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要活動,“西藏文化周”將于10月27日開幕。包括舞台表演、藝術展覽、“藝術教育”和“藝術天空”戶外演出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將一一呈現。
10月27日,由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演出的大型歌舞詩《魅力西藏》將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歌舞詩《魅力西藏》集西藏歌舞元素為一體,富有民族韻味的節目明快奔放、異彩紛呈,充分展現了藏族文化的豐富多彩和無窮魅力,表達了高原兒女對生命、愛情、信仰的敬重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歌舞詩《魅力西藏》以歌舞為主,雪域各族人民獨具風格特色的音樂、舞蹈、服飾、特色樂器、戲曲唱腔、史詩等形式都在歌舞詩《魅力西藏》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向觀眾展示了西藏悠久的歷史、深邃的文化、多彩的藝術、絢麗的風情和壯美的山河,描繪出西藏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發展的美好景象。
整台演出分為“陽光雪域”、“夢回草原”、“醉美雅江”、“月映林海”、“哈達心願”五個部分,借助現代燈光音效,將西藏各個標志景色轉化為歌舞元素融為一體,舞台上呈現出雪山、草原、江河、湖泊、森林構成的大美畫卷。高貴典雅的宮廷歌舞“朗瑪”、古朴莊重的盛典之歌“卡爾”、奔放熱烈的“堆諧”、歡快喜悅的“果諧”……古老的舞步踏歌而來,舞出了雪域高原少數民族豪邁爽朗、堅強勇敢的精氣神,跳出了對日月山河的贊美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讓觀眾真正“走進”《魅力西藏》。除了《魅力西藏》這場歌舞演出外,10月30日至31日,日喀則市民族藝術團還將带來“多彩哈達”歌舞晚會。
10月27日至11月26日,本屆藝術節西藏文化周的文物大展《雪域擷珍—-西藏文物珍品展》將在中華藝術宮舉行。佛教造像、經典和法器等宗教實物的營造成為西藏文化藝術中最具特色、成就斐然的領域,代表了西藏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准。佛教造像是諸佛、菩薩、本尊以及各類護法神靈的象征。除了不同時期的本土造像外,印度、尼泊爾等周邊佛教盛行地區以及中原造像逐漸傳入西藏,使西藏逐漸成為不同地域、不同工藝流派造像的薈萃之地。
此次的西藏文物珍品大展,共有兩個特點。一是數量多,120多件文物中一級文物有28件,許多也是第一次出藏。二是文化底蘊深厚,體現了自北魏時期至現代的各個時期文物的連續不間斷性,尤其是展覽的文物等級高,更具有代表性。該展覽充分展示千余年來西藏文化藝術的精髓;佐證西藏地方與祖國內地不可分割的歷史事實;展示西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以來,在党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領導下,在自治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西藏的文物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果;切實使西藏豐富的文化遺產,在建設重要的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除此之外,西藏文化周的另一文物大展同樣值得期待。《雪域瑰寶——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將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舉行。西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大區。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西藏各族人民創造和傳承了數量龐大、獨具特色、形態各異、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西藏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命脈所在。為充分展現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多樣性、豐富性,充分展示近年來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果,“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展示了最具特色的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包括藏族唐卡、藏文書法、藏香、藏醫藥、藏族織染繡品、藏族金屬鍛造、藏紙制作、藏族編織、藏族皮具、藏族礦植物顏料制作等10余個非遺項目參展,10多名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演示。
在今年藝術節的藝術教育和藝術天空板塊中,也有不少西藏文化周的精彩演出。藝術教育方面,10月28日在同濟大學將上演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民族歌舞專場,讓同學們領略藏族歌舞带來的純朴大氣的雪域之美。此外,在中華藝術宮將邀請文物專家舉行西藏文物展的導賞講座,讓市民更多地了解藏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