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石油的車輛,一字排開出現在地平線上。這就像是一條活生生的原油管道,從敘利亞ISIS和叛軍控制地區一直進入土耳其。他們日以繼夜地開往土耳其。油罐車在那裏卸貨,然後空車駛回。我們討論的是一個由敘利亞恐怖分子掌握的商業原油供給線。這些石油正是從這裏運出,而不是從其他地方。我們在空中看得很明白,這些車輛去了哪裏。”
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極其罕見地在法國總統奧朗德面前指責第三國土耳其。自13日土耳其主動發難,擊落俄軍蘇-24戰機之後,這一事件已經引發了無數的蝴蝶效應,以至於那些在國際政治中原本應該在台面下的事情,也被這場突發事件刺破,進入了公眾視野的焦點中。
至於這只蝴蝶終將飛向何處?答案卻並不明朗。敘利亞戰爭焦灼至今,已經從代理人戰爭升級為大國之間的直接沖突,這也就意味著局勢將會朝著更加不確定的方向發展。
其實早在事件發生之初,“埃爾多安之子參與伊斯蘭國石油走私”的言論便傳遍了互聯網上的各大主流媒體與社交媒體。遺憾的是,即便有照片表明比拉爾·埃爾多安與IS高層曾經過從甚密,然而這些卻也畢竟只是間接證據。
不過,普京口中所說的這條“活生生的原油管道”卻並非空穴來風。盡管伊斯蘭國以殘忍和極端著稱,然而觀察者網此前的報道卻表明:IS早已在轄區建立了有效的統治,這其中包含了稅收、財政、法庭、醫療、教育及公共服務等一切現代國家所應有社會治理體系。
而這一整套體系的核心——便是穩定的財稅體系。
根據《經濟學人》雜志提供的數據顯示,IS的武裝人員每月工資為400美元,3萬人的武裝力量一天支出為40萬美元,再算上其他恐怖活動開支,一天得支出100萬美元才能維持IS目前的正常運行。
如此龐大的開支規模也從間接表明,盡管向外界輸出的是恐怖與混亂,然而伊斯蘭國自身卻在其控制區域建立了鞏固的後方陣地。
法國外交部駐布魯金斯學會美國與歐洲事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菲利普·陸克(Philippe Le Corre)的研究表明,IS當前掌握的資產總值超過兩萬億美元,年收入則達到29億美元。陸克曾表示,這些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們對於一個普通的恐怖組織的定義,它或許意味著IS正通過銀行系統或諸如能源和大宗商品等工業部門試圖進入主流經濟領域,“從這個角度來說,IS的潛在危險程度和破壞力恐怕遠高於人們的猜測。”
此外,據《南方周末》近日報道,世行常務副行長伯特蘭·巴德爾曾透露過更多的細節:
迄今為止,IS已經掌握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共十多個油田的控制權。伊拉克境內油田的產油能力基本在4000桶/天,而敘利亞境內油田則高達44000桶/天,加上IS以低於市場價(45美金/桶)三分之一的折扣價(30美金/桶)出售,所以他們光一天的賣油收入就能達到140萬美金,年收入輕松過5億美元不成問題。
對,石油!一切與中東有關的問題終究還是會回到石油那裏。在種種意識形態沖突的面紗背後,便是那汩汩流淌的“黑色黃金”。從這場“黑金遊戲”背後,人們可以獲得關於敘利亞危機的全新視角。
而近期英國《金融時報》(FT)的一篇報道,恰恰就揭開了伊斯蘭國石油生命線的神秘面紗。
在10月14日發布的這篇專題報道中,《金融時報》全面揭示了作為伊斯蘭國整個石油產業的龐大產購銷網絡。
位於敘利亞東部、與伊拉克接壤的代爾祖爾省便是伊斯蘭國的“石油腹地”。
在報道中,FT指出,雖然面臨設施荒廢與人員緊缺,但這一地區仍為IS帶來了大量的石油收入。比起世行副行長巴德爾對IS石油日收入140萬美元的估計,FT的推算則更為大膽。FT估計,伊斯蘭國每天的石油收入更是高達153萬美元。
按照油品質量的高低不同,這一區域出產的石油價格區間浮動很大,每桶價格從25美元到45美元不等,其中以阿爾塔納克(Al-Tanak)與阿爾奧馬爾(Al-Omar)這兩個油田出產的原油最為優質。此外,這兩個油田的產量也遙遙領先,阿爾塔納克的日產能在15000-17000桶之間,阿爾奧馬爾則為9000-13000桶。
大部分石油中間商會選擇第一時間將從代爾祖爾出產的原油售出,然而再度返回油田等待下一批油品。通常,他們可以獲得每桶10美元的利潤。
不過,原油畢竟無法直接使用,尚且需要送進煉油廠進行煉化。對於石油工業並不發達的伊斯蘭國而言,煉油業最重要的兩種產品便是汽油與重油。汽油用於車輛,重油用於發電。在西北部的阿勒頗、伊德利普以及東南部的阿爾恰伊姆都存在一些移動式的煉油廠。而這些地區也於是成為這些石油產品銷往國外的重要“口岸”。
說完原油及其制品的生產,那麼這些產品究竟到底是那些人在購買呢?
東部的阿爾恰伊姆是伊斯蘭國的一個石油貿易重鎮,經由此處,大量石油及制品進入伊拉克,大部分用於供給占據摩蘇爾地區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不過,也不排除少部分石油通過這條路線落到庫爾德人自治政府的手中。
下面,真正的重點來了,報道表明,大量石油也經由阿勒頗與伊德利普附近的五條通道進入土耳其境內!
至於走私石油入境土耳其的方式?可以說相當得原始,經過初始煉化的石油產品通常被稱作“jerry can”的簡易油桶中。這種油桶大約可裝下25升的油品,伊斯蘭國治下的石油商人大多使用船運或畜力的方式進行走私活動,有的人甚至幹脆直接徒步攜帶。不過,在土敘的部分邊境地區,埋設輸油管線也成為石油走私的一種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伊德利普與阿勒頗地區的恰恰是IS之外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活動范圍,其中就包括此前向俄軍跳傘飛行員射擊的土庫曼旅。
FT還在報道中指出了伊斯蘭國構築的石油網絡所具有的奇妙之處:
美國為首的聯軍在打擊伊斯蘭國的空襲中總是說得多,做得少;此外,伊斯蘭國的聲勢似乎在多次打擊下愈發地壯大。其原因,無非是——這條石油走廊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敘利亞其他反對派武裝的生命線。
確實如此,要是沒有來自IS的石油,這些反對派推翻阿薩德政權又如何談起呢?
還是一位叫做羅伯特·本施的能源安全專家說得更為直接。本施長期混跡於石油產業,曾做過烏克蘭石油部門的顧問。在油價網(Oilprice.com)11月28日對他的專訪中,他明言: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的真正原因所在,必須從伊斯蘭國向該國的石油走私活動那裏去找;只不過,土耳其在這一多方博弈的局面中想要左右逢源,卻也十分困難。”
看來,在國際政治的舞台中,涇渭分明的敵我之別只是一種偶然現象。在更多的時候,“敵”與“我”倒是在一種共生關系之中上演著一幕幕事關生死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