始執行。同樣即將漲價的,還有福建清源山景區,該景區工作人員稱,現在的門票價格為55元/人(含老君巖、千手巖、奇峰醉月景區),年內將漲至70元/人;湖北省利川大水井景區(4A級)近期發布公告稱,該景區門票價格由每人次50元調整為每人次65元,自2016年1月4日起執行;甘肅麥積山景區也預計9月底漲價,由現行每人次70元調整為90元;張掖丹霞景區則將于11月22日起調價,由現行每人次40元調整為54元。

  承諾不漲價景區仍是少數

  對部分景點的漲價計劃,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日前曾發出倡議,號召5A、4A級景區帶頭不漲價。截至8月31日,已有2050家5A級和4A級景區簽訂“不上漲門票價格”承諾,約占全部5A和4A級景區的80%。但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擁有的各類景區達20000余家,雖然此次大部分5A和4A景區加入承諾,但總體來看主動愿意加入不漲價行列的景區仍是少數。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上海一家4A級景區海洋水族館也在醞釀漲價,并計劃從11月1日起,門票價格由160元調到190元,不過在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發出倡議后,該景區也出現在了承諾不漲價的名單中。

  國家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景區門票價格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強調,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專項整治期間,對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景區,各地原則上不出臺新的上調門票價格方案。同時,通知還要求,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將門票收入用于景區正常運營以外其他開支以及門票收入超出景區正常運營需要的,應相應下調門票價格水平。

  □問題

  “3年不漲”變“3年必漲”

  2007年,國家發改委規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的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但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很多景區把“3年不漲”變成了“3年必漲”。今年計劃漲價的四川碧峰峽野生動物園相關負責人坦言,漲價與飼料成本、員工成本、運營成本以及新項目開發等投入加大有關。同樣醞釀漲價的桂林荔浦銀子巖景區和湖北利川大水井景區則表示,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停車場等建設導致成本增加巨大。揚州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像何園、個園這種景區,基本上都屬于10年沒調過價了。“其實門票不漲價對我們壓力也挺大的,作為文保單位維修的成本相當大。”而此次位列不漲價名單中的北京某景區負責人透露說:“簽不漲價協議其實挺無奈的,我們更多是為了公益的效果,我們景區屬于勞動密集型的景區,員工成本、修繕成本其實主要都得從門票里出。現在簽了協議我們只能給員工最低工資,但這勢必對游客的服務產生負面影響,這是惡性循環。”對此,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表示,公共資源本身不等于旅游產品,需要投入才能轉化為產品,開發、建設、維護也需要成本,不能籠統地批評景區漲價。而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認為,一些地方的景區門票價格過高或不斷上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地區主管部門疏于管理的懶政,也有另一小部分是地方相關部門基于本地利益的支持或默許。

  西湖模式遲遲不能復制

  景區收入單一、過于依賴門票經濟是目前很多景區的通病,而“西湖免票模式”成功后卻無法在別的景區得到良好復制也是讓很多網友無法理解的現象。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如西湖這樣的景區的確不需要依靠門票經濟來支撐,因為其屬于城市配套景區的類型,其他景區很難效仿,如果把西湖換到一個經濟不太發達的地方,將無法生存。而劉德謙也表示,平心而論,目前中國還不具有“杭州西湖免票模式”全面推廣的條件。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財政還得靠景區門票收入來“吃飯”。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教授王健民則指出,某些地方政府的短視行為也是阻礙西湖模式發展的因素之一,“從長遠看,除門票以外,餐飲、住宿、娛樂都能為景區創收,而且潛力更大,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會覺得任期內還是門票收入帶來的效果更明顯,他們不會去考慮幾年之后的事情。”

  另據了解,由于門票經濟帶來的種種弊端,目前不少景區雖然無法像西湖那樣一步到位,但也已紛紛開始探索新的出路。揚州瘦西湖景區副主任肖潔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也加入了不漲價名單,這也是在督促我們從門票經濟向多產業發展轉型,未來瘦西湖要建立O2O模式,打造智慧型景區。”而北京的鳳凰嶺景區工作人員譚佳表示,鳳凰嶺已經六七年沒漲過價了,雖然壓力大,但是也希望能通過別的途徑增收。“我們現在經常辦活動,比如搞一些文化方面的展覽、戶外主題的賽事,這些都能吸引游客從而成為新的收入增長點。”

  □建言

  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

  我國亟待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旅游資源不可替代型景區,其價值理應為全民所共享。我國應盡快建立“國家公園”制度及出臺相應法規,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公益景區體系,實行免票或者低票價。政府可以先確定路線圖和時間表,在過渡期內,選擇大約100個最具代表性和保護價值的景區列入《國家公園預備清單》,執行以“合理成本+合理利潤”為原則的門票定價機制,并仿效上市公司按年度公布經過第三方審核的財務數據,將其經濟運行情況置于全社會監督之下,兼顧游客、管理者和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最終,在國家公園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并等待過渡期結束后,讓預備清單中的景區一次性或分批升級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公園,由中央政府承擔國家公園的開發與管理的責任。

  中國旅游研究院博士黃璜

  景區增加收入需轉變經營思維

  傳統的門票經濟導致游客對于很多景區的重游率很低,這就間接限制了景區的長期營收潛力。其實景區的收入來源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必死盯著門票一項。郵輪旅游的例子值得借鑒,一張船票的價格對于郵輪公司來說未必能收回成本,但郵輪公司能靠船上眾多娛樂設施的二次消費彌補回來。景區這里也一樣,打造一些休閑消費項目,引入落地活動,戶外廣告等都是創收的途徑。舉個例子,昆明的世博園如果只是賣門票,晚上的時間園區是浪費的,因此作為一個靠市區非常近的景區,晚上就可以打造成休閑消費的場所,這樣游客的體驗也能多樣化,景區的收入也是多渠道的。記者田虎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