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投資者或可從三條主線掘金“供給側改革”

2015-12-07
来源:信息時報

  [摘要]“供給側改革”主題正處“風口”,投資者或可從服務型新消費、新興產業成長以及強周期性龍頭等三條主線掘金。

圖片

  經濟政策與A股市場向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近日機構研報中,“掘金‘供給側改革’關注新經濟機會”屢被提及,“供給側改革”是否會改變A股的投資邏輯?哪些個股受益?

  綜合分析人士以及券商研報的意見來看,“供給側改革”主題正處“風口”,投資者或可從服務型新消費、新興產業成長以及強周期性龍頭等三條主線掘金。

  主線一:服務型新消費概念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全面部署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以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增加新供給,滿足創造新消費,形成新動力。《意見》強調,我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將引領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迅速成長,拓展未來發展新空間,並明確了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等六個消費升級重點領域和方向。

  市場普遍認為,“供給側改革”首先作用於需求端,因此新型消費是關注重點,也是未來經濟的希望所在。A股可能從題材炒作邏輯轉變為對具有發展全球化道路潛力股的提前埋伏。

  招商證券投顧陳杞表示,馬桶蓋、奶粉、嬰幼兒服裝被消費者瘋狂海淘可以看出,事關居民日常生活的產品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新潛能之所在。為釋放經濟增長新潛能,“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思路落實後,相信會有更多的品牌脫穎而出,未來在紡織服裝、嬰幼兒用品、戶外服飾等領域也會擁有類似於格力這樣的國際品牌,此類產業的優秀上市公司值得跟蹤。

  國元證券分析師王明利表示,當前消費升級已成為經濟由投資推動向消費拉動轉變的強力推手。從消費升級的路徑來看,在衣食住行滿足後,對身心健康、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在增加,這種需求的增加也帶動相關領域投資的增加,在人口眾多並逐步進入老齡化時代的中國,對這種需求的滿足,有望催生新的成長性行業,例如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文化傳媒、教育、體育等。從消費升級的角度,投資者可選擇傳媒、旅遊、體育、治汙和大健康概念。

  銀河證券則表示,“供給側改革”是驅動內生增長的關鍵,驅動供給提升的關鍵在於要素。在要素重估階段,高質量要素能夠參與到更高端的分工,獲得更高收入從而形成消費能力。繼續深挖價值,尋找成長邏輯通順、業績較好的公司。

  主線二:新興產業成長概念

  陳杞表示,“供給側改革”另一個重要主線是更新供給結構,對應到股市,重點是新興產業成長主題,包括智能制造、電動汽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精准醫療等。基於全球產業發展趨勢,這些新產業領域會誕生一批新藍籌,也是支撐未來一輪大行情的根基。

  其中,智能制造是實現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之一。王明利表示,創新和改革是“供給側改革”的兩個核心要素,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旨在通過技術進步和制度紅利的釋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改革意圖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讓更多資源流向高效的符合五大新發展理念的領域,兩者相互結合,解除供給抑制,增強潛在增長能力,從而形成更多的有效供給,滿足日益增長的新消費需求,帶動經濟的增長,同時達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制造業邁向到高端制造;通過互聯網+,促進信息化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節能減排、新能源的使用,向低碳綠色方向升級,都是產業升級的方向。擁抱新經濟是投資策略的靈魂,在行業及主題的選擇上,從“供給側改革”和產業升級的角度,選擇高端制造和科技股: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節能、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

  廣證恒生則表示,結合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轉型(增長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升級)、政策催化(局部性發力穩增長)、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服務業占比擴大、制造業升級)以及美國消費升級過程中的行業更迭規律,建議2016年階段性關注: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在線教育、IP產業、體育、兩機專項、央企改革和高端制造等主題。

  主線三:強周期性龍頭公司

  申萬投資顧問顧鵬飛表示,“供給側改革”的核心還在於淘汰過剩產能,走出去或者鼓勵並購,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業和新產品,使得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能夠享受到產業龍頭的品牌溢價效應。對應到A股市場,隨著“供給側改革”政策思路的落實,化工、鋼鐵等傳統產業淘汰落後產能之後,不僅僅有利於龍頭公司做大做強搶占市場占有率,而且在市場供給減少之後供求關系也會得到改善,從而可以提高相關產品價格,讓強周期性龍頭公司換發新生命。因此,過剩產能行業的並購重組或相關金融創新是最值得預期的。

  王明利也表示,產能過剩產業通過跨界轉型、並購重組和產能轉移,實現產能收縮,最終在傳統和新興兩類產業中都實現供需均衡的經濟結構。因此,從區域協調發展和產能轉移的角度,可以考慮一帶一路相關的核電、高鐵、軍工等行業和自貿區主題投資機會;從流動性寬松、價格超跌的角度,推薦稀缺資源股,如稀土;關於主題投資,從傳統產業轉型跨界的角度,可關注並購重組的機會。

  易方達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專戶經理楊俊表示,需求側調控時代的投資邏輯往往是“政府刺激哪裏就投哪裏”,而未來供給側調控時代的邏輯是“哪裏效率提升最快就投哪裏”。按此邏輯,未來可重點關注的方向會指向新興產業和成長股,但絕不能僅僅止步於此,傳統產業的資源整合、改造升級和制度創新,同樣也遵從於這一邏輯,是值得深挖的“金礦”。

  相對於“軟性”制度改革創新,“硬性”的技術端或基於技術突破所現實的模式創新,更容易引發投資者共鳴。從“供給側”切入,普通投資者未來可以重點圍繞三個方向把握投資機會:預期未來產出效率大幅提升的行業領域;能迅速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技術革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能顯著提升國家國際地位並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領域。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