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浩宇
眾所周知,政治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和每個人密切相關,藝術則是來源於生活,但它又高於生活。藝術和政治關系微妙,看似分離又水乳交合,由此誕生了觀點對立的兩派:為藝術而藝術,為政治而藝術。
你很難說,這兩種觀點誰對誰錯,因為它們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前一種是唯美主義的代表,愛爾蘭作家王爾德畢生都踐行這個原則,他認為美高於一切,藝術高於生活,藝術的美與價值不僅在於生活與自然之中,藝術應該超脫人生。后一種,則主要在極權國度風行,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朝鮮,權力主導一切的藝術,藝術展現的主要是權力美學,這其中主要展現的是權力對民眾的規訓,朝鮮的政治宣傳畫,人潮廣場舞就是典型代表。
在民主國度,政治和藝術的關系不會很緊張,藝術主要是用來調節和舒緩現實政治的壓抑。在美日調侃領導人問題不是很大,但在某些地方,政治和藝術的關系有時會很緊張,藝術很多時候是用來服務於當局的價值觀,還有藝術表現不能公開和當局的價值觀唱反調。如果藝術表現和當局的政治立場有冲突的時候,那麼這樣的藝術將不會被當局所容忍。台灣歌手盧廣仲反服貿和香港歌手盧凱彤參與「占中」,被有關人士「舉報」后,他們在東莞草莓音樂節的演出資格被取消,盧廣仲之后的北京演唱會也被取消,港台兩起歌手由於政治表達的問題,使得他們在藝術表現方面受到了限制。
不要卷入爭議事件
其實,作為歌手,主要是把歌唱好就行,對一些政治事件你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和具體有爭議的政治事件走得太近,急著去盲目站隊表態。不同於大學的學術討論,反服貿和占中是踐踏程序正義和法治,歌手支持這類行為,也就是對正義和法治的藐視,是對一個正常社會運轉的規則進行挑戰。
不講政治的藝術,看似脫離生活,但是,太講政治的藝術,又會失去美感,港台這兩位不小心趟了政治渾水的歌手,以后還是要走得謹慎一點,為藝術而藝術,創作出讓各方都滿意的作品最好。最怕是,有些歌手歌唱得爛,但卻為了迎合一些人士,在政治議題上面做文章,博出位來出名,這可要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