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文化東方

河南“伯夷叔齊墓”現10米深盜洞

2015-12-04
來源:大河報

    

       盜洞深達10米,為防止塌陷用鋼管木板加固四壁。

         盜墓洞口用木板遮蓋

 

   伯夷叔齊墓周圍荒草叢生,很少有人注意。

      12月2日,位于新鄭市孟莊鎮荒野棗林中的新鄭市文物保護單位“伯夷叔齊墓”,被發現出現多處盜洞,其中最深的達到10米左右,且采用了鋼管、模板搭建而成的防塌方工藝。此前14年間,該處文保單位默默無聞,今年7月1日剛被新鄭市人民政府設立了標志牌,沒成想卻引來了盜墓賊。

  目前,新鄭市文物、公安等部門已經介入處置此事。

  現場目擊|幾個大盜洞,深入墓塚中

  昨日上午11時30分,在位于新鄭市孟莊鎮寺西王村以東、京廣鐵路以西的一片荒郊棗林中,大河報記者見到了伯夷叔齊墓。這里緊靠鐵路,野草瘋長,位置非常偏僻,人跡罕至。

  棗林中,兩個高度大約三四米、南北分布的土丘比較醒目,與鐵路西側相隔大約一公里的首陽山遙相呼應。兩個土丘中間,是新鄭市人民政府今年7月1日豎立的一塊新鄭市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牌。內文顯示,該處文保單位名為“伯夷叔齊墓”,由新鄭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11月12日公布。

  靠北側的較大土丘頂部,出現了4個盜洞。其中兩個較淺,還有一處底部被用鋼管和雜物撐起,下部懸空。

  目測最深的一處盜洞位于土丘頂部中央,深度在10米左右,其內部用鋼管、管扣搭建成了腳手架,直通盜洞底部。腳手架與盜洞壁之間,還用了木質模板進行填充,以防止塌方。該盜洞底部,有繩索和塑料桶等運送黃土的工具、物品。

  土丘周邊,新挖出的黃土堆在荒草間,一些鋼管、管扣、木棍等物品散落在旁。通往該土丘的田間土路上,有寬度大約20cm的類似貨車車輪印痕。

  “被盜的該處土丘為伯夷墓,靠南一處未出現盜洞的土丘為叔齊墓。”發現盜洞的新鄭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張旭新說,該處墓塚被盜是他在12月2日下午發現的。當時,他閑來無事,就尋訪到此,沒想到原來還保護完好的伯夷墓,竟然被盜挖了。

  經典傳說|伯夷叔齊事,至今仍感人

  張旭新說,史料記載,伯夷、叔齊是商代末期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被古代奉為抱節守志的典范。

  “相傳,孤竹君立下遺命,要立他最喜愛的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就是不答應,叔齊也不願登位,于是先後都逃到了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周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他說。

  “夷齊讓國、不食周粟這兩個典故,就出自他們兩人,可見他們多麼謙遜、忠貞。”張旭新說,對伯夷叔齊兄弟的高風亮節,孔子、屈原、陶淵明、白居易、李白、韓愈、胡曾、司馬光、文天祥等名人都曾撰寫詩賦,高度贊頌。

  張旭新說,直到現在,寺西王村周邊還流傳說,伯夷、叔齊逃到周國後,他們的母親為了追尋他們來到了首陽山附近,因為天熱,就脫衣卸妝,于是有了“卸妝”這個地名,後演變成謝莊鎮。得知伯夷、叔齊守節餓死,他們的母親悲傷過度,死在了追尋兒子的路上。後人感慨,修建了娘娘廟,以示紀念。

  “現在,跟謝莊鎮不遠的孟莊鎮,還有娘娘廟,說的就是這個典故。”張旭新說。

  官方處置|公安已介入,盜洞將回填

  昨日下午,接到報告後,新鄭市文物局、新鄭市公安局孟莊鎮派出所等部門工作人員來到了現場。警方刑偵人員對盜洞及周邊遺留進行了勘查和取證。

  王凱說,從他們現場勘查情況來看,該處出現的4處盜洞,應該是團伙多日作案而成,其中有3處均是半途而廢,只有最深的一處是不法分子的真實盜洞,幸好還沒有進入墓穴,但依然對文物造成了嚴重損壞。

  王凱表示,他們將配合警方盡快調查此事,最終會將盜洞回填。

  昨晚大河報記者從孟莊鎮派出所獲知,此案他們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新聞1+1

  位置之爭墓塚在何處如今存爭議

  昨日上午11時50分,新鄭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科科長王凱向大河報記者證實,他們沒有對伯夷叔齊墓進行考古發掘的行動和計划,“這肯定是不法分子開掘的盜洞”,“暫還沒有注意到該處墓塚被盜挖的情況”。

  王凱說,新鄭市居于中原腹地,歷史遺跡較多,特別是對于田野文物來說,如何保護都是國內普遍難題,工作難度很大。這次伯夷叔齊墓被盜,就是一大體現,讓他們防不勝防。

  “很多文物,文保單位遠離市鎮、遠離村莊,人跡罕至,也恰好給了不法分子作案的機會。”王凱說。

  王凱說,新鄭市文物部門公布該處為“伯夷叔齊墓”文保單位,主要根據民間傳說及一些初步考察情況,因沒有發掘墓葬,也沒有確鑿的證據,並不能一定證實這兩座墓塚就是伯夷叔齊墓。

  “目前,國內對伯夷叔齊墓墓塚的位置,存在爭議。”王凱說,至少在河北遷安、山東昌樂、甘肅渭源、山西永濟、陝西周至包括河南偃师,都曾有過首陽山的地名和傳說,但究竟伯夷叔齊所葬的首陽山到底是何處,尚難以斷定。

  王凱說,從新鄭市當地古戲,首陽山上有秋稷寺,秋稷寺有二大賢廟宇這些情況來看,新鄭市首陽山近旁的這兩處墓塚屬于伯夷叔齊墓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唯一可疑的就是,商代墓塚一般沒有土丘。

  “不管伯夷叔齊究竟葬在何處,不可否認的是,新鄭的這兩處疑似伯夷叔齊墓都有不小的文物價值。”他說。

[責任編輯:淇心]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