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習近平抵巴黎 中國責任觀贏讚譽

2015-11-30
来源:香港商报

11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法國首都巴黎,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奧朗德和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法比尤斯邀請,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活動。這是在巴黎奧利國際機場,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受到法國政府高級官員熱情迎接。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習近平出席巴黎氣候峰會 促簽新協議

  中國責任觀贏讚譽

  【香港商報网訊】昨日晚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乘專機抵達巴黎,開啟今年出訪「收官之旅」。他將於當地時間29日至30日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並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闡述中國對全球氣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張。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建設性與積極的作用」。「全球氣候與能源倡議」負責人薩曼莎·史密斯則指出,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的努力值得讚揚。

  倡導「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按法國外交部的信息,147個國家領導人11月30日齊聚巴黎,參加氣候變化巴黎大會的開幕活動,這是自199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次締約方會議以來,首次有這麼多國家領導人出席氣候變化大會,也是自1948年以來,法國舉行的最大一次外交盛會。

  應法國總統奧朗德和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法比尤斯邀請,習近平昨抵達法國巴黎,出席今日開幕的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他將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闡述中國對全球氣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張。巴黎大會預期將就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機制問題達成協議。中方期待巴黎協議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原則和規定,特別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不僅就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機制作出安排,也處理好2020年前的行動力度問題等。

  潘基文:中國發揮建設與積極作用

  巴黎氣候峰會將就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框架達成協議,可能成為繼《京都議定書》之後另一全球合作新起點。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前強調,在為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定的談判過程中,中國一直發揮著「建設性與積極的作用」,相信中國將在巴黎繼續發揮這種作用。

  潘基文高度稱讚今年9月發表的《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以及11月發表的《中法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他說,「《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象徵著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在邁向低碳未來方面具有相同的看法以及同樣的認真態度,」而《中法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解決了幾個難題,為在巴黎成功達成協定鋪平道路作出了巨大貢獻」。

  談及中國「十三五」規劃時,潘基文指,「中國的發展轉型不僅將幫助中國處理來自資源消費和環境退化方面越來越大的壓力,還將向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表明:走上一條更加可持續、環境友好型的新的發展道路是可能的。這一轉變是必要的,因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及時採取普遍行動,是世界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消除貧困,加強經濟建設,建設更安全、更健康和更宜居社會的唯一保證,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可從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國際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努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下屬的「全球氣候與能源倡議」負責人薩曼莎·史密斯對中國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及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表示讚賞。她說,中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通過「國家自主貢獻」

  等方式作出了巨大的承諾,還宣布將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而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法國外交部長、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比尤斯亦於日前表示,中國正在採取的行動為各方在巴黎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增加積極信號,自己在訪華期間,真實看到中國正堅定地採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習近平啟今年出訪「收官之旅」

  據悉,習近平在出席氣候峰會期間,還將與有關國家領導人舉行會見,就雙邊關係、共同推進巴黎協議談判進程等交換意見。美國白宮消息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在巴黎與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

  結束在巴黎的活動後,習近平將再啟非洲之旅。應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邀請,他將於12月1日至2日對津巴布韋進行國事訪問,這也是習近平主席首次訪津。12月2日至5日,習近平將應南非總統祖馬邀請,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並赴約翰內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

  中國提前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環保部近日表示,過去五年中,中國四項主要污染物,即化學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大幅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十二五」(2011-2015年)規劃目標。而中國於今年9月宣布成立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將支持南南合作的夥伴國持續應對氣候變化。

  「十三五」提改善環境硬要求

  環保部數據顯示,「十二五」前四年累計,中國主要污染物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降低10.1%、9.8%、12.9%和8.6%;今年上半年,四項污染物排放量繼續實現較大幅度下降。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更表示,在臭氧層保護方面,中國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25萬噸,佔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一半以上,圓滿完成《蒙特利爾議定書》各階段規定的履約任務。

  而剛公布不久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勾勒出「十三五」時期中國綠色發展藍圖,明確提出了改善環境品質的硬要求,包括擴大污染物總量控制範圍,將細顆粒物等環境質量指標列入約束性指標;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等。

  「這將扭轉我國生態環境的大勢,在歷史上是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同時也意味著『十三五』將實行一系列重大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說。

  南南合作基金助發展中國家

  此外,中國也大力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今年9月,中國在《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其受惠者就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南南合作的夥伴國。不同於作為發達國家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平臺的綠色氣候基金,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是發展中國家之間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互助。

  中國的積極行動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將為全世界最貧窮、最脆弱的人們帶來切實利益。77國集團輪值主席南非總統祖馬則認為,中國有關南南合作的上述舉措「實際且具體,並以行動為本」。

  港人遊行促關注氣候變化

  【香港商報网訊】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在即,全球多個城市將有合共2000多場以氣候為主題的活動。本港廿多個團體約五百人,昨日下午由中環碼頭遊行至灣仔金紫荊廣場,促請市民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法國駐港總領事、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及多位議員都有出席。

  遊行人士舉起「氣候轉變,鐵證如山」及「香港水浸眼眉」等標語,要求世界各地政府正視環保問題。有遊行人士說,擔心氣候轉變不能逆轉,會影響下一代。

  而根據樂施會委託國際機構「氣候分析」的研究顯示,如果各國未能實現減排承諾,全球升溫將達攝氏3度,發展中國家每年應對氣候變化的總支出要比升溫攝氏2度增加超過50%,即每年多支付2700億美元,達7900億美元;此外,到本世紀中,發展中國家將面臨17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較升溫攝氏2度增加6000億美元,相當於去年富裕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的4倍資金。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