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大廈
英國一直以來都是熱門旅游國家,伴隨習近平主席即將對英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國人去英國旅游的熱情再次高漲。英國好玩好看的太多,我們先來逛逛倫敦!
聖保羅大教堂
說到英國,不得不提倫敦。倫敦作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英格蘭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羅馬人在兩千多年前就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的種族、宗教和文化。此外,倫敦還是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很多人都能隨口說出那里的幾個世界知名的景點,比如說倫敦著名古鐘——大本鐘,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泰晤士河上最著名、最壯觀、最美麗的橋梁——塔橋,美麗的海德公園……
英國女王
美麗而又古老的倫敦
倫敦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現在的世界上,有26個人口在一千萬以上的特大都市,其中之一就有倫敦。倫敦是歐洲最大的都市,有1250萬人,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這里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用300多種語言交流。然而,倫敦的特色,不在于人口多或人口密度大,而在于它淵源悠長和豐富多彩的歷史及文化。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了。
白金漢宮的儀仗隊
公元一世紀43年,羅馬人征服了這個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Londinium 。後來,羅馬人更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初具規模的城市。當時的倫敦城的地點就是現在倫敦城的金融區。到了17世紀,倫敦已經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都市。從那時起,英國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中心、世界的工廠、科學家的樂園和文學家的天堂。這是一個產生了科學家牛頓和達爾文、劇作家莎士比亞、蒸汽機發明家瓦特、作家狄更斯、啊航海探險家庫克的地方和時代。到了鼎盛時期,大英帝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最強大的國家。倫敦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港口和金融中心。
大本鐘
然而,倫敦在歷史上也曾飽經滄桑,經歷過許多大災難。第14到17世紀之間,那里受到瘟疫侵襲,據說有三分之一的人喪生。1666年9月2日,一把著名的倫敦大火,又幾乎燒掉倫敦全部建築。在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也給倫敦造成了嚴重破壞。在1940年代初,納粹德國的空軍對倫敦進行了很多次密集轟炸,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巨大的傷亡。估計有大約3萬5千名倫敦市民喪生,5萬多人受重傷。到戰爭結束時,數以萬計的建築物被摧毀,數十萬人無家可歸。但那里的人民不屈不饒,一次又一次地重建家園,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大都會倫敦。倫敦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建築物和旅游景點。它有132座歷史古跡建築,200個博物館,108個劇院和音樂廳。
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是英國女王辦公和履行禮儀性職責的地方。白金漢宮的附屬建築包括皇家畫廊、皇家馬廄和花園。皇家畫廊和皇家馬廄均對公眾開放參觀。每年夏天,英國王室還在花園內舉辦盛大的皇家招待會。近年來,公眾可以趁女王公務日程的暑假期間參觀白金漢宮的典禮廳,也就是其他時候用作官方職能和接見用的房間。迄今為止,白金漢宮已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近800萬名參觀者。女王平常在白金漢宮,在周末通常會離開那里,回到她的溫莎城堡。要知道女王在不在宮殿里,只要看一看白金漢宮中央的旗杆就可以了。如果女王在宮里,旗杆上飄揚的會是君主旗,否則人們便會看到英國國旗。如遇到盛大的禮儀場合,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宮殿則會掛一面加大號的旗帜。現在的白金漢宮,每天清晨都會有穿漂亮的紅軍裝,戴高高的黑熊皮軍帽的皇家禁衛軍換崗交接典禮,這也成為英國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觀。
倫敦橋
倫敦橋是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橋,是倫敦歷史最悠久的一座橋。著名的倫敦塔位于它的東面。倫敦橋所在的地方,近2000年來一直有不同的橋。第一座跨泰晤士河的橋是木橋,由羅馬人在公元50年左右搭建。這個位置河夠窄,方便搭橋;也夠深,允許海船進入。羅馬人撤離英國之後,這座橋逐漸失修。1014年,英國國王抵抗入侵的丹麥人時曾下令燒毀這座橋。重建的倫敦橋在1091年又被暴風雨摧毀,再次重建,又于1136年被燒毀。1136年後,石橋取代了以前的木橋。由於當時允許橋上建設建築物,橋上擠滿房屋,甚至包括教堂。二十六呎的橋面擠到只剩下六呎通道供來往交通。當時有過二百商戶營業,不少人來此購物。因為有遮蔽和實施宵禁,不少人認為在橋上較安全。這樣,橋上形成了一個自成一體的社區。當時最大的威脅是火災和擁擠引起的墮河事件。1212年一次大火,火頭同時從兩端燃起,人群無法逃生,三千人遇難。1722年由于橋上交通擠塞太嚴重,市長下令所有交通工具靠單邊出入,這據說是英國行車靠左慣例的開始。現在的新橋,是1973年落成的。
攝影:Rene Mattes, Hemis/Corbis
倫敦塔
倫敦塔是泰晤士河邊的幾座塔樓的組合體中的一個。倫敦塔曾作為堡壘、軍械庫、國庫、鑄币廠、宮殿、刑場、公共檔案辦公室、天文台、避難所和監獄,特別用于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最後的這一用途,產生了一條短語“Sent to the Tower”,意思是“入獄”。13世紀時,這里還成了皇家動物園,里面飼養了從國王的行宮動物園運來的動物。最後的動物在1835年被運走。現在的倫敦塔,是一個主要旅游景點。除了建築物本身,可觀看的,還有不列顛王冠寶石,一些精美的皇家軍械庫收藏,一段殘存的羅馬人的要塞城牆。
倫敦塔前虞美人花海
倫敦塔雖然不再被王室佔據,該塔在官方上還是王室官邸,因此有王室禦用侍從衛兵。在塔開放的時候有兩個守衛,一個位于珍寶館外,一個位于皇後館外。倫敦塔由衛士們管理,他們既是導游,又是保安,本身還是旅游者的觀賞對象。每個傍晚,守衛會舉行交鑰匙儀式。因為倫敦塔晚間是關閉的,根據傳統,傍晚過後至第二天早晨,無論是什麼理由,任何人都不可以進入或離開倫敦塔。相傳只要塔里還有烏鴉,英格蘭就不會受到侵略,反之,國家將會遭逢厄運。為了尊重古老的傳說,現在的政府仍然負擔開支,在塔內飼養烏鴉。目前塔里還有7只烏鴉,是很受游客歡迎的吉祥動物。為了確保這幾只烏鴉不會全都離開倫敦塔,牠們已被剪除部分的羽翼,從而失去了飛行能力,但相應也得到了非常細心的照料與關注。
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也就是國會大廈,是英國議會(國會分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下議院是英國政府真正的權利中心之一)的所在地。它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是哥德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建築群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長的走廊。盡管今天的宮殿基本上由19世紀重修而來,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時的許多歷史遺跡,如威斯敏斯特廳(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仍用作重大的公共慶典儀式,如國葬前的陳列等。威斯敏斯特宮包括了數座塔樓。最高的當屬西南廣場的維多利亞塔,達到了98.5米。今天成了國會檔案館。其頂部有金屬旗杆,王室列席時,懸掛皇家旗。平時則懸掛英國國旗。塔基部分是皇家專屬通道,用于保障國會開幕大典或是其他官方慶典時期皇室成員的進出。
攝影:Jose Ramirez,國家地理我來掌鏡(My shot)
威斯敏斯特宮鐘塔高96.3米。鐘樓頂部的鐘房是一座巨大的矩形四面時鐘。鐘樓擁有5座時鐘,每過一刻鐘都會報時。最有名的一座叫“大本鐘”,它重達13.8噸,每過一小時擊打一次。盡管“大本鐘”原指該鐘表本身,今天已經被人們習慣用來稱呼整座塔樓。國會下院廳內,議長席前是辦公席,記錄文員在此就坐。兩排綠色席位相對排開,執政党席位于議長的右側,反對党席在另一側。在地板中央有兩排相距2.5米的紅線,傳說是為了正好超過兩柄劍的長度。歷史上,此舉是為了避免下院執政党和反對党的辯論演變為沖突。今天在下院辯論發言時,兩方議員也不得超越該線。若有議員在發言時不小心越過該線,將會遭到對方的斥責。在國會開會期間,若想到上下院參觀辯論,英國公民可以預先從各自選區的議員手中取得門票。英國公民和海外游客也可通過排隊獲得許可。國會大廈有若干小型花園環繞其間。位于宮殿南側河畔的維多利亞塔花園,作為公園,總是對公眾開放的。
大英博物館
英國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位于英國倫敦。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藏品主要是歷年戰爭中掠奪得來。主要受害國家包括希臘、埃及及中國等。大英博物館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築,十分壯觀。這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在世界上久負盛名。大英博物館建于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英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後來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其中不少是僅存的珍本。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文化掠奪,大量珍貴文物運抵倫敦,數量之多,大英博物館盛不下,只得分藏于各個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內景
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古董
大英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以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國的藏品則是佔據了絕大部分,且其所收藏的古羅馬遺跡、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聞名于世。
倫敦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是倫敦最大、最著名的皇家公園,位于白金漢宮的西側。這塊巨大的綠地被九曲湖和長湖分隔成兩片,湖的西邊是肯辛頓公園。公園里樹林掩映、河流交錯。海德公園佔地160萬平方米。十八世紀前這里是英王的狩鹿場。許多社交名流喜歡在此游樂騎馬,這里高級大飯店和住宅林立;北面有著名的演講角,這是一個大的可以公開發表自己觀點的地方,經常可見有人在此即興演講。在公園的南端有騎兵營,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在訓馬。海德公園西邊即為肯辛頓公園,有一個蛇形湖泊,其旁的同名藝廊頗受歡迎。九曲湖以南是戴安娜王妃噴泉,一個橢圓形石頭環形噴泉,開放于2004年7月6日。正對着海德公園角的是倫敦最豪華的旅館之一,The Lanesborough,最貴的套房每晚要花費6000英鎊。
海德公園很大,許多人會來此跑步、健身、玩滑板、打羽毛球、遛狗等等。你可以到此隨便逛逛,體驗一回英式悠閑生活,或者租一輛自行車來游覽公園,有專門的自行車道。公園的主要入口有惠靈頓拱門,進去後往西走不遠,就可以看到九曲湖。湖中游着白天鵝,不時有鴿子、飛鳥飛到湖邊,映襯着藍天白云,悠然美麗。三三兩兩的人在湖邊草坪上席地而坐,還常能看到松鼠出沒。你甚至可以在這里打發整個下午的時光。
“倫敦眼”
“倫敦眼”是倫敦最吸引游人的觀光點,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當時世界第一大摩天輪,後來世界有六個摩天輪超過了它。目前也是倫敦的著名地標之一。倫敦眼高135米(443英尺)的“倫敦眼”是為了慶祝公元2000年而興建的,原定獲准運作5年,由于總投資額為1.2億美元的英國“倫敦眼”摩天輪2000年建成開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世界游客300萬人次左右,倫敦旅游市場經濟效益增加了10%,同時還带動倫敦旅游就業約1萬人。當地市議會于是決定長期保留倫敦眼。乘坐“倫敦眼”升上半空,可以鳥瞰倫敦的全貌,盡收眼底。“倫敦眼”也是英國最受歡迎的付費觀光點。倫敦眼它被譽為數學上的奇跡;工程师透露,建造這座摩天輪所需的電腦計算能力,超過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建築。“倫敦之眼”重1600噸,橫躺在浮于河面的一個平台上。 負責建造的工程揭露,他們在設計建造時比原先估計多做了幾百萬次的計算,以確保其安全性。
倫敦眼“倫敦之眼”的構想可追溯至1993年《泰晤士報》所舉辦的一場競賽,該報要求參加者提出慶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計划,兩名建築师異想天開的率先提議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輪。這項計划激發了英國航空公司董事長艾林的想象力,決定出資使其付諸實現。對摩天輪的設計者而言,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可以穩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兩支從陸地延伸過來的支架,將承擔摩天輪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條巨型鋼索防止其倒塌;這些支架與鋼索的地樁將打入地底180英尺的深處,確保安全無虞。“倫敦眼”實在是個瘋狂的城市創舉。一個摩天大轉盤,高達450英尺(135米),共有32個乘坐艙,全部設有空調並不能打開窗。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15名,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鐘。带着明顯的娛樂場氣息,在南岸落地,調皮的與嚴肅的古跡建築群面對面。因為覺得它造價甚巨,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歡它。盡管如此,但它仍抹不去一股廉價的氣息,太“不像”倫敦了。但不少市民歡呼雀躍,覺得實在是“太好玩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攀上去,換個角度看看自己的城市。當然,更重要的事實是,它每天不停地轉啊轉啊,卷進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已名列倫敦各旅游點榜首,為倫敦旅游業賺進了天文數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